12月13日棉市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13 18:57阅读:107
郑棉期货
12月13日,郑棉涨势放缓,跟随商品减仓回落,CF2305开盘13800元,最高13925元,早盘快速减仓下跌至13655元,随后收复部分跌幅,收于13840元,跌105元。籽棉收购进入尾声,皮棉基本固化,上游企业销售积极性较高,新棉加工进度加快,截止到12月11日,新疆累计加工321万吨,同比落后21%,累计公检167万吨,同比减少54%,下游棉纱交投氛围好转,价格稳中有升,近期纷纷提价500-1000元不等,纺企走货较前期明显改善。整体看,强预期和低仓单对于棉价仍有支撑,但期现基差修复,上方套保压力逐步增加。
纽约期货价格
12月12日,ICE期货3月合约79.39美分,跌156点;5月合约79.48美分,跌142点;成交量24284手,减少7024手。中国需求状况不佳、美元上涨以及谷物市场下跌给棉花市场带来压力,ICE棉花期货大幅下挫,主力合约跌破80美分,创下近两周低点。当前宏观面继续保持收缩,经济复苏之前棉花消费仍在下降过程中,市场关注本周二美国CPI数据和随后的美联储加息决定。
棉价跟踪
12月13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95.80美分/磅,较12日跌1.02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6360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6503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5067元/吨,较12日持平;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5178元/吨,较12日持平。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305)620元/吨,较12日跌30元/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据山东、江浙、河南等地部分棉纺织企业反馈,随着全国各地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管控继续松绑,物流、运输、交流、接排单等等加快恢复,沿海地区织布厂、棉纱贸易商对棉纱的询价、采购呈现比较明显的反弹。除OE8S-OE26S纱、环锭纺C21-C40S棉纱的产销较10/11月份升温外, JC40S-JC60S棉纱的来单也初现暖意。
浙江萧山某中型织造厂表示,近日各地各部门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应对疫情防控新阶段各项挑战;再加上部分内销、外贸订单春节前有补库需求及江浙粤等地纺服企业纷纷出海抢订单、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央行降准等落地,织布、服装、外贸公司等终端信心不断回升,江浙等地一些计划12月下旬前放年假的织造企业不仅撤回了通知,而且增加了对棉纱的询价、拿货力度,期待2023年一季度订单回暖,中长线来单占比增加。
从调查来看,12月上中旬以来,很大一部分棉纺企业棉纱去库存提速,销售、现金流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山东淄博某纺企表示,近一周多来广东、江浙等地棉纱报价企稳,小幅反弹,贸易商、布厂囤货现象增多;再加上郑棉主力合约CF2305上破14000元/吨,引领棉花现货价格小幅跟涨,加剧了棉纺厂产销倒挂,因此目前棉纺厂棉纱报价提涨的意愿非常强烈;一些库存偏低、货款回收及时的企业已试探性上调200-300元/吨,观察下游客户的反应。
国际棉市:根据国际纺联(ITMF)第十七次调查,2022年11月全球纺织业平均业务状况在进一步转差。同时,全球纺织业对未来六个月的预期仍为负面,只是没有进一步下降。全球范围内新订单指数、未交货订单指数以及开机率均下降。
调查显示,亚洲三个地区和欧洲的纺织业务仍然很差。北美洲和中美洲的业务则明显恢复。除了纺机业务总体上继续享有大量未交货订单以外,所有其他纺织业务均处于负面,尤其是纤维生产厂家和纱线厂家。全球纺织经营预期仍为负面,但从7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10个百分点。南亚的经营预期有明显提升,达到+10个百分点,欧洲为-30个百分点。所有类别纺织业务的预期仍为负面,7个类别中,有四个出现改善迹象。
11月,纺织新订单指数出现跳水,反映了纺织业务继续转差和需求继续下降的事实。只有北美洲和中美洲公司的订单总体情况较好,而所有其他地区的订单情况都不理想。除了东南亚和北美/中美洲以外,未交货订单指数均下降,唯一出现增加的是下游服装和家纺企业。全球各地纺织开机率下降,只有纺机的开机率上升。
需求走弱是目前全球纺织业的最大问题,其次是引发需求下降的问题根源,也就是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高企导致通胀居高不下。好消息是物流运输成本现在不再是令人担忧的问题,但地缘政治问题在过去两个月里又有所加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