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代金领大贬值:考试门槛降低 通过率暴增
发布时间:2015-8-19 07:30阅读:459
“保代考试正式沦为从业资格考试,以后保代资格不值钱了。”中证协最近公布的一纸通知,引发沪上一位投行保代在微信朋友圈中的感慨。7月9日,中证协发布《关于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测试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证协发[2015]147号),将保代考试纳入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测试,属于其中的专业资格考试。中证协表示,改革考试制度后,保荐代表人只需要考一科《投资银行业务》,只考选择题,基本胜任专业工作就不难通过专业资格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
门槛降低考试通过率近四成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保代考试改革早已启动,对保代行业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2012年10月,证监会[微博]就将保代注册、变更执业机构等资格管理职责移交中证协。2013年开始,保代考试从往年的一年一次变更为一年两次。2014年10月,保代考试报名限制放开,考试科目及内容减少。按照新规,完成执业注册的在职证券从业人员均可参加保代考试;原有两个考试科目(证券知识综合考试和投资银行业务专业考试)调整为一个考试科目(投资银行业务考试),60分为及格。 去掉“紧箍咒”的保代考试,直接影响到考试结果。以今年5月份举办的2015年第一次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为例,据中证协披露数据,这次保代考试共报名4287人,参考2336人,通过884人,通过率37.84%。其中,投资银行从业人员报名2146人,参考1318人,通过662人,通过率50.23%;非投资银行从业人员报名2141人,参考1018人,通过222人,通过率21.81%。 保代考试整体通过率接近四成,一次考试就有884人拿到“准保代”(已经通过保荐代表人考试,但是还没有通过证监会的审批注册)身份,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3月中证协组织第一次保荐代表人考试,1549人参加考试,81家证券公司的614人通过考试,考试合格率39.63%。这也是保代考试历史上通过率最高的一次考试。到了2005年、2006年,整体通过率不足10%。2010年保代考试通过率最低,仅为1.05%,当年共有3183人报考,仅31人通过考试。 正是因为考试不易,保代成为业内争夺的稀缺资源。2010年前后,保代一个IPO项目常常能拿到数百万的项目提成,券商挖角时甚至开出上百万的转会费。当年优渥的薪酬条件,奠定了保代“金领”职业的形象,也令投行从业人对保代考试趋之若鹜。
准保代激增能否注册看“机会” 事实上,监管层还在继续对保代考试“放水”。 按照中证协公布的考试计划,2015年共有三次保代考试。除了5月份考试已经结束外,另外两次考试将分别在今年9月19日和11月28日举行。 如果按照今年第一次保代考试的报考规模和通过率计算,后面两次考试各有近900人通过考试。这或许意味着,仅2015年一年,有约2700名“准保代”诞生。而据中证协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注册保代数量共有5160人。 不过,准保代想要成为名符其实的注册保代,还需越过一道门槛。《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注册保代不仅要通过中证协组织的保代考试,还要按照相关要求向中证协递交申请,协会按照注册条件审核申请人材料并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即注册成功,并向社会公布。 而这个保代注册的条件,就是准保代需要担任一个成功发行股票项目的协办人。上述保代向《金证券》记者表示,“满足协办人条件,不仅要看个人能力的高低,还要看所在投行是否能提供这个机会。”例如,曾有准保代跟了3年的项目准备递交IPO申请,却在报会前夕被其他人顶替。“投行圈里也有潜规则,在投行混资历的关系户并不少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