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定价何时回归基本面背离基本面的油价
发布时间:2022-11-26 13:50阅读:78
原油、库存
作为大宗商品源头原油,虽然特殊,但定价规律仍然是基本面占主导,但2022年6月以来,在以美国为代表的IEA成员大幅释放SPR的情况下,油价已经显著偏离基本面,这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环境下加剧了能源供给侧在能源投资上的保持纪律性,在需求侧仍保持旺盛时,供需失衡的情况不断加剧,石油库存仍在持续下降。
| 正文1555字阅读时间9'欢迎分享基本面定价理论
关于能源基本面定价,笔者在《油价属性中的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哪个强》和《供需量平衡在大宗商品定价中的影响》中进行了论述,证明了油价仍是基本面定价主导,库存变化可以看做是供需均衡的变化的指标,油价与库存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油价在库存面前呈现相对显著的弹性(库存波动会显著影响油价),因此评价与预判库存趋势将为油价走势指明一个基础的方向。OECD石油库存走势分析
OECD石油(含精炼产品)库存包括商业和政府库存两部分,包括战略石油储备SPR。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石油库存处于稳定的增长态势中,这与供需理论相适配,即合理库存与供需总量成正比关系,而石油的供需与经济体量呈正比关系,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石油库存出于稳定增长趋势中。
2015年之后,石油库存波动明显增大(上图黄色阴影部分)。2016年中旬,月度库存峰值达到47亿桶,超出趋势线3亿桶,之后快速回落至趋势线附近。2020年中旬,OECD库存再度攀升至47.84亿桶,之后库存再度快速回落,而这一次的回落从速度和幅度均创下历史记录。到2022年8月份(滞后两个月公布),已经低于4亿桶,这是2004年来的最低库存水平,较2020年中旬峰值减少了8亿通,与趋势线相比,缺口超过5亿桶,这是自有数据以来的最大缺口。
此外,与平均水平相比,至2022年8月,石油库存水平已经低于移动五年均值的11.9%(5.38亿桶),低于60月移动均线10%(4.35亿桶)。
油价背离基本面
对于2022年的油价来说,却并非与OECD呈现严格负相关关系。2022年6月份-2022年8月(下图黄色区域),OECD库存累计下跌了5700万桶,而油价也同向下跌了14美元/桶。这在过去的40年中是十分罕见的,特别是在库存处于如此低水平的情况下。这也就是被各主流机构和市场普遍共识一个现象:目前的油价严重已经严重背离基本面。
虽然数据滞后,但2022年9月-2022年10月期间,全球原油产量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幅,而随着欧洲方向能源运输需求大幅攀升,整体石油需求并没有的降幅。以美国视角进行观察,截至10月份,美国累计释放了超过1.6亿桶原油战略储备,而整体的石油库存(商业原油库存(不含SPR),精炼产品库存,包括丙烷)近较三月份增长了不到100万桶。也就是说全球的石油的库存仍在持续下滑,而原油的价格正在震荡下跌的状态中,油价与基本面的偏离越来越大。展望
油价与基本面背离从直接原因上看是美国带头释放SPR导致的,短时间内大量的廉价政府库存向商业库存补充的确对于拉低油价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自然这种做法也招致OPEC+的反对。从间接原因上看,油价的下调也折射出出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普遍收紧的情况下对未来经济衰退的担忧。对于未来究竟是油价重新回归基本面,还是继续背离现在来说仍为时尚早,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美国中期选举落下帷幕,两党分执参众两院多数党席位,白宫进一步释放SPR的阻力加大,即便2023年SPR可以获准释放,美国的SPR释放空间也仅有不到6000万桶(根据IEA的90天安全天数最低要求),而其他的国家的SPR比美国更低,一旦SPR停止释放,全球石油库存将不得不硬着陆,结局无非是价格反弹杀死需求,要么是需求提前消失在库存见底之间,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值得市场引起足够的警惕。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