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月报\|宏观经济仍在下行,逢高布空仍为更优解
发布时间:2022-10-30 19:36阅读:196
摘要
观点:
美国核心PCE通胀回升,同比增长5.15%,较预期略低0.05个百分点,较前值增加0.25个百分点,通胀核心指标增长强化了美联储11月加息75基点的概率。此外,全球多国PMI持续萎缩至荣枯线下方,全球经济进入衰退边缘,市场避险情绪强烈。国内方面,9月份生产景气度回升,PMI重返荣枯线上方,在政策性金融工具助力下,社融总量结构改善。
就业方面,美国9月季调后非农新增就业人口为26.3万人,高于预期的25万人;9月失业率为3.5%,低于预期与前值的3.70%。美国就业人数继续以稳健但更为温和的速度增长,失业率也有所下降,表明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将长期偏强。
基本面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国内铜库存因换月交割曾出现短暂性累库,随后又持续去化至偏低水位,现货延续升水高位,叠加当前供需市场偏紧,支撑铜价偏强运行。目前来看,供应端,矿端供应趋向宽松,再加上冶炼厂产能爬坡、进口动能逐渐加强,供应市场呈现稳定扩张趋势。需求端,市场仍呈现内生动力不足、政策刺激驱动为主的结构,消费市场整体表现仍为疲软,边际改善缓慢。如果基本面保持当前发展趋势,即供应趋宽、需求低迷,长久以往供需紧张大概率会转向宽松,不利于价格支撑。
综合来看,铜价在基本面供需紧张的格局下得以偏强运行,但由于宏观长期偏空压力仍存,加息预期持续牵引市场情绪,后市不宜过度乐观,待到需求随经济萎缩出现下滑,供需紧张大概率转向宽松,因此,当前逢高布空仍是更优选。
预计铜价短期高位震荡,但长期来看不宜过度乐观,操作上建议沪铜空单继续持有,择机布局远月空单。
国内经济刺激政策超预期、需求超预期、供给收缩。
一
本月沪铜偏强运行,沪铜主力合约自61260元/吨冲高,最高触及64210元/吨,主要原因是中下旬海外多国PMI持续萎缩,全球经济衰退信号陆续释放,缓和了市场对紧缩政策的预期,美元指数应声高位回落,摸低109,铜价上方压力有所缓和,再加上偏强的基本面支撑,铜价得以保持强势。伦铜则震荡偏弱,运行在7879-7341.5美元/吨区间,主要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
二
宏观层面影响分析
海外:美联储加息预期左右市场情绪
美国9月通胀数据出炉,通胀数据再超预期,CPI同比增长8.2%,剔除能源食品的核心CPI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6.6%,为1982年以来最高水平。超预期的通胀数据使得美联储在11月加息75个基点几成定局,同时根据利率市场的交易也反映出投资者开始预期12月再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
美国9月ISM制造业PMI降至50.9,明显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2.4,创2020年5月份以来新低。值得注意的是,各分项中,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4.2个百分点至47.1,降至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水平,并跌入收缩区间,显示出美国制造业需求迅速减弱。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9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6.2%,低于市场预期的6.3%,前值为6.2%,为连续第三个月放缓;9月PCE物价指数环比为0.3%,持平预期,前值0.3%。核心PCE物价指数(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9月同比增长5.15%,低于预期的5.2%,前值为4.9%,为连续第二个月加速;9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增长0.5%,持平预期,前值0.6%(下修至0.5%)。
日本央行在2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维持诱导短期利率在负0.1%、长期利率在0%左右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此外,2022年度消费者物价上涨率预期被上调至2.9%,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期被下调为2.0%。
欧元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初值录得46.6,为2020年6月以来低点;10月服务业PMI初值48.2,2021年3月以来低点;10月综合PMI初值47.1,为2021年3月以来低点。在能源价格走高、通胀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欧洲经济衰退“阴云不散”。欧洲央行再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至2.00%、2.25%和1.50%。加息之余还调整了两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表明缩表已提前。近4个月来欧洲央行已连续加息50个、75个和75个基点,且欧央行行长表态还会继续加息直至通胀回到2%的水平。事实上,欧洲通胀成因错综复杂,根深蒂固。尽管连续加息但欧元区通胀并未见顶。大幅加息及缩表,可能带来经济衰退、欧债危机等风险。
