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生猪产业贷款余额达442.46亿元
发布时间:2022-12-3 17:32阅读:219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郑展能)11月30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围绕稳经济、保主体、促发展,广东多措并举提升辖内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稳经济政策在广东尽快落地见效,助力稳住广东宏观经济大盘。数据显示,广东银行业保持平稳运行良好态势。其中涉农贷款持续正增长,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金融支农供给不断丰富
据介绍,截至10月末,辖内涉农贷款余额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5.67%;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3473.94亿元,同比增长26.56%。值关注的是,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省内银行业机构持续加大资金投放,全辖生猪产业贷款余额达442.46亿元。
辖内农村道路、供水保障、电网、农田水利、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余额2370.76亿元,较年初增长21.94%。根据省政府高水平打造“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工作部署,推动实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金融服务全覆盖,相关贷款余额超200亿元,服务客户超3.3万户。
此外,辖内农商行开展整村授信行政村10864个,授信金额1487亿元,累计投放“粤智助”政府服务机1.99万台,对接“三资”平台开立账户超20万户,覆盖全省镇街、村(居)和村小组近23万个。支持县域经济,截至10月末,向905个县域分支机构下放信贷审批权限,持续加大县域信贷投入,全辖57个县贷款余额1.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32%。
困难行业延期还本付息
对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全省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截至三季度末,广东银保监局辖内餐饮业、零售业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75%、22.01%;辖内银行机构为公路铁路水路运输行业提供贷款余额1.2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60亿元,为省内机场和航空公司提供的贷款余额超过700亿元,比年初增长19.39%。
同时,省内银行机构加强对困难行业企业融资需求的跟踪分析,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2022年1月至10月,全省银行业累计对逾9万户困难行业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超2960亿元。
普惠型小贷增速大幅提升
信贷投放持续增长。截至10月末,广东银保监局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6.1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3.95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4410.55亿元,同比增长23.93%。
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广东银保监局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有贷款余额户数167.24万户,同比增加30.93万户;前三季度,新发放小微企业“首贷户”4.11万户,贷款金额1237.76亿元。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加大小微企业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广东银保监局辖内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6194.21亿元、续贷余额201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63%、27.81%。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2022年1月至10月,辖内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在2021年下降0.28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下降了0.29个百分点。
大型银行信贷投放再创新高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支持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实施,辖内政策性银行两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累计投放986.78亿元,支持省内270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总投放量占全国前两轮基金总量近七分之一,辖内大型银行信贷投放再创新高,为全省1570个重点项目提供贷款2911.1亿元,有效缓解广东重大项目的资本金出资压力。
推动外贸保稳提质,辖内银行机构对外贸企业各项贷款余额1.4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1.03%,为中小外贸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本金33.88亿元,免收贷款利息871.29万元。
促进消费加速回暖,辖内个人消费贷同比增长4.83%,为购置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贷款余额346.32亿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