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释放稳汇率信号
发布时间:2022-10-25 14:11阅读:351
据央行25日消息,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央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业内认为,此举释放了稳定汇率的信号。
消息出炉后,在中间价大幅走低的带动下,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25日开盘跌破7.30关口,创下2008年以来新低。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消息出炉后一度拉升超百点,不过随后涨幅回吐,跌至7.34一线。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是为便利境内企业借用境外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制定的一项融资便利化政策。企业可根据自身净资产情况借用境外资金,外币资金也可以兑换为人民币使用,为中资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新渠道。
根据相关规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对此,东部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后,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提升,借用外债空间扩大,目的在于扩大资本流入。当前汇率贬值压力仍存,央行此举再次释放稳汇率信号。
上一次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要追溯到2020年3月,当时央行、外汇局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通过放宽金融机构及企业跨境融上限,增加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流动性。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央行和外汇局先后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