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产业链有望于2023年形成 层状氧化物率先量产
发布时间:2022-10-19 09:49阅读:216
在产业界钠电研发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钠电产业链有望于2023年形成,预计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凭借其技术成熟、较高的能量密度、低成本、设备兼容性等优点率先量产,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将打开成长空间。上市公司层面推荐具有规模化生产经验的锂电正极材料及配套企业和正极材料新进入者。
以下为其最新观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产业界钠电研发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钠电产业链有望于2023年形成,预计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凭借其技术成熟、较高的能量密度、低成本、设备兼容性等优点率先量产,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将打开成长空间。上市公司层面推荐:1)具有规模化生产经验的锂电正极材料及配套企业:振华新材、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厦钨新能,受益标的:长远锂科、中伟股份;2)正极材料新进入者,受益标的:传艺科技、美联新材。
锂离子电池价格高企,经济性驱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2021年下半年以来,以碳酸锂为代表的锂电池材料价格迎来大幅上涨,给产业链带来压力。虽然相较于锂离子电池来说,钠荷质比、比容量、容量密度低于锂,使得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不及锂离子电池。但其较好的性价比、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及更加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决定了其在储能、两轮车及A0级以下乘用车细分赛道具备较好的比较优势,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有效补充和替代。
三种钠离子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层状氧化物有望先行量产。理想的正极材料应满足还原电势高、可逆容量大、循环性能稳定、电子和离子电导率高、结构稳定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等特点。目前来看,主流企业聚焦于层状氧化物(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优异)、普鲁士蓝(材料潜力大,结晶水影响性能)和聚阴离子(能量密度低,循环性能好)三种正极材料产业化。我们认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有望凭借其技术成熟、较高的能量密度、低成本、设备兼容性等优点而率先量产。
广阔应用空间或于2023年开启,头部正极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当前钠离子电池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阶段,我们预计,2022年底钠离子电池有望形成初步产业链,2023年钠离子电池将开启规模化应用,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需求将达到58.0 GWh,对应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需求17.4万吨。从布局正极材料的企业类型来看,技术布局领先、规划化生产经验丰富的钠电初创企业和传统锂电企业跨界正加速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风险提示:钠离子产业化速度不及预期,钠电成本下降不及预期。
文章来自:财联社,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期货开户点击头像联系苗经理,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正规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号F3084690,可登录中国期货业协会查询网站查询。
商品期货开户,股指期货开户,原油期货开户,国债期货开户,企业套期保值期货开户,商品期权开户,股指期权开户,基金产品购买,网上期货开户、手机期货开户,均可免费办理开户手续及总公司强力技术、策略支持。
期货开户点击头像预约联系苗经理,可以免费网上为您办理期货开户,也可以免费上门为您办理期货开户手续,并为您申请优惠的手续费,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司子公司致力于服务企业客户做好现货生意,拓展买货卖货渠道,欢迎联系我咨询!
企业套期保值期货开户,一对一的客户服务,总部强大资源支持,为企业做好现货经营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