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介入:国产正处于起步期的蓝海市场
发布时间:2022-9-21 09:39阅读:3099
人口老龄化、产品的渗透率、集采品种及降幅、 DRG/DIP 推进情况、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数量及种类、创 新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种类、相关品种的研发进展。
行业内优选公司的标准:
注重研发投入,具有较强创新能力 的企业;布局潜力品种,具有放量预期或研发临床取得重大进展的企 业;支付政策相对利好的企业;财务指标:营业收入及增长、归母净利 润及增长、毛利率及净利率、研发费用率、在建工程。
行业最新动态及影响:
外周介入:国产正处于起步期的蓝海市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 居民疾病死亡的第一大主因,而其中介入治疗既可以应用于疾病较 为严重的场景,又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外周血管疾病发病 率高、涉及人群广、但由于大多数疾病知晓率和致死率相对较低, 治疗渗透率相对较低,外周介入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国产替代较 低,国内外周介入治疗仍处于起步期。
政策端:对创新器械相对友好。目前政策端对创新器械相对友好, 主要体现在:在推进 DRG/DIP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对创 新器械有一定的除外机制;创新医疗器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会 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 间;创新器械优先审评审批,年内获批数创历史新高。
发病率与渗透率有望双增长,外周介入市场广阔。心血管疾病发病 的前三大高危因素及疾病负担均与年龄呈正向联系,据预测,2025 年人口老龄化比例可达 15.0%,2035 年可达 22.3%,人口老龄化 或将呈现加速趋势,将持续提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 伴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外周介入产品种类 丰富、性能逐渐提升,外周介入的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据预 测,2021-2024 年外周介入相关手术量 CAGR20.7%。2024 年市场 规模或超 100 亿,市场规模 CAGR20.3%。
供给端:国产化比例低,替代空间大。目前外周介入环节国产化比 例极低,细分品种逐渐有厂商突破,未来以供给端创新为主要驱动 的国产替代将持续进行。目前国产厂商积极在外周血栓抽吸、药物 球囊、功能球囊、骼静脉支架等领域布局,在供给端创新驱动下和 矩阵式布局下,后续在外周介入领域细分赛道有望实现逐个突破, 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结论:创新升级和国产替代是外周介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在从国
产化率低、市场空间较小,到行业规模较大、国产产品成熟且选择
丰富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支付友好、国产替代、产品放量的窗
口期,目前外周介入行业正处于这样的窗口期,看好外周介入领域
积极布局、产品逐渐商业化落地的企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