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自杀结局引发的思考(期货股票交易员必读)
发布时间:2022-5-23 11:03阅读:614
导读:
杰西·利弗莫尔对自己人生的看法,集中地表现在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
1940年11月,杰西·利弗莫尔在曼哈顿的一家饭店大醉之后,给他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信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
然后,利弗莫尔在饭店的衣帽间里,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说,他身后留下的财产不足10000美元。
一个曾经在股票、期货市场数次大起大落,赚得过几千万美元,也同样亏损过几千万美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交易神话的传奇人物;
图片
一个写过《股票作手回忆录》、《股票大作手操盘术》这样流芳百世的交易经典之作的交易大师,怎么结局如此悲凉和凄惨?天分与勤奋造就了利弗莫尔的传奇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结局却是如此的离奇和荒诞。
利弗莫尔的死,令多少交易领域的年轻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并由此感到前途灰暗。
图片
一位网友的感慨与我心有戚戚也:无数个夜晚,当我立志把交易作为我人生最大的选择时,在我的心头总挥不去这样的疑问:1929年的里费默不是声望远播,深具统治力、影响力了吗?为何十年后,他不是更伟大了,而是自杀呢?当时的他是如此的强大,相信很难有人能从外部来撼动他,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失败?作为一个交易客,他的天分与成就,骄傲如我不敢望其项背。
绚烂夺目的一颗巨星陨落了,一尊我心中的神庙轰然倒下了!走时的宁静仿佛只为注解他曾说的一句话:“你可能是一时的国王,但你永远无法打败市场。”利弗莫尔之死的哲学解释——自杀源于对人生和交易事业的内在绝望。
很多朋友曾经问过我,交易天才里费默为什么最后会走向自杀之路?刚开始时我对此不以为然,觉得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根据公开报道的一些资料,包括家族精神病史、妻子不忠、破产等都对利弗莫尔之死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当时我以为大约是这些偶然因素导致了利弗莫尔的自杀行为
后来看了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的《西西弗神话》,虽然关于西西弗的人生是否是幸福的,我和加缪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他的思想对我理解利弗莫尔的自杀颇有启发,也因此对利弗莫尔之死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毫无疑问,由破产引起的一系列事情和利弗莫尔最后的死是有关系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最后十年利弗莫尔在交易市场的结果是另外一种情形,很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一惨剧。
但是,在利弗莫尔的一生中,破产的发生远不止一次,在他的人生舞台剧中,他曾经多次体会过从辉煌耀眼的成功到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的失败过程。
每一次他都凭着自己的天赋、智慧和顽强的意志,走出困境,东山再起,而从来没有被真正彻底地击倒过。
从一个交易者的角度看,应该说,像利弗莫尔这样经历了大风大浪,心理承受力非同寻常的人,破产不会直接导致他的自杀,他自杀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某种更为深刻的东西。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加缪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一幅图画,来解释他的人生哲理:风尘仆仆的西西弗受诸神的惩罚把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重新从山上滚下山去,西西弗又走下山去,重新把石头推上山顶。
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加严厉的惩罚了。
但是西西弗坚定地走向不知尽头的磨难,他意识到自己荒谬的命运,但是,他的努力不复停歇,他知道他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的行动就是对荒谬的反抗,就是对诸神的蔑视。
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在加缪看来,西西弗对荒谬的清醒意识,“给他带来了痛苦,同时也造成了他的胜利”。
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显然,按照加缪的人生哲学,没有任何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是幸福的。人有精神,但还有至关重要的身体,精神依靠身体去穷尽现在的一切,体验生活的全部。