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社融总量结构同步改善
9月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生产方面,9月规上工业同比增长6.3%,生产景气度有所回升,PMI重回枯荣线以上。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制造业投资稳中有升,房地产投资持续走弱;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消费市场增速不及预期,限额以上消费增速放缓,餐饮等线下消费增速由正转负。受海外需求抑制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影响,出口增速持续放缓,贸易顺差仍持续扩大。通胀方面,CPI温和上涨,同比涨幅扩大;PPI持续下降,CPI-PPI剪刀差自8月转正后进一步走阔。货币与融资方面,稳增长的货币与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社融逐渐回暖,实体经济需求持续恢复。
9月政策性金融工具持续发力,M1同比增长6.4%,较前期回升0.3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2.1%,较前期回落0.1个百分点。9月社融存量34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信用扩张加快,有效信贷需求持续回升,9月新增社融规模3.53万亿元。从新增社融结构看,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同比少增对新增社融形成拖累,基础设施建设扩张带动实体融资需求回升,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回升;在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房地产行业负面事件等因素影响下,居民购房计划推迟,居民中长期贷款仍然疲弱。预计四季度“宽信用”仍然是央行政策重点,围绕改善居民和企业预期、提振实体融资需求的宽信用政策将持续加码。
三
基本面回顾与展望
3.1矿端供应延续宽松
从数据来看,国内精炼铜产量继续爬坡,9月份精炼铜产量同比提升5.80%,环比增加3.16%,从10月国内冶炼厂排产计划来看,尽管有山东、福建两省炼厂进入检修,但是国内总产量仍将继续攀升。从铜矿粗炼费用来看,根据CSPT会议对四季度TC/RC低价提价要求,10月份TC/RC持续稳定上涨。综合来看,10月份铜供应稳定增长,矿端供应呈现宽松的趋势。
3.2、进口动能整体偏强
铜相关进口动能逐渐偏强,发展增速基本实现增长。2022年1-8月铜矿生产累计增速8.80%,较1-8月小幅下滑0.25pcts;铜及铜材方面,1-9月累计增长9.81%,其中,精炼铜进口累计增加11.33%,9月进口同比增长32.92%,环比8月增幅缩窄至9.50%;废铜方面,9月进口同比增长24.28%,1-9月累计增速提升至10.08%。我们认为,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进口整体偏盈利状态,铜矿及精铜的进口供给依然呈上升趋势,废铜进口供给也有望持续回暖,预计进口量增速能延续稳定增长趋势。
3.3铜库存持续去化
10月中旬国内交易所库存大幅累库,但随着换月交割结束,又开始了持续去库,当前全球库存量依旧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国内库存延续维持在7万吨水平,COMEX库存小幅去化,而LME库存去库更为显著。从库存变化来看,库存持续去化而现货升水维持高位,给予了价格有力支撑。
3.4电力基建持续为需求兜底,地产行业现边际修复曙光
电力基建投资增速小幅收窄,1-9月电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10%,较1-8月下滑1.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9月电力供需有所放缓,但考虑到今年冬季气温预判,预计电力基建仍是铜需求的兜底行业。房地产方面,1-9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8.00%,较1-8月降低0.6个百分点,虽然终端地产绝对量仍显疲软态势,但当前边际恶化有所缓和,预计房地产市场铜消费有望迎来好转。家用电器方面,1-9月国内主要家电产量累计同比基本实现增长,月度数据全面改善,家电市场消费力度的扩大也印证了楼市边际有所修复的现实。汽车方面,9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乘用车同比增长小幅收窄至21.20%,累计同比扩大至2.10%,车购置税优惠显现效果,汽车行业数据改善弥补了前期疫情冲击带来的损失。综合来看,当前需求动力主要来自于政策对电力基建与汽车行业发展的推进。随着国家对稳经济政策的逐步开展,终端市场需求有望迎来修复,但最终改善幅度及能否扭转整体疲软趋势,必须重点关注政策发力程度
分析师:张维鑫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5332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