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领跌黑色系,后市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2-10-18 18:35阅读:136
煤焦盘面今日(10月18日)继续大幅向下调整,焦煤收跌3.07%,焦炭收跌2.89%,领跌黑色系。
焦煤2301合约
图片来源:文华财经
焦炭2301合约
图片来源:文华财经
从盘面角度来看,黑色整体回落,且原料煤焦跌幅大于成材,盘面仍以原料负反馈逻辑走势为主。当前成材市场需求预期仍偏弱,且亏损压力增加,钢厂减产数量较前期有所提升,引发市场空头对于钢厂减产——原料需求减弱——原料价格下跌的负反馈逻辑。而焦炭第二轮上涨在上周已经提出,但目前大多数钢厂仍未接受,也推动了这一轮逻辑的延续。
从基本面看,焦煤及焦炭表现相对平稳。煤焦本周均有一定减产,受政策影响为主。进口焦煤方面,蒙煤通车量目前也有一定下滑,且外运受限,下游原料库存整体回落,对原料仍有一定支撑。当前港口焦炭仓单成本约在3000附近,2600大致对应2-3轮下跌行情,反应相对较为充分,焦煤方面表现类似。在成材端没有出现长期累库行情的背景下,煤焦大贴水结构下继续向下的动力预计将有所减弱,可关注焦煤2000附近,焦炭2600附近支撑情况。
中长期来说,煤焦供需的重心依然在钢厂铁水及利润的变化对原料的需求影响,以及低库存背景下钢厂补库对煤焦的支撑情况。
【推荐阅读】
7月以来,煤焦盘面回落,煤焦三季度的整体表现如何?
7月初国内疫情散发叠加高温降雨天气影响,终端需求不佳,钢厂亏损严重,原料价格受到压制,到了7月末,钢材需求边际好转,煤焦需求开始回暖。8月初保交楼政策提出,给予市场信心,但8月下旬,国内房地产数据不太理想,同时,焦企提涨利润修复后,复产较快,总库存累积。而蒙古甘其毛都口岸测试通关极限,虽未达到900车/日,但也意味着整体通关上升。盘面再度开启下跌。
进入9月,煤矿安监较为严格,煤矿仍有减产预期。进口方面,蒙煤进口中动力煤的占比逐渐提升,焦煤的进口量反而有所减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的焦煤及进口焦煤,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供应下滑。
展望四季度,国内煤焦产量将如何表现?今年的保供力度较去年又有何变化?
从今年2季度以来,国内焦煤煤矿基本已应开尽开,汾渭统计的样本企业开工率基本在101%上下波动。4季度若没有其他外力的影响下,煤矿开工率很难超过这一水平。按照101%附近的开工率测算,大致对应国内精煤日均产量在145万吨/日附近。
在保供方面,根据调研情况,今年山西部分煤矿保供力度较去年小幅增加。根据库存变化及平衡表,我们推断今年焦煤保供的数量在4-6万吨/日,预计保供将持续至供暖季结束。
从进口方面来说,四季度需重点关注的进口煤数据有哪些?
2022年1-8月累计进口炼焦煤385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800万吨左右。增量主要在澳煤及俄罗斯煤。俄罗斯煤进口数量在今年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俄煤性价比在2季度后表现一般,进口优势不明显,3季度末贸易商俄罗斯煤进口积极性有所减弱。
蒙古煤1-8月进口量较去年同期有300万吨左右增幅,全年蒙煤进口量初步预计在2700万吨上下。甘其毛都口岸通车量9月末时恢复至最高790车附近,策克口岸于5月末恢复通车,满都拉口岸也有一定恢复,三大口岸通车量基本维持在1000车以上。另外,无人车通车也陆续启动,目前日均在60车附近。铁路方面,TT-甘其毛都铁路线路已经开通运输。铁路并不能直通国内,仍需汽运短倒进入国内,因此也涉及通关问题。整体蒙煤进口量同样受制于口岸的通关能力。
加拿大煤则保持长协进口量,月进口量基本变化不大。美国煤在年初进口量较大,但随着欧洲煤价上涨,美国煤出口欧洲方向增加,出口中国数量减少。
总体来说,预计国内四季度焦煤进口量变化不大,四季度月均进口在640万吨,全年焦煤进口量预计在6410万吨附近。
随着焦炭第二轮上涨的提出,焦炭的供需情况如何?操作中需要关注哪些外部因素?
煤焦现货仍不可宽松,焦炭第二轮上涨已经提出,但目前大多数钢厂暂未接受。钢厂方面近期库存因运输等因素影响有所下行,预计后期接受概率大,涨后焦炭仓单大致3130附近。不过目前宏观政策支撑不强,叠加钢厂亏损压力增加,钢厂方面后期有因利润减产可能,导致煤焦等原料价格承压。但目前煤焦贴水较大,向下空间有限,盘面仍将维持区间震荡运行,重心小幅下移。
煤焦:市场供应偏紧,终端需求变化主导煤焦走势丨季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