人类的高贵之处就是在这毫无意义的世界里重新获得其地位。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消除荒谬,关键是活着,是要带着这种破裂去生活。
对生活说“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反抗,就是赋予这荒谬世界以意义。自杀是一种逃避,它想消除荒谬,但荒谬却永远不会被消除。加缪反对自杀,他对生活充满爱恋,和西西弗一样,他迷恋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
他要穷尽这一切,他要对生活回答 “是”。 加缪曾经是二战以后一代青年的精神导师。他明知不能根除世上的邪恶,面对注定是悲剧的人生,面对无情无义的荒谬世界,却仍以西西弗下山的坚定步伐走向荒谬的精神,激励受到严重心灵创伤的战后一代。
图片
《西西弗神话》咏唱的的确是一首“含着微笑的悲歌”。但是,西西弗真的是幸福的吗?西西弗在地狱中徒劳无效的劳动的行为动机真的有价值吗?应该说,西西弗的命运毕竟是一个悲剧。
他对死亡的躲闪,依靠的是一种希望。西西弗之所以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却依然活着,并不完全是因为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他是为了某种伟大的思想而生活。
这种思想超越了生活,使生活升华,赋予生活某种意义,但同时,它在一定意义上又背离了生活本身。
作为一个天才的交易客,在利弗莫尔起起落落的人生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看到非常类似西西弗的形象?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张痛苦扭曲的脸,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之山顶。
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落满泥土的肩膀和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臂以及坚实的双手。经过努力之后,眼看着目标就要达到了,可是西西弗却一次一次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去,而他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上山顶。
他不得不重新向山下走去……几十年的交易生涯中,利弗莫尔的命运似乎也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一笔小钱开始,通过在股票、期货市场顽强努力的拼杀搏斗,最终积累了成百上千万美元。
但是,一次又一次,因为各种各样必然或者偶然的原因,稍不留意,他又迅速失去这些辛辛苦苦赚来的财富,陷入破产的境地,重新品尝失败的痛苦。一个人在赢和亏、成功和失败、希望和绝望之间一次一次地轮回和摇摆,他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不断地重演着从谷底到高峰的历史怪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
这也就是笔者把这本书书命名为“独自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原因。其中的无奈、绝望、痛苦、沮丧的感受,也许只有一个亲身在交易市场打滚多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个中滋味 在早期的交易生涯中,利弗莫尔的内心深处,一直对交易结果的最终成功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希望,他对自己的未来是乐观的。
这也许和他在对赌行的屡战屡胜、少年得志、早期出色的战绩、被人誉为交易奇才等不无关系。
他也确实拥有令古往今来所有交易者艳羡的交易天赋和市场洞察力。无论在交易中处于什么样的困境,他总是能转危为安、重新崛起。
从20世纪初期到1929年的20多年时间中,利弗莫尔在交易市场赢得了非常显赫的声名,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以致于只要有一条他在卖空的传闻,就会使某一种股票价格下跌。他的名字也经常被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在利弗莫尔的交易生涯中,暂时的挫折,紧接着的往往是一次更大的胜利,这使利弗莫尔更加执着地投身于这种战胜市场的游戏之中。
在多次东山再起之后,利弗莫尔对失败的判断明显带有过多的乐观主义色彩,自信空前膨胀。有人说:利弗莫尔式悲剧可能正来源于他的天才,少年得志的张扬,历尽磨难,东山再起的豪迈,统统化做了一个强烈的信念:人定胜天。
利弗莫尔曾经不只一次说过,他是把交易活动作为毕生事业追求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交易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也许,正是因为受这种思想的支配和影响,1917年、1929年,利弗莫尔连续2次在交易市场赚了几百万、几千万美元,功成名就以后,并没有选择急流勇退,也不是只拿一小部分的资金继续在市场交易,还要把全部身家性命压在市场之中。
图片
图片
因为对他来说,生命就是交易,交易就是生命。问题是复杂的,没有这种执着和敬业,也许就没有利弗莫尔以前的出色和辉煌。
