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与贵金属周报20221128:美元加息步伐放缓预期强化基本面主导商品走势
发布时间:2022-11-28 19:20阅读:149
上周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好坏不一,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和会议纪要则有鹰有鸽。在美联储放缓加息速度和市场逐步定价经济衰退预期的背景下,黄金仍有上涨空间,但因上方受到1800阻力位的压力,短期内可能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上周,基本金属除伦镍微涨0.12%,多数品种小幅走软。伦锌领跌3.65%至2920.5美元/吨,伦铜下跌0.84%。美联储公布11月FOMC议息会议纪要,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得到进一步强化,美元指数回落,缓解了以美元计价的基本金属的压力。然而,供应预期趋松,叠加需求增长忧虑,基本面情况恶化抵消了宏观因素缓和带来的利好。展望后市,在需求面看不到明显改观的情况下,后续预计基本金属仍将面临压力。
能源市场方面,上周国际油市波动剧烈,环比跌幅较大。期间,一度因市场传言OPEC+将会进行增产令油价大跌,但随即沙特出面否认使油价反弹。然而欧盟对俄罗斯原油的价格上限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导致供应中断的担忧消退,油价重新回到下跌趋势。目前来看,油市整体情绪偏悲观,市场对原油需求复苏的预期正在减弱,油价转强难度加大,短期油价恐将继续探寻底部。后市重点关注欧盟对俄罗斯原油进口价格上限设置的最终结果。
上周农产品市场维持区间震荡,植物油市场相对强势。因上周四为感恩节假期,市场参与者减少,交投并不活跃,各品种波幅有限。豆类各品种中,豆粕围绕410美元附近震荡,豆油活跃合约换至一月,上行至72美分一线,大豆震荡中小幅走高,盘中冲击1450美分未果。随着收割季临近尾声,库存消耗给大豆带来支撑,后市预计将逐渐震荡上行直至12月中旬。
▼
上周贵金属走势分化,黄金、铂金基本收平,白银上涨,钯金下跌。黄金当周经历了约30美元的波动,收于1754.93美元。铂金当周也基本收平于983美元一线。白银涨幅较大,自20.94美元上涨至21.75美元,录得3.84%的涨幅。钯金下跌,自1931.2美元下跌至1847.69美元,录得4.72%的跌幅。
上周黄金的走势主要受到美国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上周公布了美国系列经济数据好坏不一,耐用品订单环比、密西根消费者信心指数、新屋住宅销售年率表现超过预期;美国制造业PMI、服务业PMI则跌至荣枯线下方。
上周美联储多位官员发表了鹰派讲话,但随后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较为鸽派。会议纪要显示,大部分美联储官员同意放慢加息步伐,表示可以以更小、更慎重的步伐加息,未来加息步伐将考虑到货币政策收缩的累积效应、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滞后影响。
相关市场的表现方面,上周美元指数自106.9下跌至106.3,2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5160%下跌至4.4526%,美国10年期实际收益率从1.705%下跌至1.4950%。虽然美元指数以及美债收益率均下跌,但黄金并没有大幅上涨,显示市场处于调整阶段。
上周黄金ETF SPDR持仓增加4.3吨,CFTC投机性净多头增加3477手,显示投资者趁黄金价格回调增加头寸布局。
基本面上看,美联储调整加息步伐后,将更多考虑利率的绝对水平以及对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加息速度可能放缓,黄金承受的压力将减小。此外,市场开始逐步定价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预期,对黄金来说也是支撑因素,因此从中长期看黄金还有上涨的空间。技术面上,黄金在挑战1800美元受到压力后存在一定的回调需求,预计短期内可能将维持在1700-1800美元的区间横盘整理。
▼
上周,基本金属除伦镍微涨0.12%,多数品种小幅走软。其中,伦锌领跌3.65%至2920.5美元/吨,伦铝、伦锡、伦铅及伦铜分别下跌2.78%、1.91%、1.72%及0.84%。同期,伦敦金属交易所LMEX指数下跌1.59%。
