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钢厂“佛山论剑”,不锈钢强势拉涨
发布时间:2022-10-14 18:23阅读:133
热点解读
日内不锈钢强势收涨近5%,最高涨近6%。核心驱动因素是消息面钢厂联合会议提振涨价预期,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宏观情绪回暖、货源偏紧、成本支撑走强等方面。
宏观方面,美国CPI超市场预期,核心CPI继续上行,显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但考虑到11月大幅加息已被定价,市场开始交易10月核心CPI回落及美联储加息放缓,市场情绪回暖,带动有色板块翻红。国内方面,CPI涨幅创29月新高但未破3,核心CPI继续放缓,显示通胀压力可控,市场情绪较为积极。
成本端,受菲律宾苏里高进入雨季影响,本周镍矿发货环比继续下降,叠加矿山挺价意愿偏强,下游企业对高价矿接受度有限,产业链整体成本抬升。与此同时,受印尼镍铁发货环比持续下降、国内疫情反扑等因素影响,镍铁价格继续上涨。另外,近期废钢价格快速攀升,导致不锈钢生产中废钢使用比例下降、镍铁使用比例增加,也推升了镍铁价格。总的来看,成本支撑不断走强。
供给方面,9月起不锈钢厂产量逐步恢复,Mysteel调研预计10月产量将继续增加。消息面上,市场传言三大钢厂在佛山举行联合会议,挺价预期驱动今日盘面偏强运行。此外,本周不锈钢社库环比小幅去库,主要原因在于国庆节后到货不及预期、市场继续消化存量资源,值得注意的是,300系去库主要发生在无锡和佛山两大市场,而地区性市场300系到货增加为主。除了疫情影响货物运输,市场传言代理有收货问询消息,也加剧了现货资源紧缺的预期。
需求方面,十一节后成交持续清淡。日内受盘面强势运行影响,现货价格多数跟涨,但除刚需成交外,市场成交表现一般,下游恐高情绪较浓,大多维持观望。展望后市,预计成交继续以刚需为主,除非有重大利多因素,否则不锈钢消费难有明显起色。
【操作策略】
在10月计划排产增加、需求持续清淡的情况下,本轮挺价能否持续依然存疑。预计不锈钢价格短期内震荡偏强,随后将逐步回落,操作上,短期市场情绪多变,前期空单止盈,后市择机布局空单。
10月14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上涨,不锈钢涨近5%领涨,基本金属普涨,沪铝、沪铜、国际铜、沪镍涨超2%;原油系多数上涨,低硫燃料油涨近3%,原油、沥青涨近1%;油脂油料强势,豆粕、棕榈油、菜粕涨近2%;双焦期货走高,焦炭、焦煤均涨超1%;硅铁跌超2%;纸浆跌逾2%;化工品多数下跌,尿素跌超2%,PVC、LPG、聚丙烯等多品种跌逾1%。
1、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欧洲央行利率正常化可以抑制需求增长,欧元区可能面临技术性衰退;欧元区现在更接近下行的经济前景;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通胀在中期回到2%的目标。
2、国家统计局:2022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9%,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6%,环比下降0.5%。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3%。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受到美元走强、借贷成本高企和资本外流“三重打击”,债台高筑的国家受冲击尤其沉重。
铝
今日沪铝主力合约2211震荡走强,最终收于18830元/吨,涨幅2.59%。宏观层面,9月通胀数据表现略超预期,但市场已提前交易美联储11月加息75基点的预期,所以随着通胀数据的公布,短期有利空出尽之感。随之而来的是国内的重要会议,对此市场期待有更多有力的刺激政策落地,市场情绪短期有所改善。基本面短期偏强,一方面市场担忧俄罗斯铝业遭受制裁,不少海外持货商选择交货,LME库存有所增加,但从长期来看,一旦禁止必然造成海外供应的减量。同时欧洲地区电解铝在4季度仍有减产可能。国内来看,10月份供应端有减产扩大的预期,消费表现出一定韧性,在国庆节后第二周库存已由开始去库。在宏观情绪改善,而基本面利多的情况下,多头情绪将短期回归市场,操作上建议多单继续持有。
铜
日内沪铜持续走强,收涨63700元/吨,涨幅2.02%。宏观方面,美国9月CPI较前值回落但仍超高于预期值,但继PPI超预期后,市场对CPI超预期已有准备,数据公布更像是利空落地,在铜价中表现为短期风险释放后带来的技术性反弹。此外,英国可能逆转减税计划提振英镑、压制美元,这些都是改善情绪的理由。国内方面,9月CPI同比涨幅扩大,PPI同比涨幅回落,消费运行整体平稳。需求端,9月份精铜杆开工率不及预期,环比小幅下滑,而终端行业方面,9月有超1.5万亿元基建项目密集开工,“银十”或有望提振基建投资施工进一步发力。基本数据方面,上期所铜库存今日增加11495吨,LME铜库存今日增加250吨,本周上期所库存量较上周增33287吨。国内临近交割,现货升水下降逆转为贴水低位,交易所仓库库存呈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供需拐点的确定,供需紧张仍在延续,对近月形成支撑。综合来看,铜价反弹并非基于市场确定性的改善,持续性存疑,建议择机布局CU2212合约空单。
锡
