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腌肉”——传统腌腊短时支撑猪价上行
发布时间:2022-12-8 14:55阅读:146
【导语】随着气温明显下降,12月初南北方市场开始传统的腌腊及灌肠制作。受此影响,生猪屠宰量提升,生猪价格触底反弹,业者对旺季的预期变为现实。同时临近年末,养殖端将季节性集中出栏,生猪供应亦较充足。加之今年腌腊时间缩短、猪肉价格偏高,预计集中需求对猪价的提振作用或不及往年同期。
近三年生猪供应量与生猪价格属高度负相关关系
昨天(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俗语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南方市场喜食腌制品,以腊肉、腊鸡、腊鱼等为主要特点,除此之外还有灌肠;北方部分地区也有灌肠的习惯。11底开始气温骤降,终端市场的腌腊、灌肠需求增加。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11月25日至12月7日国内样本企业生猪屠宰量由13.7万头增至16.8万头,最大涨幅22.52%;生猪交易均价及白条猪肉市场均价的最大涨幅分别为4.88%、4.16%。猪肉价格涨幅小于生猪价格涨幅,一定程度上能说明成本传导不畅及终端接受能力跟进不及时。
据卓创资讯调研了解,作为腌腊需求的重要市场,川渝及贵州的腌腊需求已于11底开始增加,12月上旬将达到高峰。但云南腌腊需求仍未全面启动,主要原因是猪价、肉价已出现下跌迹象,屠宰企业及终端消费环节担忧成本风险。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12月第一周(1-7日)白条猪肉市场均价29.05元/公斤,比去年12月同期上涨23.13%。所以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亦或限制需求增量。
从近四年月度周期来看,2019-2021年12月的屠宰量比11月均有提升,一定程度上说明生猪需求增加,其中腌腊需求有一定正向作用,一般腌腊高峰持续到冬至(12月21-23日)。但生猪价格并未同趋势上涨,主要还受到生猪供应量的影响。临近年末,规模企业多冲刺年度出栏任务,12月出栏量比11月多有增加,屠宰量也能反映这一变化趋势;同时在三季度业者对四季度需求旺季的猪价预期较高,压栏增重、二次育肥较多,12月养殖散户也存在出栏增加的可能。所以12月或出现体重、出栏双增的局面。但今年11月气温相对偏高,导致腌腊推迟,集中需求增量的时间缩短,对猪价的提振作用或减弱。
综合来看,今年腌腊持续时间缩短,一定程度上或削弱对猪价的提振作用。且临近年末,养殖端存在集中出栏的预期,尤其是规模企业增量或较明显。12月中旬以后,市场或出现明显的供需错配现象,叠加猪肉价格偏高,需求旺季或表现为“旺季不旺”,猪价涨幅亦或低于业者预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2024年猪价会大涨吗?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