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金汇金持股披露难题愁坏董秘
发布时间:2015-8-24 11:34阅读:467
金字招牌背后的多重博弈
披露还是不披露?过去数日,不少A股公司董秘被这个问题搅得焦头烂额。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已经披露汇金、证金持有自家股份情况的上市公司,被市场冠以“王的女人”概念,并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股价爆发。

《金证券》记者连线数十家上市公司董秘、证代,了解到上市公司披露汇金、证金持股信息背后的一些故事。
金字招牌
8月19日,几乎是毫无征兆的,一众上市公司突然陆续通过各种信息发布平台披露证金、汇金公司买入自家股票情况。
当天中午,浙富控股一马当先,率先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表示,截至8月15日,汇金及证金公司持股占公司总股本已超5%,其中汇金公司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消息一出,午后刚一开盘,股价就被钉到涨停板上。而浙富控股早盘曾一度跌停。
随后,汇冠股份、长信科技、苏大维格、东旭光电、安诺其、同花顺等数十家上市公司陆续通过交易所发布公告,披露汇金、证金持有公司股票情况。
与此同时,又有冠农股份、闰土股份、博瑞传播、格力地产等或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或通过官方微博、或通过行业研究员之口向外界披露汇金、证金买入公司股票信息。
更为重磅的是,当天晚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通过正式公告披露证金公司已将增持股票转给汇金公司的最新情况。
截至昨日,《金证券》记者粗略统计,通过各类渠道向外界披露汇金、证金买入公司股票情况的上市公司接近百家之多。而这些公司因借助汇金、证金买入概念,股价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事实上,早在浙富控股发布消息前,梅雁吉祥因在8月3日晚间披露证金通过增持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消息,公司股价从8月4日起实现了十个涨停。可谓最大的赢家。
市场将这些顶着汇金、证金光环的股票形象地称为“王的女人”。
微妙监管
让人疑惑的是,这些上市公司为何集中在19日这天集中发布汇金、证金持有公司股票的信息,又为何选择不同的信息发布渠道?
据《金证券》记者了解,这和交易所对于上市公司发布汇金、证金持有公司股票信息的态度有关。
安徽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告诉《金证券》记者,事实上,早在证金增持公司股票之初,由于公司出现在了龙虎榜异动上,就被投资者和私募频繁打电话来问是否有证金公司买入。当时公司向交易所汇报了情况,并询问能否发相关的公告。但交易所给的回答是“不同意”。一直到18日,公司才收到交易所通知说可以发公告进行说明。“公司可按照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公布。”这位董秘补充,“我们是中午公布的,但是到了晚上又听说很多公司接到通知,不能再发了。”
北京一家上市公司董秘也给了类似的回答,这家公司是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披露的。董秘告诉《金证券》记者,上交所和深交所对上市公司能否披露汇金、证金公司增持情况的态度也不同,“上交所管得没那么严,但一直态度都比较模糊,我们也不知道该在哪里发比较合适,所以就通过互动平台和官微做了一个简单说明;深交所比较严些,之前都是严格规定不能发的,不知道为何19日松了口,但是晚间又改了口。”
而20日晚间,又有3家公司正式公告,另有多家公司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发布汇金、证金增持自家股票信息。
董秘发愁
沪上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告诉《金证券》记者,由于交易所态度不明确,上市公司不论是通过公告披露、还是投资者关系平台披露都不合规,因为目前上市公司公告披露是事后审查。而根据信披规定,没有通过交易所公告披露的信息不能够在其他任一平台发布。
“市场没有事就算了,如果引发市场哄抢汇金、证金概念股,交易所肯定会出面,这些公司肯定会面临收到监管函的风险。”他对记者说。
那位安徽上市公司董秘则表示,之前投资者在平台上留言关于汇金、证金的问题,上市公司是无法回复的。“可能是平台把这些问题和回答都给屏蔽了,但是现在却可以了,我觉得也是在暗示上市公司是可以披露的。”
多位上市公司董秘在和记者私下交流时感叹,这几天为了汇金、证金增持公司股份的消息,到底发还是不发,头发都琢磨白了。
广东一家上市公司董秘的解释耐人寻味:“交易所态度不清楚、其他人家发了后股价都涨了,我们老板想发,我能不发么?况且还有那么多投资者问,我们能不解释么?”
多重博弈
另一个风险问题是,上市公司是什么时候知道汇金、证金买入公司股票的。如果公司知道后,上市公司股东第一时间增持,是否算内幕交易,对投资者不公平?
以刚刚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发布证金持有公司股票信息的福瑞股份为例。公司证券部门工作人员告诉《金证券》记者,公司在7月15日就知道了汇金、证金持有公司股票的情况——上市公司一个月会拿到两次公司最新股东名册,一个是月中,一个是月末。
而根据公司公告,7月15日以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仍在持续进行增持方案。上述工作人员解释,如果公司股东或高管此前发布过增持承诺或增持计划,那么即便知道了汇金、证金是公司股东后买入公司股票,也并不算违规。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12日股灾来临后,响应证监会号召,A股2000多家公司基本上都发布增持承诺或增持计划。可以说歪打正着地帮助了上市公司股东或高管,在披露汇金、证金增持情况时可能涉及的内幕交易风险。
券商研究员分析,目前交易所在对上市公司能否披露汇金、证金增持情况的态度,表明既想通过上市公司发布的这一利好消息刺激市场,又怕过度刺激,引发小散盲目追逐。
“这其实是交易所、上市公司、董秘和投资者之间的一场博弈。交易所希望帮助市场缓慢恢复人气,上市公司老板希望借利好股价大涨,董秘是左右为难,又怕老板又怕违规,投资者或者说是投机者则是想要跟随王的女人顺手捞一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