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发布时间:2022-6-3 15:42阅读:2190
上市大券商,交易佣金超低价,融资利率5.1% 以下,etf期权1.7元/张全包。
7*24小时网上开户。微信电话同号:17726447816
利润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产生的收入扣除期间费用后的余额,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成果。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其中,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或虽相关但由于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
1.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2.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3.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4.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5.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7.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8.因不可抗力如遭受自然灾害等,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9.债务重组损益;
10.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11.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1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13.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14.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15.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16.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17.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18.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19.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20.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21.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来源:上交所投教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