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科夫对待政治的幽默态度救了他”
发布时间:2015-8-21 17:16阅读:854
让-于贝尔·马尔丹是艺术史学家、策展人,上世纪70年代,马尔丹即与卡巴科夫相识,1985年,他策划了卡巴科夫在西方世界的第一个展览。马尔丹对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策划过多次开放性当代艺术展。
第一财经日报:卡巴科夫创作的重要主题是“失落的乌托邦”,它的崩塌与失落是不是创作最重要的部分?对政治的失望是否令他的作品充满悲剧色彩?
马尔丹:乌托邦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想象之中的理想国度,它暂时无法实现;而卡巴科夫夫妇将这种无法在现实中存在的计划向人们展示出来。
恰恰相反,卡巴科夫对待政治的态度非常幽默,而正是这一点救了他。也许因为中国人与他有着非常类似的经历,所以在看待作品时感受到了悲剧色彩,但事实上我认为并没有。因为艺术家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非常开放、非常大度,他们热爱人类,你可以透过作品感受到这一点。悲剧性的陌生、异类、无聊在他们的作品里反而都感受不到。
日报:提到卡巴科夫,自然会将焦点聚集在曾经于苏联生活期间,官方画家和地下创作对于他在艺术世界的地位有怎样的影响?
马尔丹:很多艺术家都有不同的个性侧面、心理人格、精神生活,因此他在不同程度上的创作经历并不是那么罕见。我认为之所以大家这么在乎那段经历,可能是由于他曾经创作了那么多的好作品,但极少有机会做展览,也极少有人看过。即便如此,卡巴科夫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创作,这一点相当值得人钦佩。毕竟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何时才能走出地下,真正地为世人所知。
马尔丹:很多中国人可以从卡巴科夫的作品中找到共鸣,因为历史回忆很相似。事实上俄国文化非常强烈,比如建筑、诗歌、文学,所以卡巴科夫的作品不可能逃脱开他的成长环境。但同时他又非常国际化,因为他所说的东西不仅限于苏联社会,还能够引起更多共鸣的人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