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跌跌不休为哪般
发布时间:2022-8-19 08:56阅读:87
进入8月后,聚烯烃价格一路震荡走低,截止到8月18日,PP主力合约收于7484元/吨,较月初下跌384元/吨,跌幅4.88%;PE主力合约收于7451,较月初下跌478元/吨,跌幅6%。在短期供应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聚烯烃为何走出这种行情,这里面既有成本端原因,也有自身基本面因素,接下来我们一一进行分析。
1、国际原油价格走低,成本支撑减弱
本周,伊朗对欧盟提出的伊核协议做出正式回应,且欧盟认为伊朗对重启伊核协议的回应具有建设性,国际原油价格应声而下,周一油价暴跌超5美元。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若协议达成,伊朗可能会在几个月内的时间里增加石油出口,在今年年底前每天增加数十万桶的石油供应,这一消息引发市场担忧,布伦特原油价格刷新6个月以来新低。
国内化工品种受国际原油影响,周一夜盘开始化工盘面集体翻绿,聚烯烃作为距离原油端比较靠后的产成品来说相对其他化工品来说更为抗跌。但从生产路径上来说,不论是PP还是PE,油制路线占比都超过一半以上,油价回落后,成本支撑减弱,价格震荡走弱。但本周聚烯烃价格都表现出夜盘相对抗跌,日盘补跌的行情,除去原油端因素,国内各地限电政策也影响了盘面价格。
2、高温引发限电政策频出,西南地区形势严峻
从当前各省份限电政策来看,川渝地区属于限电“重灾区”,四川省除去攀枝花以及凉山,省内全部工业用电用户全停以保障生活用电,重庆地区分区限制工业用电或错峰生产。华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有序用电为主,分区限制工业用电负荷或者错峰生产。
各地限电政策对上游影响不大,对西南以及华东地区下游制品影响最为直接。下游制品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负荷或者短停情况,开工率下滑,导致本来就处于淡季的需求进一步疲软,供需矛盾加剧,盘面价格随着限电政策的加剧而下跌。
3、各自的矛盾
随着盘面价格的下跌,可以看到不论是PP还是PE 9-1合约月差迅速拉大,这里面正套逻辑明显。聚烯烃近月端都存在装置短期集中检修,供应量缩减明显,尤其是PP端,在整个8月份检修损失量甚至超过4月份,达到了年内最高点。聚烯烃移仓换月之后,9月合约受现实端影响明显,跌幅不及01合约。但远月端走弱的逻辑两者又各不相同。
3.1、PP:未来投产压力大
压制PP01合约最大原因就在于下半年供应压力的增大。一方面是有大量新装置的投产,另一方面,存量装置也将在下半年慢慢回归。除此之外,随着国外需求的走弱,我国对外出口窗口迅速关闭,进口窗口打开,出口的减少叠加进口的增加,同样会加大下半年的供应压力。
3.2、PE:进口量预期压力大
而PE01合约大幅走弱的原因在于进口增量导致供应压力增大。国外需求转弱叠加新装的投产,导致大量低价货源出口到中国。海外新装置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有三套装置即将投产,且低压装置为主,目前市场上已经看到美国低价副牌货的报价,若能成交,按照2-3个月的运期来看,低价PE最早将在10月份到港,11、12月份进口压力更大。下半年进口量增加带来的压力压制PE01合约。
4、后期展望
短期来看,聚烯烃受到宏观、成本、限电政策影响,盘面大幅走弱。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下游需求预计将环比出现好转,但很难看到超预期的需求,所以随着本周盘面的超跌,后续将短暂出现修复性行情,但长期仍然偏空对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