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的塑料友谊
发布时间:2022-9-23 20:04阅读:123
本月初的时候,OPEC(石油输出国)及其产油国盟友组成的OPEC+组织,决定在即将到来的10月小幅减产,将当月的石油产量目标下调10万桶/日。这是OPEC+组织2021年8月增产以来,首次启动减产措施。
OPEC+组织在会后发布的声明中表示,OPEC+已经注意到了市场的波动以及当前市场流动性下降为油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看到了采取措施支持市场稳定和有效运作的必要性。
10万桶/日的原油产量调整,从全球整体供应量来看,市场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而事实上很多产油国的实际产油量已经低于规定的配额。
但OPEC+组织这一“象征性”的减产措施,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石油输出国不会坐视油价继续下跌,随时准备出手稳定市场。
而这10万桶的产量,还是今年7月美国总统拜“屈尊”到中东求来的。但仅仅持续了一个月就被拿掉,让美国很是不爽,也让人看到了OPEC维护油价的坚决。
然后仅仅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OPEC中另一个重要成员国,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Adnoc)则透露正在加速一项提高其石油生产能力的计划,因为它试图在世界向清洁能源过渡之前从原油储备中获利。
Adnoc在彭博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随着我们拥抱能源转型和经得起未来考验的业务,我们将继续探索潜在机会,进一步释放价值、释放资本并提高回报。”
翻译一下就是:现在虽然原油价格从高位回落到80多美元一桶,但是还是远远高于我们的开采成本,而世界有都在搞新能源,万一搞成了,油就卖不出去了,还不如趁现在利润好的时候,抓紧多卖点油啊!
这是赤裸裸地想反水,也是打脸沙特!看起来OPEC内部也是塑料友谊啊!同时也是一次经典的“囚徒困境”的案例展现。
当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是出A现背离的时候,个体在面对更高的利益诱惑时,往往会选择背叛。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纳什在其经典著作《博弈论》中将这种情形定义为“囚徒困境”。
本质上,OPEC是一个垄断组织,目的是维护组织的共同利益。
当石油价格高涨,利润丰厚的时候,大家一团和气,大碗喝酒,大秤分金。但是,当需求衰退,石油价格下滑之后,就会有成员国耍小聪明:你们去减产维持油价,我多生产多卖点,赚到实惠最要紧。
现实中,OPEC的成员国更多,每个成员国都相当于一个处于困境中的囚徒,发生背叛的可能性也更大。只要有一国被发现没有减产到位,别的国家也就不会继续减产,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国家都不按照计划减产。有人说,只要不被发现偷偷增产不就行了?事实是,就算不被发现,每个国家都很清楚对方会采取暗地增产(“囚徒背叛”)的策略牟利,所以每个国家都会留一手暗地增产,一直到减产计划彻底泡汤。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OPEC组织内部的博弈也一直在上演着。
1982—2010年的数据显示,OPEC成员国几乎没有减产达标过,比如16年的减产协议,只完成了65%,其中加蓬、哈萨克斯坦和南苏丹产量甚至不降反升。当然也有积极减产的,比如沙特,但是沙特的积极减产也是基于自身利益出发的,而非道义上信守承诺。因为它的产量本来就占OPEC非常高的比例,所以它是油价上升的最大获益者,也是最不能接受油价不涨的,所以它超量减产也是在情理之中。
当然,OPEC也有团结一致对外的时候,比如2014年,为了阻击美国刚刚崛起的页岩气革命,沙特决定猛增石油产量,大幅下降石油价格,最终导致2014年下半年石油价格彻底崩溃。一直到2016年,世界石油价格触底达到22.48美元/桶,这个价格只是2014年6月石油价格的25%。
这一次,似乎历史又要重演,沙特依旧表现出强硬的维护油价的态度,但一众盟友各怀心思。在美联储强劲加息周期之下,全球经济面临极大的下行压力,短期opec的态度会影响到市场的情绪,但中长期油价仍将以需求端逻辑为主,尤其是当需求下降,opec内部也会因为囚徒困境,而出现偷偷增产以抢占市场份额的情况。原油价格中长期将步入下行周期之中。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