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增势强劲 八公司值得期待
发布时间:2015-8-26 07:14阅读:30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9307辆,销售16884辆,同比分别增长2.2倍和3.3倍。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管理层已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着手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从产业链看,新能源汽车涉及整车、锂电池、充电站等相关领域。其中,锂电池产业链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要件成长性好,投资机会确定。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
行业空间大、增速快
2014年锂电池产量高速增长,动力电池成为最大增长端。根据相关统计,2014年国内锂离子电池电芯产量为2986.8万KWh,同比增长31%,保持较高的增速。细分来看,消费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6%,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30%。按照新增量来看,动力电池已经超越消费电子,成为锂离子电池增长的最大动力。锂电池需求涉及行业广泛,重点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动汽车,其中电动汽车占比13%。
统计表明,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以锂电池为主。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至第69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动力电池情况,电池类型前五分别为磷酸铁锂677批次,锰酸锂105批次,三元锂88批次,铅酸电池池51批次,多元锂41批次;磷酸铁锂厂商前几分别为合肥国轩高科108批次,中航锂电100批次,沃特玛电池81批次,万向46批次,天津力神电池46批次;锰酸锂厂商前几名分别为中信国安(23.37, 0.00, 0.00%)盟固力78批次,苏州星恒电源10批次,中通客车(16.12, -1.79, -9.99%)8批次,福田爱易科新能源8批次,多氟多(20.90, -2.32, -9.99%)4批次。
从政策角度支持锂电池发展:财政部发布《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明确指出对铅酸电池从2016年1月1日起征收4%消费税。这无疑加速锂电池取代铅酸的步伐,迎来锂电发展的新高潮。锂电池与传统铅酸电池比较表明,锂电池使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诸多优势:传统铅酸电池与锂电池性能对照来看,一般电动汽车用铅酸电池为16公斤左右。而用锂电池只有3公斤左右,移动、充电轻松自如,成本约为300元左右。
就寿命而言,锂电池为铅酸电池的4倍,铅酸电池1年就要换一次,4年花费1000多元,还比较麻烦。而锂电池可用4年以上,综合使用成本仅为铅酸电池的四分之一左右。且从环保角度考虑,锂电池无污染,符合政策需要。随着锂电池的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铅酸电池被优异性能的锂电池取而代之是必然趋势,为锂电池开拓千亿存量空间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动力锂电池需求巨大。预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14.66, -1.22, -7.68%)汽车的产量约20万辆,相对我国目前年销售超过2000万辆汽车总量,占比1%不到。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理论上还有超过100倍的市场空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巨大空间,将会给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动力电池带来巨大空间。且目前使用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是以锂为原材料的动力锂电池,所以动力锂电池未来空间巨大。
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速维持高位,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的需求已经成为锂电池增长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都在快速增长,且属于逐渐放量阶段。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一旦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化启动,将给锂电市场带来爆发式的增长。2014年作为新能源汽车爆发的元年,在2015年继续维持爆发基础上,将会使得锂电池销量爆发,走出好的行情。
2010年5月31日以来,锂电池指数走出较好行情,最高涨幅超过300%,大幅度跑赢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数相当。从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来看,锂电池产业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在新能源汽车放量的情况下,锂电池的基本面获得支撑,二级市场的表现将会更加精彩。
全产业链快速增长
锂电池产业链。锂离子电池主要由电芯、保护板等组成。绝大多数电池中,电芯占据了70%以上的成本。 锂离子电芯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解质),占据了锂电池绝大部分成本,是市场研究的热点。其中,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等几种,正极材料占据电芯约44%的成本比例。
在动力锂电池的巨大增量需求带动下,上游的关键原材料将迎来发展的良机。未来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解质)将与动力电池发展速度相一致,基本上保持4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2014年10月开始,碳酸锂价格开始了持续的上涨之路。从需求端看,海关的碳酸锂进口从4月开始明显放量,这也符合一贯的“量在价先”的原则。2015年3月底的智利洪水事件,进一步加速了产品价格的上涨。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处于近几年的高位。基于供给增加有限,而需求上升比较迅速,锂产品价格的上涨将持续。涉及标的有赣锋锂业(17.32, -1.92, -9.98%)、天齐锂业(49.33, -5.48, -10.00%)、众和股份(16.00, 0.00, 0.00%)、路翔股份(22.83, -1.20, -4.99%)、江特电机(25.45, 0.00, 0.00%)。
动力电池高速增长。在电动汽车放量下,动力电池也迎来了销量高峰, 同期增速超210%。产能利用率也达到了历史高点,如比亚迪(40.34, -4.48, -10.00%)、沃特玛、国轩等动力企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为应对电动车巨大需求,各大企业都在积极扩大产能。根据我们对中国市场与行业判断,2015 年的动力电池的产量大幅增加,其相应增速达170%。从中长期来看,锂动力电池在2018 年产量将达到50GWh,届时其销售收入也将突破700 亿。2015~2018年将会是动力电池企业决定其未来格局的重要点。
正级材料销量维持高速增长,未来3~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正极材料生产厂商现状为比亚迪钴酸锂2000吨、磷酸铁锂1000吨以上;中信国安盟固利三元正极材料3000吨以上;湖南杉杉正极材料产能1万吨;北京当升钴酸锂3900吨、三元材料2000吨。涉及标的比亚迪、杉杉股份(19.92, -2.21, -9.99%)、众和股份、当升科技(18.550, -2.06, -10.00%)等。
负极材料销量维持高速增长,未来3~5年复合增长率40%。主要材料为石墨,碳的材料。负极材料应是四大关键材料中中国与国外差距最小的原材料产品。涉及标的有杉杉股份、众和股份、中国宝安(11.07, -1.23, -10.00%)子公司贝特瑞。
隔膜销量维持高速增长,未来3~5年复合增长率40%,预计2018年销量会达到10亿平米。目前产能中科科技15000万平方米;云天化(9.80, -1.09, -10.01%)3000万平方米;沧州明珠(10.71, -1.19, -10.00%)7500万平方米;佛塑科技(6.82, -0.76, -10.03%)11700万平方米;大东南(6.42, 0.00, 0.00%)6000万平方米。隔膜材料环节尽管能够出产品的企业较多,但是销量都处于较低水平,下一阶段隔膜行业投资关键有两点:销量成为检验的关键指标之一,销量提升有望带动盈利水平提升;功能化高端产品比例提升,主要体现在陶瓷涂层隔膜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电解液销量维持高速增长,未来3~5年复合增长率40%,预计2018年销量会达到10万吨。六氟磷酸锂:未来的竞争焦点在于规模和成本,产业链覆盖最长的多氟多具有成长机会。从当前的产能现状以及在建的扩产情况来看,国内的多氟多现有产能1200 吨/年,在建产能1000 吨/年;九九久(10.89, -1.21, -10.00%)公司现有产能400 吨/年,在建产能1600 吨/年。两家公司产能建设完毕后,生产能力将跃居全球前三位的水平。天津金牛以及广州天赐等企业也规划将产能达到1000 吨/年的量级。电解液:电解液是进入国际产业链最深入的环节,未来竞争的焦点在于高电压产品以及阻燃性产品的推出速度,优势企业包括:江苏国泰(26.22, 0.00, 0.00%)、新宙邦(25.430, -2.83, -10.01%)、杉杉股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