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高位跳水,原油跌跌不休-20221206
发布时间:2022-12-6 15:04阅读:90
上海市继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自12月6日零时起,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以及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其余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保留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继续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不再赋黄码。
国内成品油价格今起下调,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40元和425元,创下半年以来最大跌幅。折升价,92号汽油下调0.35元,95号汽油下调0.37元,0号柴油下调0.36元。
欧洲央行管委、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表示,欧洲央行12月应加息50个基点,以帮助抑制不断飙升的消费价格。
原油:
本期原油板块继续回调,内盘SC原油期货夜盘收跌4.80%,报543.1元/桶;外盘Brent原油期货收跌3.00%,报83.00美元/桶;WTI原油期货收跌3.26%,报77.37美元/桶。美国11月ISM非制造业PMI上升至56.5,原预期53.5;商业活动指数自55.7升至64.7。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较好,推升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对于国际油价造成一定压力。此外,OPEC+于12月4日最新决议,延续200万桶/日的减产政策,下一次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将于明年2月1日举行,而欧盟对俄罗斯成品油海运禁令及限价生效日期为明年2月5日;下一次OPEC+部长级会议将于明年6月4日举行。此次OPEC+维持减产计划不变,或为观望欧盟对俄石油限价的实际影响,以及我国调整防疫政策等市场波动因素。欧盟成员国已就限制俄石油价格在60美元/桶达成一致,且计划每两个月商讨修改价格上限。考虑到60美元/桶限价高于俄罗斯石油开采成本,且俄乌局势升级后欧美制裁导致俄罗斯石油折价销售,故预计欧盟此举对于俄罗斯石油出口供应的实际作用相对有限,建议关注。中东方面未超预期减产,加之欧盟限价偏高对于市场供应偏紧预期构成一定扰动,近期油价或以偏弱格局为主,警惕国际宏观面潜在波动风险。观点仅供参考。
燃料油:
本期燃料油板块跟随成本端走势,FU高硫燃期货夜盘收跌0.91%,报2623元/吨;LU低硫燃期货夜盘收跌0.98%,报4339元/吨。低硫燃月差结构较为稳固,内盘LU 2-3价差在170元/吨以上,外盘VLSFO同期月差维持Backwardation状态且在10美元/吨以上。高硫燃走势继续偏弱,内盘FU 1-5月差及外盘S380 1-2月差均呈Contango结构。从中东地区库存水平来看,截至11月28日当周,阿联酋富查伊拉工业区包括发电燃料油和船用燃料油在内的燃料油库存录得1321.3万桶,比前周减少8.4%,比去年同期高39%。观点仅供参考。
沥青:
周一沥青期货主力合约BU2301跟随成本端原油有所回调,收盘价为3482元/吨,环比下跌了20元/吨,跌幅0.57%。同日中基宁波(辽宁)厂库入库2000吨期货仓单。昨夜主力合约换月至2月合约,沥青盘面Back结构不稳固,昨夜2月对6月月差为Contango结构,收于-24元/吨。从基本面来看,沥青市场进入淡季,虽然现货端价格下跌迅速,但是样本炼厂库存出现累库现象明显早于往年,累库压力之下各炼厂开始主动降产停产,12月排产量大幅下降25.6%,基本面逐步向供需双弱变动。从冬储逻辑来看,现货端价格截至目前跌势难止,接近市场可接受的冬储行为成交价,若能够继续下跌,或在未来部分提振下游冬储的需求,建议关注社会库存的累库情况。由于目前市场预期依旧悲观,盘面仍偏弱运行。观点仅供参考。
烯烃产业链:
前交易日甲醇主力比前收盘价跌2.31%至2534元/吨;塑料主力比前收盘价跌0.14%至8129元/吨;PP主力比前收盘价跌0.31%至7808元/吨。
甲醇:
