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中国股市稳定发展的“三要”和“三不要”
发布时间:2015-8-25 12:28阅读:557
昨天,国务院印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公开发布,确定基本养老金统一委托给国务院授权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营,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合计不得超过资产净值的30%。这一决定对于股市进一步规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因为近期股市稳定性不足。二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作为相对保守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可以作为股市价值中枢的重要参照系。
8月21日,上证综指大跌4.27%,收盘3507.74点,已与7月8日收盘点位3507.19点持平,与7月9日的最低点3373.54点已十分接近。从8月17日收盘算起,上证综指在短短5个交易日下跌485.93点,幅度为12.2%;其中后两个交易日下跌7.6%。
虽然笔者认为当前股市估值状况应当引起高度关注,但并不认同基本养老基金是救市军的提法。进一步稳定股市和推动股市改革开放,根子还是在基础制度建设上;开放基本养老基金入市,只是基础制度建设的一个因素。
第一,稳定市场措施应当保持一致性、连续性,不要轻言变动。
政府稳定市场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应对重大异常波动。中国证金公司在前期入市操作,发挥了稳定市场中枢、引导价值投资的重要作用。对其功绩要给予毫不迟疑的褒扬,而不需要扭扭捏捏。
8月14日管理层提出的证金公司“一般不入市操作”的提法引起误解,被引申为维稳阶段宣告结束。对此,需要加以澄清,在“一般不入市操作”之后,还有“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笔者认为,证金公司在必要时仍将入市操作。
笔者注意到,有学者对证金公司的职能进行了一番“考证”,认为证金公司的本职是“提供转融通服务”;“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则是其业务规则中所赋予的监督管理融资融券市场的职能”。很遗憾,这个分析过于拘泥了。在国内其他大型机构还不能担当市场定价平衡器的当下,证金公司担当“平准基金”的职能是必须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微博]7月8日声明“为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积极协助中国证金公司通过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抵押融资、借用再贷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流动性”,并没有宣布中止,也不该轻言中止。
笔者要再次强调,稳定市场需要“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共同作用,而不能靠单打一。
第二,对市场创新举措要明白无误地给予支持鼓励,
不要保守僵化。
前期引起争论的融资问题,至今仍是困扰股市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些人眼中,只要借钱买股就是过度投机,就要严格禁止。有学者建议对杠杠资金要主动、尽早介入审查,不能待其成尾大不掉之势再清理。
笔者认为,把前期上涨行情单纯理解为杠杆资金所为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依法合规的融资与非法拆借资金进入股市不是一回事,应该厘清场外“影子融资”与场内融资的界限。在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今天,在场外依法约定、有规范合同、有规范风控体系的“影子融资”,应当由市场自我调节和约束;而对于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影子融资”,应由相关监管部门尽快立法立规,并依法处理。
就场内来说,根据市场风险情况,证券公司已经对保证金比例和融券折算率进行过多轮自发调整。6月份,证监会[微博]宣布修订《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券商两融金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4倍;允许证券公司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与客户自主商定展期次数;允许证券公司与客户自行商定补充担保物的期限与比例的具体要求,不再将强制平仓作为证券公司处置客户担保物的唯一方式,增加风险控制灵活性和弹性。
这些措施已在7月1日公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和沪深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中得到确认。笔者认为,看待融资问题,最终要以是否合乎法律规定论处,而不是其他标准。市场是否有泡沫,泡沫多寡,归根结底是看主流投资者的价值认知;对于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不应当因指数高或低而采取不同的标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五一假期股市休市安排来了,连休5天,这些事情提前规划!
2025-04-24 15:31
-
2025年五一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6天收益轻松拿!
2025-04-24 15:31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24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