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存震荡修复可能,中期不确定性仍存
发布时间:2022-10-11 16:40阅读:73
【月度博览:股指】
短期存震荡修复可能,中期不确定性仍存
摘要
行情回顾:9月市场整体呈现前半月横盘、后半月普跌的走势,主要指数均下跌,成长风格跌幅较大,截至2022年9月30日,上证指数跌 5.55%,上证50跌5.49%,沪深300跌6.72%,中证500跌7.18%,中证1000跌9.27%。主要原因在于:1)美联储连续释放鹰派信号,十年期美债月内破 4,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全球股市普跌;2)国庆长假节前效应,投资者整体避险情绪较为浓厚;3)海外部分风险事件增多。
逻辑观点:
逻辑一:国庆休市期间,海外主要权益市场股指先扬后抑,大幅波动,实际反映的是投资者对美联储宽松与紧缩预期的博弈过程,目前美联储 11 月加息 75BP 仍是大概率。9 月 ISM 制造业 PMI 指数回落至 50.9,但非农就业数据高出预期,叠加 OPEC+宣布减产带动油价上行,美联储鹰派表态依然集中,中期选举前,用衰退换通胀回落的货币政策框架不会轻易改变,后续加息预期边际转变契机还需美国就业市场走弱驱动。
逻辑二:国内房地产政策再加码,后续政策放松仍可期,但由于力度受限,四季度房地产销售弱改善是当前一致预期。房贷利率因城施策下限再度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等刺激首套房需求,换购住房个税退等税收优惠政策刺激改善型需求,但地产中期压力客观存在且伴随违约风险,“房住不炒”基调下,政策力度暂受限。
展望与建议:目前地缘政治带来的全球宏观不确定性及海外加息预期仍强,海外环境未来一段时间仍有扰动;国内经济亟待修复,地产政策加码预期边际增强,大会召开在即一定程度上托底市场稳增长预期,短期市场处于前期底部区域,性价较高,市场悲观情绪出清后,有望震荡企稳,脉冲性修复,短期可伺机布局IF多单,但市场中期有效拐点还需继续等待。进入Q4,海外衰退对国内的冲击或将逐渐显化,谨防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经济确认衰退,若国内经济内生动能尚未显现较强韧性,则有共振下行风险。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不确定性等
一、逻辑分析与行情研判
9 月市场整体呈现前半月横盘、后半月普跌的走势,主要指数均下跌,成长风格跌幅较大,主要原因在于:1)美联储连续释放鹰派信号,十年期美债月内破 4,美元指数创近 20 年新高,全球股市普跌;2)国庆长假节前效应,投资者整体避险情绪较为浓厚;3)海外部分风险事件增多。
逻辑一:国庆休市期间,海外主要权益市场股指先扬后抑,大幅波动,实际反映的是投资者对美联储宽松与紧缩预期的博弈过程,目前美联储11月加息 75BP 仍是大概率。9 月 ISM 制造业 PMI 指数回落至 50.9,但非农就业数据高出预期,失业率维持历史低位,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边际回落,9 月就业率、8 月职位空缺率回落,平均时薪同比回落,整体而言当前美国市场或将回到供需两弱状态。OPEC+决定 11 月起日均减产 200 万桶,荷兰坚持关停格罗宁根气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欧洲能源危机的担忧,能源供给依然偏紧,使得海外通胀预期边界难以琢磨,各国央行鹰派表态依然集中。美国中期选举前,靠激进加息表明抗通胀决心的态度不会轻易改变,后续加息预期边际转变契机还需美国就业市场走弱驱动。
逻辑二:国内房地产政策再加码,后续政策放松仍可期,但由于中期压力及政策力度受限,四季度房地产销售弱改善是当前一致预期。房贷利率因城施策下限再度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等刺激首套房需求,换购住房个税退等税收优惠政策刺激改善型需求,但地产中期压力客观存在且伴随违约风险,“房住不炒”基调下,政策力度暂受限。后续主要关注政策催化的预期差及数据的改善情况。
总体来看,目前地缘政治带来的全球宏观不确定性及海外加息预期仍强,海外环境未来一段时间仍有扰动,但底线暂有明确;国内经济亟待修复,地产政策加码预期边际增强,大会召开在即一定程度上托底市场稳增长预期,短期市场处于前期底部区域,性价较高,市场悲观情绪出清后,有望震荡企稳,脉冲性修复,短期可伺机布局 IF 多单,但市场中期有效拐点还需继续等待。进入 Q4,海外衰退对国内的冲击或将逐渐显化,谨防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经济确认衰退,若国内经济内生动能尚未显现较强韧性,则有共振下行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