但是,这种思想倾向如果过于执着,也是危险的,也隐含着他以后不幸的结局。
有人说:一个富有想象的人,在他的生活中,总是看到自己的生活具有传奇色彩,这就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与其说他想创造美好的生活,不如说他想使他的生活成为一个美妙的故事。
里费默意识到了自己深刻的交易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市场洞察力,足以战胜任何市场变化的诡谲风云。但是,也正是这一点,却却又是一个陷阱,一个他自己构筑的人生陷阱。
他对交易事业的狂热和痴迷,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背离了生活本身最真实、最基本的现实性的一面,背离了人首先得活着这个最基本的常识。
交易活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交易成功只是人的幸福的一部分。而在利弗莫尔的世界里,当他无意中把交易活动的输赢视为他全部生命的意义所在时,生活的意义一下就变得狭隘,他眼中的世界也被禁锢了。
一旦交易失败,就意味着他人生的彻底失败。1930年,在利弗莫尔的人生和交易事业到了最高点以后,他开始走下坡路。1931年底,他财产的半数不见了。
1933年,剩下的另一半也不见了。利弗莫尔在一些几乎是必胜无疑的生意上,输掉大约3000万美元以上。
如果利弗莫尔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如果他在后来的交易中,能严格地按照以往的市场认识、交易策略、风险控制从事交易活动,他的结局绝对不应该是破产。但是,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理性的人。
人的本质中永远蕴涵着非理性的一面,那是不可能彻底根住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理性很像是一个看家护院的管家,他可以非常自如的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但是,面对后院这个非理性的家贼,他并没有足够的权威性和控制力。
在利弗莫尔生命的晚年,他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在《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中他谈到过,有人问,“你有这么丰富的经验,怎么还让自己干这种蠢事呢?”他说:“答案很简单,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
利弗莫尔的天分、智慧和努力,从他一次一次地从市场中获得成百上千万美元的辉煌战绩中,完全可以得到完美的证明。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毫无疑问的可以说,利弗莫尔不是被市场打败的。
但是,交易本来就不仅仅是和外在的市场搏斗,更艰难、更令人畏惧的一点,往往是,成功的交易者需要战胜自己、战胜自我的本能和情绪等人的内在非理性因素。
利弗莫尔的理论和思想无疑是深刻的、高明的,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所有的这一切,在他内心的自负、贪婪、恐惧、侥幸的人性、人的心理面前,变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几乎一钱不值。
人的本质的非理性一面,在和理性面对面的直接交锋中,很长时间占主着主导地位,利弗莫尔终于又被他自己打倒了。希望总是和绝望、自信总是和自卑陪伴而生的。
即使像里费默,这种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的无穷循环,最终也会让他对未来失去幻想与光明。
他也会觉得自己是市场的陌路人,是一个无所依托的流放者,最终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人生的晚年,利弗莫尔是那样的郁郁的不得志、悲惨而凄凉。交易市场的杠杆效应,放大的不完全是账户的资金和风险,更是人生的成败得失。
一个人用5倍的杠杆,他就承受了常人5倍的痛苦和喜悦,绝望和幸福。用10倍的杠杆,他就承受了常人10倍的痛苦和喜悦,绝望和幸福。所以说,里费默的股票、期货生涯,既是浓缩的人生,更是放大的人生。
很多时候,那种铭心刻骨的无助和孤独感,是一般人无法完全体会到的。
在经历了极度快乐和痛苦的往事以后,利弗莫尔终于产生了对战胜自己的悲观绝望,对战胜市场的厌倦。
无法挣脱的建立在人性的非理性因素之上的个性,注定了利弗莫尔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图片
对利弗莫尔自杀时的心境,我的一个朋友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 一个人一辈子如果只做这样一件单调的事:把一堆散落在地上的砖砌成墙,然后,又把砌好了的墙重新推倒,再把它砌成墙,这样无数次地重复。
长此以往,即使是一个意志力极为坚强的人,也会对生命产生一种彻底的厌倦,进入一种绝望的境地。这种说法和《西西弗神话》中的画面是相似的。
如果说西西弗意识到了生活的荒谬以后没有选择自杀,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看,是一种阿Q式的逃避。利弗莫尔则作出了另一种选择,更愿意一了百了,直接面对死亡,通过自杀来逃避,或者说解脱。
1929年,和利弗莫尔同时代的投资者格罗克·马克斯,在大崩盘中一天就损失了25万美元,他说过一句带有黑色幽默的话,道出了市场交易极为残酷的一面:“经过个人奋斗,我终于从一无所有转为极端贫困。”
