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PTA年度分析(聚酯行业特征篇)高成本低需求博弈
发布时间:2022-11-25 15:40阅读:152
聚酯成本需求减产
2022年高成本低需求的博弈贯穿聚酯产业链,高成本传导不畅,低需求难有改善,聚酯产业链利润下移,聚酯原料减产增多。2023年是聚酯原料扩能的巅峰之年,聚酯产业链仍将面临宽幅震荡行情,以及终端纺织品服装销售的不确定性。
| 正文3569字阅读时间21'欢迎分享
高成本:原油推涨聚酯产业链成本
2022年聚酯产业链价格普涨,主要涨价逻辑是成本推涨。2022年原油价格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直接抬高了聚酯产业链的整体成本,产业链自上而下的涨价逻辑形成,成本上升不仅推涨了聚酯产业链各产品价格,也导致聚酯产业链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增加了市场人士对年内行情把握的难度。
截至10月,2022年聚酯产业链多数产品的年均成本上涨千元以上,其中成本上涨绝对值最大的是PX,按汇率折算,PX年均成本较2021年上涨1974元/吨,成本上涨绝对值次高的是PTA年均成本较2021年上涨1500元/吨,聚酯年均成本较2021年上涨1080元/吨。数据显示,聚酯产业链各产品成本上升明显,且上游成本上升的绝对值要大于下游,PX远高于PTA、PTA远高于聚酯,说明产业链自上而下的成本传导并不顺畅,产业链终端跟涨相对吃力,产业链上游PX、PTA的成本压力要大于产业链下游的聚酯,所以2022年PX、PTA生产亏损为主,而下游聚酯产品除涤纶短纤之外都处于盈利状态。
低需求:自下而上负反馈
一般情况之下,市场有追涨心理,但2022年聚酯产业链追涨路径并不顺畅,聚酯端跟涨动力后劲不足。2022年二季度与三季度,终端织机开机率处于近10年内同期低点,织造行业对聚酯的需求不旺。即便在传统需求旺季的“金九银十”,织机开机率也只有70%偏上,虽然回升至了2022年的年内高位,但处于近10年同期数据偏低水平(仅略高于2020-2021年同期),且2022年11月上旬织机开机率再度回落至57%左右,重新跌回近10年同期内的低位,产业链终端需求整体平淡。调研了下游织造企业的订单天数,发现订单接单情况较往年表现低迷,2022年下游织造月末未交付订单天数多在10-15天之间。
需求自下而上负反馈,2022年聚酯市场需求整体不佳,主要体现在涤纶长丝成品库存处于年内偏高水平,且新产能持续投产背景之下,聚酯产量同比增速缓慢。2022年聚酯产品成品库存处于偏高水平,尤其是涤纶长丝年内库存涨至近5年内次高水平,仅次于2020年一季度的历史高位。全年来看聚酯产量不高,虽然2022年1-10月聚酯新产能持续投产500万吨,但2022年4-8月连续5个月聚酯产量低于2021年。
成本与需求博弈的结果:聚酯原料减产增多
由于产业链终端需求不旺,且原料扩能远多于聚酯扩能,导致成本传导不畅,产业链利润下移,聚酯原料生产亏损为主。以PTA为例,2022年PTA生产亏损,甚至PTA日度加工费出现负值,为历史首次。2022年PTA日度加工费出现过两次负值,主要因素是PX价格涨幅大于PTA,挤压了PTA加工费。3月初PX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原油涨至了2008年以来的高点,成本推涨PX,但PTA产业链成本传导不畅,PTA加工费出现负值。6月由于日本、韩国出口美国的MX增多,市场预判将影响中国PX进口量,推涨PX价格,再度挤压PTA加工费。PTA生产亏损,就导致PTA工厂检修、减产增多,上半年中国PTA生产亏损,PTA企业为减少亏损,从3月开始逐渐加大了检修、减产力度。而6月份开始,由于PX供不应求,中国PTA企业开始计划外检修、减产,叠加天气因素影响PX海运,导致8月中国PTA月度检修损失量创历史新高。可见,PTA供给端在年内出现了空前的变化,对市场也带来的较为深远的影响。2022年1-11月PTA检修损失量约在1899万吨,较2021年同期增加661万吨,同比增幅53%。
而相关聚酯原料PX、MEG的生产企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主动检修、减产行为:2022年中国PX装置变动除了计划内检修以外,计划外停车及突发故障短停事件发生频率提升。遵循炼厂集中检修规律,年内PX计划内检修时间依旧集中于第二季度。另外受利润空间波动性,以及竞争环境升级等因素影响,部分装置计划外停车减产事件频发,尤其是以外采MX为原料的生产企业迫于盈利性考量,年内出现多次2个月以上停车现象,PX月度开工负荷在4月、7月两度逼近63%。2022年MEG市场面临库存压力,MEG利润较差,在产装置增产意向较低,尤其是三季度MEG企业主动检修、减产较多,甚至8月MEG月度开工负荷率下降至46.38%的年内低点。
2023年聚酯市场展望:
