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为何敢持续激进加息
发布时间:2022-9-23 07:05阅读:92
时报时评
范思立
美联储今年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
当地时间9月21日结束的美联储9月份议息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至3.25%之间。这被外界谑称为“暴力”加息。
本轮的美国货币政策周期肇始于世纪大疫情的无限量化宽松,但美联储出于抑制通胀的需要不得不逆转货币政策。今年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连续加息5次,累计上调300个基点,且美联储的态度仍然鹰派——继续加息、持续缩表。美联储此次对于2022、2023年的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位数分别是4.4%和4.6%,较6月份预测分别上调1%和0.8%,仍高于市场早先的预计。
美联储短时期内如此凌厉加息,全拜美国高通胀所赐。虽然8月份CPI同比上涨8.3%,7月份CPI同比上涨8.5%,大有从6月份9.1%峰值见顶的趋势,但要说美国物价能快速下降,乃至达到美联储的中长期目标2%,恐需相当时日。仅就美国国内,粮食和服务价格居高不下,其物价水平回归常态绝非易事,更何况国际不确定性因素会随时拉抬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正是因为美联储从就业优先急转至通胀优先,所以美联储未来加息预期仍有变数,说不准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会祭出更激进的加息大旗。
作为治理通胀的惯用手段,加息无疑对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带来反噬。美联储对此也有预期,其抬高了失业率预期,降低了经济增速预测。美联储预计,2022年经济增速为0.2%,明显低于6月份预测的1.7%;2023年四季度失业率预测中值为4.4%,较6月份的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即便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前景预期更为悲观,但其坚持鹰派。换做他国,这种主动的政策操作是无法想象的,更是不符合逻辑的。为何美联储敢于走出这波强势操作?
美联储虽有独立于美国政府的中立性,但其不可能完全不顾及“政治正确”。美国中期选举在即,民众对物价上涨的感受会直接作用于选举。这是美联储态度决绝地坚持通胀优先的重要因素。
在高通胀、高利率下,美国经济增长承压不小,甚至出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技术性衰退,全球对美国滑向全面衰退的担忧剧增,美国经济“硬着陆”的论调此起彼伏。即便如此,美联储依然如故。
从技术层面而言,国际市场包括美联储,对美国明年的经济预期普遍看好。同时,美国就业市场的衰退滞后于经济增速下行,因此美联储对于经济增速下行有较大容忍度。因此其敢于坚持加息。
从国际汇率而言,美持续加息,正在不断推高美元指数。北京时间9月22日,美元指数一度逼近112,升至20年来的高点。美元指数上升,某种程度上就是强势美元收割全球的开始。不仅仅是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欧盟、日韩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也大致如此,欧元两次跌破兑美元的平价,日元、韩元大幅贬值。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美国,海外投资者纷纷净买入美国证券资产。不管是利差驱动,还是避险需要,这就是强势美元所引发的全球“美元荒”,也是美国“海量”货币后收割全球的闭环路径。这也是理解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角度和理由。
简言之,正因为美国货币政策的强大外溢性,所以不能线性分析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影响,而应多从全球视角来观察其后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美联储为何即将要加息?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