基差偏高。从估值看,甲醇制烯烃利润从低位略有抬升,甲醇进口利润维持高位,综合估值水平偏高。从供需看,国内甲醇开工率71.5%,环比小幅上行。进口方面,预计一周到港量28.8万吨,属中等水平。下游主要需求MTO开工率77.5%,环比上升,传统需求变动不大,总需求小幅提升。当周港口库存大幅上升9.7万吨,至60.9万吨。内地工厂库存小幅下降0.04万吨,至55.14万吨;工厂订单待发量进一步小幅回升。综合看甲醇供需边际变化偏弱。
塑料:
基差中等。从估值看,进口利润偏高略下行;线性与低压膜价差保持在高位。综合估值水平偏高。从供需看,当周国内产量为51.83万吨,产量小幅上升;部分装置因亏损降低开工;海外需求转差,进口到港量预期偏高。需求端农膜旺季结束,包装膜需求明显转差。库存方面,上游库存标品库存偏低,非标偏高;中游社会和港口库存小幅下降;下游成品库存抬升。综合看供需边际变化中性。
聚丙烯:
基差中等。从估值看,丙烯聚合利润偏低,拉丝与共聚价差中等,综合估值水平偏低。从供需看,当周国内产量59.58万吨,产量环比小幅下降,新装置投产预计给明年一季度供需面带来较大压力。下游需求一般,海外订单减少,国内部分地区物流不畅。库存方面,上游两油库存偏低,煤化工偏高;中游港口下降但是社会库存略升;下游成品库存上升。综合看供需边际变化偏弱。
策略上建议关注多塑料空甲醇交易机会。仅供参考。
橡胶:
驱动方面,下游轮胎厂开工率结束连续三周抬升,再次下降;青岛贸易环节天胶库存持续累库,现货层面对行情向上的驱动力偏弱。
估值方面,云南产区已停割,海南产区仅剩不到半个月左右的割胶期,上周原料价格下行,产地基差走弱,对期货近端存向下压制。
老仓单剔除后,期货库存降至近五年同期次低水平。然近月多头不再继续交易RU2301上的结构性矛盾,1-5月间价差由近月升水近300元/吨收窄至50元/吨一线。RU2301上多头或主动减仓或移仓至远月,天然橡胶主力合约已换月至远月RU2305.
落脚到交易,短期基本面驱动偏弱,但RU2305对应的宏观和产业季节性有边际转好的预期空间,短期期价反弹后,建议观望或逢低做多思路对待。
纸浆:
今年至今针叶浆进口量一直低于往年,较去年的累计减量近150万吨,而2021年时的全年减量不到50万吨,故针叶浆国内供应整体偏紧。由于期价贴水现货,市场对注册期货仓单的意愿偏低。随着主力合约逐渐进入临近交割月或交割月时,若持仓量不减反增,则较易产生结构性行情。最近一次是SP2209,进入交割月后曾创出8660元/吨的年内高点,远高出年初俄乌冲突激烈时的价位。
交易上,追多谨慎,谨防高位快速回落。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隔夜,LME铜收跌112美元,跌幅1.32%,LME铝收跌49美元,跌幅1.92%,LME锌收涨美元,涨幅0.26%,LME镍收涨350美元,涨幅1.24%,LME锡收涨900美元,涨幅3.82%,LME铅收涨18美元,涨幅0.81%。从消息面看,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6.3万人,远超预期的20万人,前值也由26.1万人大幅上修至28.4万人,失业率则维持在3.7%。欧元区11月CPI初值同比上升10%,低于预期的10.4%以及前值10.6%。中国11月财新服务业PMI为46.7,预期48,前值48.4。主要大中型铜杆企业开工率约为63.29%,较上周下降4.69个百分点。11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79.4%,环比下降1.10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15个百分点。疫情对交通运输有影响,氧化铝继续维持全面反弹态势。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减少0.07万吨万吨至11.27万吨,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50万吨,较上周下降1.4万吨,铝棒库存增加0.43万吨,至6.73万吨,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5.45万吨,较上周增加0.34万吨。美联储加息持续,美元高位震荡加大,金属震荡。操作建议短线偏多交易为主,买铝空锌基本面强弱对冲策略。观点仅供参考。
钢材:
1月合约移仓完毕,基差出现负值。地产融资全面放开,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解除。另外,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市场信心大幅改善,黑色金属价格全面上涨,市场结构由back转变为Contango,显示了市场对未来需求极度乐观。基本面来看,钢厂产量周环比出现上升,随着天气转冷,户外施工将停止,而今年冬储清淡且各地疫情有所发酵,在现货的拉扯下预计钢价将触顶回落。
