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报告:供给冲击,需求低迷,棉价继续承压
发布时间:2022-9-22 08:44阅读:270
供给冲击,需求低迷,棉价继续承压
国际棉花市场主要影响因素
(1)2022/23年度全球供需情况
USDA在9月中旬公布了最新的供需报告,报告显示,从全球来看,2022/2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和期末库存较8月份均环比增加,消费量环比减少。全球棉花产量增加31万吨,美国、澳大利亚、中和土耳其产量的增加抵消了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多哥产量的减少。全球消费量环比减少10万吨,主要减少来自巴基斯坦和越南。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增加44万吨,为1848万吨。
我们认为随着北半球产区生长结束,产量未来变化不大,产量基本定型。未来变化更多的是在消费端,从USDA的预测来看,连续四个月调低全球消费。随着欧美未来进一步加息,全球经济放缓,棉花消费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也意味着全球库存还会进一步上调。
图1:全球棉花产量与消费(万吨)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图2:全球棉花库存(万吨)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美国棉花产量被调至低位,但是价格有所体现
根据9月份最新的USDA报告,2022/23年度美棉播种面积为1379万英亩,较8月的1248万英亩增加了10%,收获面积为788万英亩,较8月的713万英亩增加了10.5%。2022/23年度美国棉花产量、出口量和期末库存均有所增加。其中产量增加27万吨至301万吨,美棉出口量调增13万吨,美国期末库存增加20万吨。
从产量来看,产量连续两个月被调低后,USDA在9月份首次调高其产量,随着生长结束,这也意味着后期产量被大幅调整的可能性非常低。
ICE棉花期货在8月份有一波大幅上涨,从90附近上涨最高的120附近,上涨幅度非常大,基本上已经体现了美国产量下降的预期,未来市场关注的更多的是消费端。
图3:美国棉花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国内棉花价格主要影响因素
(1)结转库存处于历史高位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数据显示,由于本年度销售缓慢,导致棉花滞留至上游轧花厂端,截止到8月底,国内商业库存为257万吨,同比增加65万吨,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销售缓慢的主要原因下游主动去库存,对原材料随用随采的策略。
图4:国内棉花商业库存(万吨)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下游纺织厂原料处于低库存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全国14个省市及自治区、71家纺织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9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0.4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增加0.5天,同比减少7.5天,比近五年(即2016-2021年,扣除2020年,下同)同期平均水平减少4.2天。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61.6万吨,环比增加1.7%,同比减少30.2%,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20.0%。
由于纺织厂产成品库存处于高位,去库缓慢,导致纺织厂对原材料棉花采取随用随买的策略,主动去库意向明确。
图5:全国纺企棉花库存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3)纺织厂纱线和布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现阶段国内下游棉纱和布库存可用天数均处于历史同期最高位。
截止8月底,国内纱线库存为35天,同比增加21天,环比上月下降5天。
另外,坯布库存为41天,同比增加21天,环比上月下降3天。
虽然纱线库存和坯布库存环比有所下滑,但是总体库存还处于历史高位,这对中期价格形成压制。
图6:纱线库存(天)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图7:坯布库存(天)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4)四季度国内终端需求边际改善,但仍然较弱
对于中国棉花消费来说,主要是国内消费和出口消费。
在国内方面,统计显示,2022年8月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963亿元。1-8月份累计销售额为8206亿元,同比下降4.4%。
展望未来,服装消费将季节性好转,但是在今年经济下滑和预期转弱的情况下,今年消费旺季可能不及往年,将呈现旺季不旺的特征。
图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单月零售额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5)出口消费仍然较好,但增速放缓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称,按美元计,8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309.76亿美元,增长2.9%,环比下降6.8%,其中纺织品出口124.9亿美元,下降0.2%,环比下降8%,服装出口184.86亿美元,增长5.1%,环比下降5.9%。
2022年1-8月,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203亿美元,增长11%,其中纺织品出口1022.7亿美元,增长10.2%,服装出口1180.3亿美元,增长11.6%。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受美、欧等主要出口市场通胀持续高企、库存上升的影响,8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中止了前期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比增速放缓,环比下降。随着欧美需求国加息的后移影响,全球需求走弱还没有结束,出口需求增速或进一步走弱。
图9: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服装+纺织品)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6)2022/23年度国内棉花将增产,往年抢收籽棉的现象不会再次发生
2022年6月下旬,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就棉花长势展开全国范围专项调查,样本涉及14个省(自治区)、46个植棉县(市、团场)、1700个定点植棉信息联系户。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各主产棉区天气整体利于棉花成铃、吐絮,预计2022年新棉单产136.9公斤/亩,同比增长1.9%,总产量606.1万吨,同比增长4.5%。
2020/21年国内棉花上涨幅度较大,轧花厂利润丰厚,导致2021/22年度棉花收获期出现了抢收籽棉的现象,籽棉价格一度达到了12元/公斤的历史高位,对应的棉花成本在24000元/吨。随着本年度棉花价格大幅下跌,轧花厂亏损严重,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局面。2022/23年度初期的现实情况是,轧花厂资金紧张,大量陈棉未被销售,银行收缩贷款,这注定不会出现往年的抢收籽棉现象。
2020年3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通知》,从2020年起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8600元,同步建立定期评估机制,每三年评估一次。也就是说2020-2022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是18600元/吨,这也意味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销售籽棉,农民都会有确定性保底收入。
交易逻辑
(1)欧美发达国家持续加息将使得全球经济走弱,抑制全球总需求。
(2)全球棉花基本定产,但随着全球经济的下滑,未来棉花需求还有进一步下调空间。
(3)国内上一年度结转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产业链下游产成品库存较高,导致下游主动去库存,补库意愿不强烈。
(4)国内经济下滑,疫情防控政策影响了终端消费需求,国内消费难见大幅改善。
(5)上年度轧花厂亏损严重,资金紧张,收购籽棉能力下降,不会再出现去年抢收的现象。(6)欧美对疆棉抵制力度增强,抑制新疆棉需求。
总体看,未来国内面临供给冲击,需求难超预期好转,预期仍然较弱的局面,在收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棉价继续承压。
风险点:国内收储政策、国内经济刺激政策、发达国家加息等。
本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公开的资料或实地调研,尽管我们相信报告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本公司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并通知客户。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客户做参考之用,不作为客户的直接投资依据,本公司不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