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英国工党影阁财政部发言人、议员上院议员戴维森勋爵:中英经贸符合两国利益,人民币成为国家外汇储备多样化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2-1 21:21阅读:120
当前由于疫情持续、政治场域出现了“脱钩断链”声音等,中英关系面临新的挑战。而在经贸领域,中英两国经贸始终彰显韧性,在很多领域甚至呈现逆势上扬。
2021年是中英经贸关系的标志性年份。这一年,中英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100亿美元。中英良好的贸易合作势头在今年得到延续。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英货物贸易额超过500亿美元,中国成为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国、第二大货物进口来源国;另外,中英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近500亿美元。
随着中英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去年11月,中英双方第三次续签了货币互换协议。近年来,中英双方货币合作稳步深化,并逐步健全伦敦市场的人民币基础设施。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怎样的机遇?中英两国在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上又取得了哪些进展?
针对中英经贸的话题,英国工党影阁财政部发言人、议员上院议员戴维森勋爵(Lord Neil Davidson),在2022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系列线上记者会上,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
中英经贸增长潜力广阔
《21世纪》:2021年,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相比疫情前增加近50亿美元。当前中英经贸合作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未来中英还可以在哪些领域开展合作?
戴维森勋爵:如果我们采信英国最极端的声音,中英之间将不会发生贸易。而现实是,中英两国贸易额在不断增加。背后最重要原因是,双边贸易符合两国的利益,两国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资源。因此,我认为中英两国贸易会继续下去,并在未来实现增长。
未来中英可以在其他领域拓展合作:教育,物流,以及应对老龄化,即卫生产业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上,中国有很多经验。我认为这绝对是一个有合作潜力的领域。同时,我认为,如果想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绿色经济合作将大有可为。因为全球气候是一个关键的领域,如果要进行改善,中英两国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投资人民币正成为趋势
《21世纪》:你如何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戴维森勋爵:大多数在亚洲和非洲签订的合同,以及欧洲的部分合同都是基于人民币,这无疑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可以看到,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数量正不断增加,虽然目前与美元或欧元相比仍在低位,但趋势是人们在投资组合中更多地考虑使用人民币。最近也有很多关于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讨论。这实际上是基于投资组合的考虑,希望外汇储备更多样化。若越来越多国家加入这个行列,那么人民币显然会成为瑞士法郎、美元或欧元的替代货币。
《21世纪》: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在伦敦建立,英国和中国市场在金融“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将有怎样的前景?
戴维森勋爵:伦敦作为一个全球金融中心,必须真正完全参与到人民币的发展。因为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世界主要的贸易者。
在过去的10年里,在伦敦有一个实质性的离岸市场,而这个市场一直在发展。目前伦敦大约有40家中国金融机构,这体现出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以及人民币作为全球货币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未来世界将聚焦于如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在国际上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同步迈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