宏观因素方面,美联储公布11月FOMC议息会议纪要,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得到进一步强化,美元指数回落,缓解了以美元计价的基本金属的压力。11月纪要显示,多数票委认为放慢加息步伐“很快将是合适的”,并且在经济展望部分出现了“衰退”一词。受此影响,市场对本轮加息终点的预期从5.1%一线回落至5%一线。此前,我们曾分析,基本金属板块在加息周期中将持续面临压力,上周美联储释放出缓和加息步伐的信号,则为基本金属提供了短线支撑。但考虑到,市场预期较为脆弱,后续还可能因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或联储官员讲话而摇摆,因此,在真正的货币政策拐点出现前,宏观因素对基本金属板块来说仍不算乐观。
供需结构方面,供应预期趋松,叠加需求增长忧虑,基本面情况恶化抵消了前述宏观因素缓和带来的利好,是上周基本金属承压的主要原因。供应方面,铜矿加工费进一步反弹,矿端供应总体偏向宽松。需求方面,受疫情反复影响,需求增长忧虑再度抬头,前期一直作为拉动需求的主要力量的汽车消费也趋向放缓。根据乘联会上周五发布的预测,11月车市将出现逆季节性走弱,难于往年年底旺季表现一致,根据前三周销量数据,以及考虑到去年同期受芯片短缺影响基数较低,预计11月全国汽车零售销售将达到186万辆,同比微涨2.4%。
库存方面,交易所显性库存维持低位,境外交易所小幅累库。LME铜库存增加0.1万吨,COMEX铜库存增加0.03万吨,SHFE铜库存上升1.56万吨。伦铜Cash-3M价差恢复至contango结构,截至上周五回到-33美元/吨。
总体来说,对需求的忧虑占据上风,抵消了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的预期的利好,令基本金属弱势震荡。展望后市,在需求面看不到明显改观的情况下,后续预计基本金属仍将面临压力。
▼
上周国际油市波动剧烈,环比跌幅较大,WTI原油期货跌破80美元/桶重要支撑。期间,一度因市场传言OPEC+将会进行增产令油价大跌,但随即沙特出面否认使油价反弹。然而欧盟对俄罗斯原油的价格上限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导致供应中断的担忧消退,油价重新回到下跌趋势。截至上周五,布伦特原油收于83.63美元/桶,下跌4.55%;WTI原油收于76.28美元/桶,下跌4.75%。
沙特否认增产传闻
上周一,华尔街日报发文称,沙特和其他产油国将在12月4日的OPEC+会议上就增产50万桶/天进行讨论,并表示此举可能有助于弥合美国和沙特的紧张关系,并抵消俄罗斯原油供应缺口。当天早些时候还有报道称拜登政府考虑给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司法豁免权,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与沙特之间的利益交换。但增产传闻很快遭到沙特方面的断然否认。沙特能源大臣在当天晚些时候回应称,OPEC+不会在例行会议前讨论任何有关原油产量的决定,OPEC+的减产将持续到2023年底。他还补充道,如果有必要采取进一步措施通过减产来平衡供需,OPEC+将随时做好干预的准备。
增产消息引发国际油市的激烈震荡,国际原油期货一度暴跌6%,但在沙特否认传闻后又迅速收复失地,重回盘初水平。我们认为,从这一系列消息之后的市场反应可以看出,油价对利空消息的反应剧烈,50万桶/日的增产传闻对油市信心的打击完全超过了此前减产200万桶/日对油价的提振。尽管此次油价在沙特政府强烈否认增产传闻后得以恢复,不过这次巨震过后,未来OPEC+想稳定市场信心的难度恐将大大增加。
欧盟暂未就俄油价格上限达成一致
12月5日欧盟对俄罗斯原油进口禁令将实施,欧盟和七国集团须在此之前就俄油价格上限达成一致,但必须得到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支持才能通过。尽管美国在背后全力推动,但在这一问题上,欧盟内部眼下分歧严重。欧盟正在考虑将价格上限设定在65美元至70美元之间,不过,波兰及波罗的海国家认为这一价格太高,不足以破坏俄罗斯的原油收入。然而,希腊、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海运发达国家则要求提高上限到70美元左右,从而减轻当地企业的压力。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作为推动俄原油价格上限的G7成员国,提出应该为价格上限设定区间并且保持弹性,以避免供应紧缩带来的风险,这同样也是美国的主张。而俄罗斯方面正在草拟总统令,或将禁止向限制俄油价格的公司和国家出售原油。
