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丐”傅海棠:从5万到10亿一个养猪农民的逆袭传奇!
发布时间:2020-6-16 15:54阅读:157
期货市场有四大天王:东邪――葛卫东(绰号“葛老大”),西狂――林广茂(绰号“浓汤野人”),南帝――叶庆均(绰号“叶大户”、“中国索罗斯”),北丐――傅海棠(绰号“农民哲学家”)。与其他三位不同,傅海棠并没有注册公司或者代客理财,他是真正从种蒜养猪的农民摇身变为期市传奇的第一人。

正是因为起于草根,傅海棠也经历过A股广大投资者所经历过的类似痛苦。傅海棠回顾往昔时感慨,“那种在来来回回行情中的煎熬,那种隔夜反向跳空的痛苦,那种把生活费都亏掉之后的无助,那种看对行情赚不到钱的自责,那种刚一平仓行情就启动的遗憾,那种看到别人赚钱自己却赚不到钱的郁闷,那种固然坚守却依然惨淡的悲凉……痛苦是持久的,但我始终没有被期货的‘苦’击垮,我一直坚守,并坚信自己能成功。”
“天道”是傅海棠的朴素投资思想,“天道就是市场,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必须顺从天,才能得势。洞悉市场运行规律,财富将滚滚而来。”
从5万到10亿,傅海棠经历了什么
(一)蛰伏期
生于1967年的傅海棠,原本是个下地干活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种过小麦、大蒜、棉花,还养过鹌鹑,养过猪。说他朴素,一点都不为过。
他与期货的结缘颇有些神奇色彩。“在亲戚家看到一本16开的杂志上,一页有个栏目介绍期货标准合约”。当农民兄弟还在依靠耕种致富的时候,傅海棠已经先知先觉,嗅到了发财机会,收购农产品保存到仓库,等着价格上涨再卖掉。
时间一晃到了2000年,在卖给他猪饲料的小老板的介绍下,他开立了期货账户,从此纵身期货市场。不过,彼时的期货业刚经历过清理整顿,原来50多家交易所精简到只剩3家,交易品种压缩到10多只,期货市场一片死气沉沉。
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是自愿并且满怀希望地进入这个市场,当时以为做期货也就是和以前做小生意差不多,应该能手到擒来。当然,初入期货市场,他只是凡人,从2000年一直亏到2008年都没有翻身。傅海棠总结,亏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生手不懂行,必定要交学费;二是熟悉基本面,但是不懂游戏规则,不理解市场的波动规律。
蛰伏市场多年,傅海棠并没有尝到期货赚钱的甜头。在这段时间里,他还错过两次大的赚钱机会。2003年,傅海棠认为大豆的大牛市就要来了,刚涨了三个涨停板,结果碰上交易所临时修改规则,缩板后盈利反而减少了。2007年,傅海棠又看对了行情准备出击。这一次,他怕失去机会,着急开了满仓,最终遇到回调,震荡洗盘,盈利又再次减少。
(二)大成期
十年磨一剑。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磨练,从2009年开始,傅海棠意识到大机会来了。他5万再入市,做到了600万,华丽丽地从亏损的投资者,变成了盈利的投资家。成就他的是一把大蒜的暴涨行情,就像他在2008年底躺在床上想的那样――“明年要赚一个大的”。
“那时大蒜暴跌,生产成本1.2元/斤,储存费0.15元/斤,最贵的品种只卖到0.17元/斤,蒜农和贸易商亏损严重,播种面积减少”,傅海棠回忆说,从2008年秋天到2009年春天,他驱车近4万公里,四处调研,所到之处,从蒜农到贸易商没有一个看涨。
“物极必反,我清楚一个道理,2009年大蒜再不涨价,大蒜就没有了”,凭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对大蒜基本面的熟悉,傅海棠坚信大蒜一定会暴涨,“我问了贸易商一个问题,蒜还兴不兴吃,贸易商说还兴吃,那兴吃就得涨”。
自称遵循“天道”,傅海棠清楚,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每波行情都是莫名其妙改变了供求关系,老天一定会出条件配合涨价。看起来是偶然意外事件,实际上是必然。”
果然,傅海棠的判断没有错,当年爆发甲流,全球新闻都说吃大蒜对预防甲流有好处。当时,库存里老蒜被抢购一空,新蒜生长得不好,供不应求,基本面急转直下。没过多久,大蒜价格翻倍往上涨,从1毛涨到3块多,翻了30多倍。不到3个月的时间,傅海棠赚了600万。
掌握了商品的规律之后,2009年当年,傅海棠用大蒜赚来的这600万元去做多棉花,最高资产增长到1400万,中间有过回调,资产降到800万。从2010年开始,慢慢做到1个多亿,从前到后只花了1年半的时间。
大蒜和棉花一役令傅海棠一战成名。他对农产品基本面的理解又加深了,自然规律不可改,掌握了这条准则就能在市场找到机会。“牛市基础的两个条件:一是对生产者造成严重的打击;二是库存急剧减少”。
(三)巅峰期
2013年,由他口述、沈良主笔的自传性书籍《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出版,据说该书被较多做期货的人看作是“解读基本面研究”最好的书,他也成了半个作家。这本书,很可能是中国期货市场销量仅次于青泽老师《十年一梦》和丁圣元老师《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的一本书。
2011年到2015年,他有时赚,有时亏,总体来说,就是两个字――“潜伏”。
2016年,傅海棠迎来了新的辉煌,操作豆粕、铁矿、棉花、橡胶等品种,从1500万做到10亿左右。由此,他也就从投资家变成了投资大家了。
这些年,傅海棠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品种,不再局限于农产品,只要有机会都不停的尝试。然而,他做的最多的依然是熟悉的农产品。
“农产品靠天,人为没法改变供求,可确定性强。工业品看人,不好判断人的意志,尤其是国家的政策”,傅海棠说,农产品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强,天气、季节等因素不好改变,需求相对稳定和刚性,经济好坏对农产品需求的影响不大。工业品是工厂化生产,产量等人为可控的因素不好判断。
2017年,他开始了成体系的经济学研究,把他十几二十年来对经济运行、价格运行、财富创造的思路进行梳理、总结、成文,在两位挚友(孙成刚、沈良)的协助下,创作了一本经济学著作《中国崛起的奥秘-财富论》,据说总字数有二三十万字,应该在春节后能上市。看来,农民哲学家终于成了经济学家了。

关联阅读:
1. 《入门必看:期货市场专业名词汇总》
2.《期货交易!这些入市小知识你必须要知道》
3.《了解什么是期货合约》
4.《期货和现货的区别?你真的了解了吗》
5.《了解期货交易制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