1.聚酯原料过剩压力较大,也将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未来3-5年,仍然是聚酯原料高速扩能的阶段。以2023年为例,2023年计划新增PX产能770万吨、计划新增PTA产能1450万吨、计划新增MEG产能700万吨。虽然2023年计划新增聚酯产能937万吨,但按照往年惯例来看,聚酯实际投产产能约占计划投产产能的50%-60%,每年都有大量投产计划延期。按实际投产数据来看,2017-2022年每年聚酯实际新增产能在340万-535万吨之间,年均值在458万吨左右,如果按照2023年实际新增聚酯产能650万吨,虽然处于近7年的高点,但相对于聚酯原料新增产能来看,聚酯新增产能相对较少。按650万吨聚酯产能计算,理论新增PTA需求556万吨、理论新增MEG需求231万吨,聚酯原料新增产能要远大于聚酯新增产能的实际需求。
国内大型聚酯原料装置陆续投产,新装置的技术及成本优势明显,将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促进产业链油化升级。以PTA历史来看,新产能的持续投产与落后产能的持续出清并行推进,PTA出口量屡创历史新高,国内PTA行业在全球的话语权逐渐提升。目前PX、MEG的扩能规律类似数年前的PTA,国产货源市场份额增加,中大型装置占比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
2.原油存量供给增加有限,高成本趋势不变,且保持较高波动率:
2023-2025年来看,原油存量供给增加有限,原油价格可能保持较高波动率,作为聚酯产业链的初始原料,原油价格的高波动率也将带动聚酯产业链价格高波动率,市场需要更多的随机应变策略来应对原油价格的高波动率。
PX与原油价格相关性高达89%,2021-2022年PX与PTA价格相关系数分别在0.93、0.82,可见成本驱动对市场行情引导尤为明显。油价走势由经济周期、产业周期、供需关系共同影响。美国产量未有效恢复,欧佩克+延续适度减产政策,叠加地域问题的不确定性,虽然预估2023年原油供给增加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原油价格跌势,但美国加息政策延续,新能源推广局部减少成品油的消费量,预估2023-2025年国际油价(Brent)波动区间在70-83美元/桶,整体呈现宽幅震荡的下跌趋势。因此预估短期内原油对聚酯产业链各产品的成本支撑维持稳中偏强,但中长期原油对聚酯产业链各产品的成本支撑将转弱,期间原油可能维持2022年一样宽幅震荡的走势,聚酯产品可能也需要探究更多灵活的交易模式。以PTA为例,目前PTA现货交易多以基差点价模式为主,2022年月均基差模式的交易量有所增加,且部分下游聚酯企业采购过程中都开始增加月均基差模式,以规避市场高波动率带来的不确定性。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伴随着原油宽幅震荡走势之下,PX、PTA、MEG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较大,下游聚酯企业采购过程中将尽可能的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由于企业缺乏对价格预测模型的研究,下游企业可能加大期现货结合的模式或者现货基差成交的比例,降低市场整体的不确定性,那么对PTA行业带来的则是后点价交易的增加,日度价格的形成更倾向于贸易商之间。
3.全球经济增速面临下滑,外贸需求可能回落、内贸需求或有好转: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仍将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通胀、加息仍将继续,其对经济造成影响的滞后效应将会在未来逐步体现。国际纺织品市场竞争加剧,加之欧美等主要纺织品消费国通胀高企,预计纺织品出口市场将面对更大的挑战。中国纺织服装品主要出口贸易伙伴以欧美为主,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纺织服装品需求减弱,将导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阻力增加。2022年产业链终端织机开机率一半以上时间处于近10年同期的低位,在宏观环境不利于纺织服装品出口的预期之下,直接利空聚酯纤维的需求,间接利空PTA、MEG市场需求。
内贸市场预期有所好转,预估2023年国内生产、生活节奏更加稳定,纺织服装品内贸市场的需求将同比上升,或一定程度上缓解外贸阻力增加的影响。另外落脚到聚酯产品,需要继续发展差异化、功能型聚酯纤维,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使得聚酯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品种效益型转变。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