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变局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期国际论坛2022年度系列会议第二场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2-9-2 15:29阅读:130
“稳住中国经济大盘要做好三件事,一是保就业;二是稳物价;三是稳市场主体,只要市场主体内在的活力被激活了,战胜各种困难挑战都没有问题。”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发言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在中期国际论坛上表示。
由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期”)主办、中期研究院承办的中期国际论坛2022年度系列会议第二场于8月29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拨云见日,经济形势与大宗商品”,论坛聚焦大变局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回顾和展望,就中国经济面对的内外挑战与政策选择、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等话题邀请专家展开研讨。会议由中期总经理王永利主持并致辞,中期研究院研究员也分别汇报了相关观点。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对于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2.5%,不应当拘泥于数字本身,而应当看到数字背后的经济运行趋势和规律。“姚景源在主题演讲中强调,前六个月中国经济呈“V”型走势。这充分说明了两点:一是我国经济韧性强,也即抗风险能力强;二是我国各项宏观政策科学给力,我国经济才能走出“V”型曲线。
姚景源认为,当前中国内外环境都充满挑战,外部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美欧通货膨胀高企、俄乌冲突爆发等。内部挑战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2022年疫情的冲击大于2020年疫情且具有不确定性。其次是高温天气。一方面,重庆是许多产品的重要产地,因放高温假企业停工停产,加上持续干旱导致的缺电,对生产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我国粮食格局中秋粮占比逾七成,而这次高温干旱主要影响秋粮产量占全国约25%的长江流域。不过如果粮食大省黑龙江和河南的粮食产量能够稳住或者增产,那么总体局面仍可稳住。
从生产角度看,我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左右,有两个突出点。一是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说明结构在优化。对于中国经济来讲,结构优化的意义大于总量增加;二是制造业”脱实向虚“势头有所遏止。在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约为28.8%,同比提升了0.7个百分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成就。此外,上半年中西部增长快于东部,意味着经济下行主要还是受疫情影响,因为上半年疫情主要冲击东部。而且东部基础好,回升力强,这也是判断未来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需求角度看,一是出口。以美元计价,我国7月出口同比增长18%,产业链供应链健全的优势得以体现。不过由于主要经济体面临高通胀,发达国家需求急剧下降,对我国出口产品需求减弱,出口还存在不确定性。二是消费。1至7月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仍为负,6、7月份单月为正,趋势向好。消费到今年年末会有所回升,但总的来说难度确实很大。三是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今年1至7月份增长7.1%,交通基建和城市基建仍有空间。房地产投资方面,1至7月份房地产投资下降6.4%且单位面积房价也下降。房价下降促使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土地财政难以维持。
姚景源指出,今年经济增长5.5%的目标要实现难度较大,更重要的是做好三件事:第一,保住就业,特别是年轻人就业。第二,关注物价。稳住物价并不容易,核心还是要稳住食品价格。第三,努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国现有市场主体1.6亿,市场主体预期向好就会加大投资、扩大就业。所以,未来几个月,我国各项政策措施主要应当围绕这三件大事展开。
全球初级产品供应不确定性大幅上升
”6月份UNCATD大宗商品指数已经高于上一个超级周期2011年4月时的峰值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王永中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受到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一是供给受限和需求复苏较快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二是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大宗商品作为抗通胀资产受市场追捧;三是集装箱货运成本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运输供应链紧张增加进出口成本;四是大宗商品市场投机氛围日益严重,对价格上涨起推波助澜作用。
谈及大宗商品价格未来走势,王永中认为,大宗商品兼具商品属性、地缘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从商品属性来看,大宗商品需求受制于经济增长和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大幅放缓;供给方面主要是化石能源投资不足。从地缘政治属性来看,俄乌冲突还在持续,美伊谈判的进展可能填补一部分俄罗斯的缺口,难度较大。从货币金融属性来看,美国紧缩性货币性政策会使得价格受到抑制。
“第一,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较高,可能继续上升;第二,油气消费严重依赖进口,可再生能源竞争力较强;第三,优势矿产少,劣势矿产多,金属精炼加工居优势地位。”王永中认为,我国大豆、石油、铁、铜、铝等重要产品进口依存度超过60%甚至达80%,超过了安全底线,进口份额和进口集中度高。受地缘政治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初级产品供应不确定性大幅上升,关键金属矿产供应紧张引发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和大国博弈加剧。
最后,中期研究院有色团队研究员欧阳玉萍和黑色团队研究员黄楚楚分别对四季度铜市场和黑色金属市场进行了预测。整体来看,在利多有限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沪铜以震荡为主;四季度钢材旺季需求等待兑现,出口放缓压力显现;铁矿需求增幅有限,库存存在累库预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增发1万亿国债,对大宗商品市场有何影响?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8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得主荣获825万奖金,究竟研究的啥?
2025-10-20 09:58
-
主播、骑手、网约车司机收入全面裸奔!10月起你的个税这样算
2025-10-20 09:58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