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成本不一定是价格底线
发布时间:2022-6-9 09:40阅读:128
价格下跌到很低时,交易者难免会将价格与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比较。的确,价格如果长期低于生产成本,生产者会考虑退出该品种生产,最终导致供应大幅减少,促使价格回升。但是,必须知道,这也需要时间。在大规模减少供应未成为现实之前,价格跌破成本甚至相当一段时间内一直在成本之下运行也是存在可能的。
当然,不同品种的价格,在生产成本之下运行的可能性、持续程度不一样。一般而言,可以储存的品种,如金属铜、铝、黄金等,生产成本的支撑力度大一些。但对农产品来说,支撑力度就弱得多。即便价格下跌到成本以下,如果供给仍然大于需求,价格就还可能下跌。由于农产品种植的季节性和种植刚性,价格的调整一般至少需要经过1年甚至几年的时间。
在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上,曾经几度出现过期货价格低于农产品成本价格的现象,比如,白糖期货市场上,糖价居然跌到比包装袋价格还低的程度,换言之,等于是糖不要钱了。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当时的糖实在太多,由于储存条件有限,不使用就会自己融化,如果能出售,至少还能回收包装袋的成本,总比分文不值好。
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人据此操作,盈亏自负,期货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感谢支持并关注我,后续有更棒内容推送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为什么商品成本,不一定成为价格底线?
为什么商品成本,不一定成为价格底线
为什么商品成本,不一定成为价格底线?
为什么商品成本,不一定成为价格底线?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