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掀巨浪 欧洲经济露疲态(8月15日)
发布时间:2015-8-17 07:47阅读:582
王经理
股票
帮助9.6万
好评9235
入驻10年+
问一问
人民币汇率,主导了上周金融市场的情绪和价格走向。中国人民银行在周二突然调整人民币中间价,触发了连续三天的人民币贬值,并带来新兴市场货币暴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以及与中国市场关系密切的公司的股价暴跌。人民币贬值甚至触发全球风险意识的大幅上升,资金流向因此改变。及至周四,中国央行表示目前汇率与经济基本面相适合,人民币喘定,风险资产价格趋稳,不过大宗商品价格和不少新兴市场货币所受伤害远远大过中国本土资产价格和中国本身的汇率。在此期间,希腊860亿救援计划终于尘埃落地,欧洲市场向好不过股市升幅则受到经济增长不济的牵累。美国零售数据强劲,市场共识继续移向联储九月加息的判断,不过美债平稳,十年期国债利率一周下来未见起跌,中期通胀预期下调盖过对短期利率上涨的担心。布伦特石油价格再跌3%,除产能过剩、OPEC成员偷步之外,传闻库存大幅上升。黄金是人民币贬值的得益者之一,上周每桶盎司涨12美元。
人民币贬值,是近期全球资产市场的大故事。人民币以汇率稳定、强势著称,人民银行突然通过调整中间价引领汇率贬值,不仅出人意外,而且带来重大不确定性。由于央行出手时对其政策意图秘而不宣,触发各国对货币战的担心,并加重了市场对经济风险的担心,由此触发的资产价格调整,范围之大、调整之深出乎笔者的意料,相信也出乎市场及政策制定者的意料。目前人民币汇率已见短期稳定,但是其运作模式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可以预见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会比以前更大,对中国经济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汇率更敏感,汇率政策也可能成为整个宏观政策工具箱中的一部分。此举对于中国经济更有效的资源分配、适当释放风险,长远来看都是好事,不过汇率的风险溢价自然也上升了。中国人民与企业乃至全世界市场都需要重新适应人民币新的形成机制。
希腊正式获得欧洲救援资金,不过上周来自欧洲的最重要消息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在第二季度的增长均弱过预期,而且这是在利率、汇率、通胀、油价都极度配合的情况下拿到的成绩表。由于欧洲多数国家并没有出现真实意义上的改革与结构上的突破,所谓经济复苏不过是超宽松货币政策催生出来的短期效果,未必可以持续。央行政策可以制造出货币幻影,但是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必须来自生产力的提高、资源配置上的优化和制度效率上的完善,这些在大部分欧洲国家中尚不明显。如果没有大的通胀压力,笔者估计欧洲央行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开始暗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延伸到2017年(目前QE到2016年9月)。
本周焦点在联储七月会议纪要,市场希望窥探美国货币当局九月加息的先决条件与决心,估计公开市场委员会声称经济前景仍有不明朗因素,暂时无法确认九月加息,需要看进一步数据行事。美国七月CPI预计下降,但是核心CPI则较上月有明显上扬。新屋和二手房销售则从上月强劲数字上回归正常。在欧元区,希腊救援金周四释出应该顺利完成,不过消费者信心就进一步滑落至-7.5。英国通胀预料为零,零售(扣除汽油)略升。在亚太区,日本第二季度GDP增长估计收缩1.8%(环比年率),消费显疲态。
本周记每周六刊出,阐述作者对经济、政策与市场的理解、认识,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分享该文章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