日内沪锡震荡上行,收于176640元/吨,涨幅1.28%。美国9月超预期的CPI数据激化美联储加息预期,掉期市场完全定价美联储11月将加息75BP。供需两端,受限电及疫情影响,云南地区冶炼厂开工率环比跌幅有所回落,但不确定因素扰动仍存,预计下周综合开工率回升概率不大。产业方面,9月汽车出口成绩再攀新高,终端汽车市场消费疲软情绪改善。库存方面,上期所锡库存增加6吨,LME锡库存增加5吨,本周上期所锡库存较上周增加1132吨。国内库存低位波动,而现货升水小幅回落但仍处高位,反映了供需双弱格局仍在延续。综合来看,宏观面压力或持续,基本面扰动因素仍存,后市不宜过度乐观。技术上看,预计锡价维持在当前区间窄幅震荡运行,操作上,建议空单继续轻仓持有,逢高加码布局空单。
贵金属
日内贵金属冲高回落,美元指数跌破113,美债收益率小幅回落。美国公布9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8.2%,季调核心CPI年率录得6.6%,创1982年以来新高,服务类通胀分项继续攀升;美国至10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22.8万人,好于市场预期。英国政府为逆转特拉斯的减税计划做准备,正考虑可能放弃减税计划的部分。英镑短期升值也侧面压低了美元指数。晚间发布美国9月零售销售月率和进口物价指数月率等数据,关注对长期通胀预期的指引。
操作上,黄金白银区间操作。沪金2212参考区间388-398元/克,沪银2212参考区间4300-4500元/千克。
钢材
日内钢材期货震荡回暖。宏观方面,美国9月CPI强化加息预期,目前市场基本定价美联储11月将加息75BP,国内多地疫情扰动正常生产及需求兑现进程,9月CPI-PPI剪刀差表明国内下游行业毛利率有所改善。产业方面,供给端,建材和板材供给端节奏分化,钢厂生产存在下行风险;需求端,本周五大品种钢材需求还未恢复到节前水平,高强度施工维持时间难以贯穿整个四季度;库存端,建材去库而板材连续两周垒库。总体而言,10月份本是钢材需求释放的节点,目前关键问题在于疫情扰动及下游的需求兑现力度,中长期的衰退交易主线仍不容小觑,近期关注二十大会议政策定调。操作建议:3600-3900区间操作。
铁矿
日内铁矿期货弱势运行,市场悲观情绪有所恢复。近期铁矿价格受国内疫情反复及钢材需求不及预期影响承压明显,节奏上跟随成材运行。库存方面,10月14日Mysteel统计全国45个港口进口铁矿库存为12992.70万吨,环比增30.85万吨;日均疏港量314.07万吨,环比增9.23万吨,国庆节后钢厂铁矿石港口库存微增,钢厂库存处于低位,目前钢厂面临生产成本持续处于高位而下游需求偏弱的局面,主动补库意愿较低。后市来看,宏观风险因素仍然存在,同时铁矿本身基本面也可能发生变化,在钢厂原料保持低库存的情景下,若供给不变而需求趋势向下,价格很难走出比较好的行情,铁矿或在博弈中震荡向下。操作建议:上方关注750附近压力线,择机布局空单。
最新周度数据显示,限产之下,双焦整体库存均下滑,焦炭基本面略好于焦煤,日内双焦震荡偏强运行。当前市场空头情绪略有消退,基差有所修复,J01盘面预跌230元:多头交易煤矿停限产及政策预期,空头交易焦钢限产削弱对焦煤需求、地产结构性衰退以及铁水减量预期。焦钢毛利差0轴附近,沽空安全边际较高,但焦煤强势是否被明显削弱,还需关注下周政策动向。铁水产量再度回升,第二轮提涨或落地,落地后双焦下跌动能增强。操作上,建议双焦01合约逢高布空,设好止损;中长线逢低做多钢厂利润。
1、收盘价58.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0.43%;
2、今日挂牌成交量300吨,大宗协议交易量0吨;10月日均挂牌成交量0.24万吨,由于9月挂牌交易平淡且无大宗交易,10月活跃度环比大幅上升。
1、10月13日,欧盟EUA期货结算价68.62欧元/吨,较前一日收涨3.19%;
2、10月13日,欧盟EUA期货成交量4071万吨,现货成交量1.00万吨;10月期货日均成交量2681万吨,活跃度环比下降1.77%。
1、近日,《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主要内容由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任务措施三部分组成。
2、中国首笔未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落地鸡西,该贷款是中国首笔基于企业进行清缴前的未来碳排放配额储备需求进行信贷资金匹配式投放,形成了“信用放款+未来碳排放配额质押”的风险控制模式。
1、周四,2022年Carbon Forward会议召开,与会专家表示欧盟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内容已基本敲定,政策出现重大转折的可能性较小。
2、分析师在2022年Carbon Forward会议表示,在能源危机和碳市场改革的双重影响下,EUA 价格在 2022 年停滞后将于 2030 年稳步上涨。
1、北京方案具有提振国际低碳转型信心和助力全国实现碳达峰重要意义,是对全球绿色复苏的积极推动,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深度脱碳技术,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潮流,积极打造北京的低碳核心竞争力,统筹高质量达峰和面向碳中和愿景,兼顾推动北京和助力全国实现双碳转型。
2、CBAM以避免“碳泄露”为核心目标,要求进口或出口的高碳产品缴纳或退还相应的税费或碳配额,防止因气候雄心使境内高碳产品价格上升,导致碳密集型产业向政策宽松的地区转移,同时政策宽松地区的高碳产品以低成本进入欧盟,抵消了总体减排效果。CBAM的实施拉高了减排成本,有望提升碳排放需求,为碳价上行提供支撑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