截止11月,新增专项债4.03万亿。全国各地防疫政策优化。基本面来看,下半年是铁矿石发运旺季,铁矿石市场供应增加,缺口缩小。与此同时,近期生铁产量由于钢厂亏损维持在220万吨左右,这对矿石需求不利,但目前市场情绪乐观且开启节前备库,高低品价差持续拉大,矿价短期受到提振,备库完毕后矿价将受到一定压力。
双焦:
焦煤方面,港口进口炼焦煤现货偏强运行。港口成交活跃度升温,下游需求好转。国内方面,部分地区主焦煤提涨150元/吨。蒙煤方面,蒙古国煤炭短盘运费价格指数报340.0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上涨10.0元/吨,12月均价338.0元/吨。今日西北某大型钢厂招标蒙5#精煤,中标均价2140,较前期中标价小幅下跌。现甘其毛都口岸:蒙5#原煤1600,蒙5#精煤1935,蒙4#原煤1510,蒙3#精煤1760。焦炭方面,高成本延续,原料调运吃力。供给端焦企开工延续偏低。下游钢厂方面,目前钢厂利润小幅修复,焦炭补库积极性较高,短期焦炭需求呈现较好状态。建议持续关注疫情,环保政策,原料成本等影响。观点仅供参考。
昨日沪深两市早盘高开,随后震荡上行,创业板逆市走弱,小幅收跌。两市超 3400 只个股上涨,成交额再破万亿,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近 59 亿。行业方面,基建、金融板块上行提振大盘,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亮眼,新能源、储能板块跌幅居前。消息面,11 月财新服务业 PMI 降至 46.7。其次是国内疫情防控进一步优化,深圳非人群聚集密闭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同时人民币汇率大涨破“7”,内外资情绪共振之下,市场再度出现大涨。对于后 市,近期市场量能出现明显回升,市场情绪回暖,短期内市场可继续走强,但持续上行的力度仍旧有限,市场波动可能较大,追高需谨慎。总体上,市场风格继续偏向大盘板块,建议继续以 IF 和 IH 为主,操作方面维持逢高减仓。观点仅供参考。
豆粕: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周一小幅高开后随即窄幅震荡,美盘时段多空分歧加剧,随后空头占据主导,尾盘回落。截至收盘,美豆1月合约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5美分,或0.03%,收于1440美分/蒲。国内豆粕2301合约受高基差支撑表现强势,目前豆粕2301依旧有近500元/吨基差未修复,在进入12月后有修复需求,以及01合约整体依旧将维持偏强状态。而2305、2309合约则会面临南美天量供应预期的打压,随着美豆大量装船,南美种植暂无法炒作,供应面持续好转,基本面持续压制,豆粕近强远弱格局延续,01合约维持偏强思路对待,激进投资者日内偏多操作。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油脂:
马来西亚BMD市场棕榈油周一高开后逐步回落,午后开盘再次跳水,此后在上周收盘位置水平震荡。截至收盘,马棕较周五上涨12马币,或0.3%,收于3970马币。目前油脂的自身驱动较弱,棕榈油供应端压力有所减小。印尼DMO政策收紧,从11月1日起,将出口比例设定为1:8,印尼B40的顺利进行,也起到了一定支撑。周末全国各地继续优化防控措施,或抬升市场乐观情绪,短期油脂宽幅震荡,不宜过分看空,但继续大幅拉升一样较难。维持观望为宜,激进投资者偏多思路为主。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农产品
棉花:
隔夜美棉上涨,主力3月合约涨0.66美分报83.86美分/磅。中国更多城市放宽限制措施,有助于提振中国经济以及商品需求的预期。国内下游市场虽维持偏弱格局,新增订单匮乏,企业补库意愿不高,但需要关注在疫情管控持续宽松的背景下,下游企业节前是否有放量补货的需求。操作上,郑棉成本支撑较强,反弹仍可看高一线。观点供参考。
白糖:
隔夜国际原糖微涨,主力3月合约涨0.07美分报19.55美分/磅。交易商援引消息称,在印度这个世界第二大糖出口国,本年度的糖产量可能下降7%,因为天气条件不稳定,导致甘蔗产量下降。按照当前的出口配额,印度可能只剩下100万吨糖可供出口。国内广西过半糖厂开榨,供应增加,现货局部有降。昨广西现货市场新糖报价5510-5550元/吨-20元,昆明现货市场新糖报价5440元/吨持平,大理制糖企业陈糖报价5470-5500元/吨持平。操作上,郑糖回落至前期支撑位,尝试短多。观点供参考。
。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