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环境下美联储加息持续时间或更久
发布时间:2022-11-4 07:10阅读:160
美联储11月3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如期加息是全票通过,表明美联储内部未出现分歧,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控制通胀。
中信证券研究部海外宏观首席分析师崔嵘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定鹰派立场,淡化了加息幅度的重要性和过度加息的风险,并继续强调抗击通胀的决心。
鲍威尔表示,“最快在12月和2023年2月的会议上讨论缩小加息幅度的问题。当前比加息幅度更重要的是利率的终点水平和利率维持高位的时间。考虑暂停加息还为时过早。”面对近期市场以及部分美联储官员担心的过度紧缩风险,鲍威尔并不认为已经过度紧缩。他说:“相比过度紧缩,美联储更担心紧缩不够或过早退出紧缩的风险。如果加息过多,美联储有工具来应对。”
中信证券研究部海外宏观分析师李翀对本报记者分析,尽管声明措辞出现鸽派迹象,但鲍威尔讲话仍表明美联储鹰派立场在通胀令人信服地下降前难以转向,预计本轮加息终点或在5%以上,持续时间或更久。在高通胀环境下,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向容易引发通胀预期飙升,进而可能出现工资-价格螺旋上涨等一系列使通胀根深蒂固的风险,因此,在通胀出现令人信服的下降前,预计美联储仍将继续维持鹰派立场。
崔嵘预计,12月份加息幅度放缓至50个基点的概率较大。在美国经济不出现危机性衰退或失业率不出现超美联储容忍程度飙升的情况下,预计2023年大多数时间利率都将维持在这一限制性水平。预计美元指数仍将在110以上偏强运行,美股尽管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但仍为熊市中的反弹而非反转,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短期仍将高位震荡、中长期或存在下行趋势。
鲍威尔强调,“近期通胀再度高于预期,商品和服务通胀压力依然很大。”海通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对本报记者表示,美联储声明重申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反映了与疫情、更高的粮食和能源价格以及更广泛的价格压力有关的供需不平衡。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会放缓。美联储自3月份以来已经连续加息6次,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利率水平接近2007年底的水平。根据美联储最新声明变化,美联储将开始讨论货币政策的影响。
“美联储今年连续加息6次,是1982年以来美国节奏最快、幅度最大、频次最高的加息周期,对美国经济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吕昊旻对本报记者表示,美联储紧缩步伐短期不会改变,但货币政策影响的滞后性呈现,或将放慢加息节奏。12月份加息幅度或将放缓为50个基点,但中性利率水平大概率小幅提升,高于9月份预期的4.6%。美联储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每月缩表规模上限为950亿美元。
展望未来,梁中华认为,美国当前经济仍有韧性,尤其是服务消费仍强,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失业率仍处于历史低位,美联储当前的核心任务依然是治理通胀,而核心通胀很难回落。美国当前房价增速仍在高位,考虑到房价增速对于租金通胀的领先性,租金通胀将继续推升核心通胀,短期很难看到回落的迹象。即使到2023年,美国通胀水平也可能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或比之前市场预期的要更久,终点利率或更高。因而,通胀偏高、美元偏强、美债利率走高、美股偏弱的局面,在年内大概率较难以缓解。
吕昊旻认为,当前,PMI、房地产数据、消费者信心、制造业信心等一系列经济指标预警衰退,美国经济增长疲软。未来,美国经济可能面临衰退风险。强势美元导致国际资本加速回流美国,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一方面,资本回流美国助推美元强势升值,导致其他非美货币陷入贬值风暴。受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影响,美债收益率走高,吸引海外资本大幅流入美国国债市场。2022年1-8月份,全球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总额为11501亿美元。在此背景下,非美货币面临巨大贬值压力,且发达国家货币贬值幅度更甚于新兴市场。另一方面,美元融资成本快速抬升,加剧新兴市场债务风险。2022年上半年,31个新兴市场国家债务余额高达98.8万亿美元,是其GDP总和的2.5倍。由于加息和美元高企,部分金融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债务偿还负担加重,可能面临主权债务危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