根据国际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评估机构阿格斯(Argus)数据显示,上周四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已跌至52美元/桶,已远低于布伦特、WTI原油期货价格。如果最终价格上限定在65-70美元区间,这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几乎不会带来任何影响。目前距离对俄原油进口禁令实施已不足一周,市场对较高的价格上限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利空反应,但当前位置需警惕大幅波动风险,一旦最终价格上限低于市场预期,或会引发油价反弹,同时或引发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
疫情形势和全球经济放缓打压需求前景
国内疫情形势仍旧不容乐观,如果当前形势延续,恐将对春节期间的出行需求造成较大影响,抑制成品油消费,进而抑制国内炼厂开工率以及中国原油买兴。另一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上周一表示,由于能源和通胀危机有可能愈演愈烈,并在主要经济体引发衰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幅度将大于此前预期。OECD在最新发布的中期经济展望中将今年全球增速预期维持在3%,但是将明年增速预期从此前的2.8%下调至2.2%。考虑到欧洲是受俄乌战争影响最直接的经济体,OECD对欧洲的经济前景尤其悲观,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将仅增长3.1%,相比6月时的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欧元区GDP增速将大幅放缓至0.3%,相比此前预期下调了1.3个百分点。在对未来需求放缓的悲观预期持续冲击下,油市供需层面的预期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来看,油市整体情绪偏悲观,市场对原油需求复苏的预期正在减弱,油价转强难度加大,短期油价恐将继续探寻底部。后市重点关注欧盟对俄罗斯原油进口价格上限设置的最终结果。
▼
上周CBOT大豆合约陷入1417-1448美分的窄幅区间波动,周一开盘市场从前周中国海关公布的利空消息中恢复,连续两日走升后在周三回吐部分涨幅。不过,销售数据的回暖迅速给豆价提供了支撑,并一度刺激豆价上冲1450美分关口,但由于阿根廷的出口刺激政策影响,豆价最终回落至1436美分一线交投。
11月25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1月合约报收1436.25美分/蒲式耳,较前周微涨8美分。Jan-Mar月间差围绕-6美分小幅波动。现货市场方面,巴西大豆溢价回落。美国墨西哥湾大豆FOB现货平均报价为593.80美元/吨,较前周下跌2.5美元;巴西巴拉纳瓜港大豆FOB现货报价595.60美元/吨,较前周下跌17.3美元;阿根廷在刺激政策刺激下恢复出口,报价跌至539.77美元/吨。国内方面,大连商品交易所一号黄大豆价格上行,1月合约收报5628元/吨,较前周下跌37元。
基本面情况,美国农业部上周一更新作物生长数据,收割进度推进至96%,去年同期为92%,五年平均值为91%。尽管收割进度依然领先于往年,但一周2%的进度增长依然低于市场预期,虽然影响有限,但也为豆价提供了些许支撑。相比之下,周五的销售报告更令市场振奋,69万吨的单周销售量虽然并不亮眼,但却是连续三周下滑后的首次反弹,似乎预示着未来销售前景的转好,给市场注入了一些信心。随着收割工作的结束,每周销售报告和NOPA每月压榨报告的影响权重将逐渐提升,后续需着重关注。
上周另一个重要消息来自阿根廷。作为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和世界最大的豆油、豆粕出口国,阿根廷上周五宣布将在年底前对大豆出口产生的美元收入执行更加优惠的汇率政策,用于鼓励大豆出口从而为其央行带来更多美元。目前美元兑阿根廷比索市场汇率约为165,而针对大豆及其下游产物的外汇收入,执行汇率将为230,这一政策将从本周一开始实施。该国经济部长表示,这一举措将带来至少3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受此影响,市场担心美豆出口销售活动受到冲击,抵消了此前出口报告的利好,豆价自1448美分跌落。
总的来说,短期内豆价仍有上行的空间,但出口竞争压力陡然增加,预计本周豆价将延续上周五的跌势,随后震荡走高。重点关注周四USDA公布的销售数据变化,作为阿根廷刺激政策影响的判断依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影响美元走势的基本面因素有哪些?
美联储强化降息预期,美元受到极大影响?
期货贵金属包括哪些,有几个商品属于贵金属?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