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尔雅期货:期权工具助力企业优化套保效益
发布时间:2022-10-18 17:01阅读:385
在我国钢铁工业中,进口铁矿石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高炉冶炼配比超过80%。由于国内进口铁矿石以指数定价模式为主,参考指数样本小、信息不透明等因素影响,采集交易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对于国内钢厂和贸易商而言,长期高企的采购成本和内外矿价差的倒挂结构,叠加国内充分竞争的钢材、铁矿现货销售市场,使得企业不得不利用相关衍生品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A公司是一家年轻的大宗贸易型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营铁矿、焦炭、大宗原料贸易业务,其中铁矿石贸易量约100万吨,与北方地区主流钢厂保持着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成立以来,坚持以期现结合的经营方式,积极地利用铁矿石掉期、期货等衍生品工具,实现优化采购成本,拓宽经营利润的目标。
2021年3月初,国内钢材价格大幅上涨,港口矿石现货库存持续去化,外加海外发运受到天气和疫情影响,进口美金市场货物开始呈现紧缺状态,A公司逐步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保值操作。然而在3月9日,唐山地区突发重磅限产政策后,普氏指数和掉期合约重挫约11美金,国内铁矿石期货当天跌停,A公司期货账户浮亏较为严重,公司不得不准备应急资金来降低账户风险度。随后的4-5月份,铁矿石“强现实和弱预期”的交易逻辑在不停地切换,这种复杂的市场环境给A公司铁矿石采购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即使利用掉期或者期货进行买入套保也会面临短期大幅回调的风险。美尔雅期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A公司优化相关策略,引入期权组合工具,以便更好地去适应当前铁矿的高波动率市场。
在美尔雅期货的协助下,A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了牛市看涨价差期权组合策略,买入低执行价看涨期权同时卖出高执行价看涨期权。该策略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买入保值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权利金成本,基本可满足A公司诉求。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A公司保持了期现结合、循序渐进的操作节奏。
四月底,公司先建立20%仓位,主要用来熟悉期权价差交易下单操作。于均价61.145元/吨买入I2109C1200合约,同时在47.945元/吨卖出I2109C1240合约。建仓后,由于短期铁矿石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同执行价看涨期权建仓成本大幅增加,后续考虑移仓至更高执行价格来建仓或者等待铁矿价格回调再建仓。
五月下旬,A公司趁铁矿大幅回调之际,逐步在低点继续建仓牛市看涨价差组合,分别于41.269元/吨买入I2109C1200合约和32.276元/吨卖出I2109C1240合约,共计100手价差组合,净投入权利金约9万元。建完仓位后,A公司认为铁矿产业基本面格局较好,价格仍有上行空间,且期货将强于现货,将继续持有该期权组合头寸,赚取DELTA上涨收益以及基差缩小的相对收益。
六月中上旬,矿价如期反弹上涨,后进入区间震荡,A公司对期权进行平仓并采购现货。期权端,权利金回收约17.5万元,即期权端盈利约8.5万元。现货端,由于6月份矿价指数继续上涨,对应现货采购成本上升约6万元。从整体效果来看,本次期权套保策略,依靠DELTA值走强以及基差走弱等有利因素,不仅实现了套期保值的效果,同时还额外盈利2.5万元,更重要的,是该策略规避了套保持仓期间价格大幅回调带来的期货账户资金风险。
通过本次交易,A公司团队对期权工具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首先,期权具备二维特征,权利金本身也是一种资产,在锁定风险的一起也享有本金增值的权利,因此它在避险方面更具弹性。其次,期权的较低的权利金使其杠杆率更高,尤其是一些流动性较好的虚值期权,能够运用少量的资金撬动更多资产,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最后,期权风险与收益的非线性特色使其能够衍生出不同的资产组合策略,除了场内各种跨式套利、垂直套利、期权备兑等组合策略,场外期权策略则更加丰富。尤其是在当前市场波动率剧烈的时期,期权优势会更加明显,使企业能够充分实现在多场景下完成降本增效的愿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