当年意气风发,手中拥有几千万美元的交易天王利弗莫尔,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10年以后,这句话竟然会真真切切地应验到他的头上。
在成和败、富和穷、贵和贱之间,永远是那样的循环轮回,这是利弗莫尔的宿命?还是交易市场中所有人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悲剧命运?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
每一个人的人生哲学不会完全一样,人生态度也是千差万别。显然,利弗莫尔无法像西西弗那样,在意识到了自己荒谬的命运以后,依然坚定地走向不知尽头的磨难。
他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一种观点: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无论你是快乐的、不快乐的。所以,他选择了自杀。哀莫大于心死。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利弗莫尔放弃了挣扎和努力,再也不愿意继续玩他自己过去那种非常娴熟的拿手好戏:在几个活跃的交易市场,魔术般地把一笔小钱再一次累积成数目不小的财富。
在某种意义上讲,利弗莫尔的自杀,源于他对交易事业、对这样的生活产生的厌倦,对人生和交易事业的内在绝望。自杀,就是承认自己被交易市场超越,承认大多数人并不理解交易市场。
既不可能战胜市场,更不可能战胜自己。有人说:用自己双手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就是至死仍凭其情感行事的人。言之有理。
利弗莫尔的自杀和他30年代的破产应该是同一个原因——他的个性和人格的缺陷,也就是人类本质的非理性方面的原因。这一点,利弗莫尔可能也意识到了。
所以,利弗莫尔在遗书上无奈并绝望地承认:“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利弗莫尔在写出如此深刻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以后,在功成名就的30年代,为什么最后仍然陷入破产的境地?人们对此的说法不一,有人说:这是人性缺陷导致。
如果说交易事业极其艰难,非常辛苦,那么这个难点和苦处就是我们必须时刻克制情绪,来不得半点大意。
而那些大师技艺精湛,屡战屡胜,在他们评估所有条件都具备或者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很可能孤注一掷,不遵守纪律。我想这是他们破产的直接原因。
如果他们没有孤注一掷,如果他们遵守纪律,是否还会惨遭破产的厄运呢?可以说技艺越是精湛、经验越是丰富,获得的胜利越多,人性考验就越严峻。
有人说:利弗莫尔失败的根源在于虚名:名号交易天才、渴望受人们敬畏、妄图控制市场、股市国王等等。
还有一位网友的回答是:利弗莫尔失败的根源,源于他在多次东山再起之后,对失败的判断明显带有过多的乐观主义色彩。
里费默的失败必然违背了他从前遵守的原则,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此,人性的弱点又一次战胜了出类拔萃的人,和击败其他亿万普通民众一样。
上面各个朋友的回答中,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即没有人认为利弗莫尔的失败是因为他对市场的认识浅薄,他的交易策略和技巧有问题。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期货”,可获得关于期货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杰西·利弗莫尔对自己人生的看法,集中地表现在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
1940年11月,杰西·利弗莫尔在曼哈顿的一家饭店大醉之后,给他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信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
然后,利弗莫尔在饭店的衣帽间里,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说,他身后留下的财产不足10000美元。
一个曾经在股票、期货市场数次大起大落,赚得过几千万美元,也同样亏损过几千万美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交易神话的传奇人物;
图片
一个写过《股票作手回忆录》、《股票大作手操盘术》这样流芳百世的交易经典之作的交易大师,怎么结局如此悲凉和凄惨?天分与勤奋造就了利弗莫尔的传奇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结局却是如此的离奇和荒诞。
利弗莫尔的死,令多少交易领域的年轻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并由此感到前途灰暗。
图片
一位网友的感慨与我心有戚戚也:无数个夜晚,当我立志把交易作为我人生最大的选择时,在我的心头总挥不去这样的疑问:1929年的里费默不是声望远播,深具统治力、影响力了吗?为何十年后,他不是更伟大了,而是自杀呢?当时的他是如此的强大,相信很难有人能从外部来撼动他,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失败?作为一个交易客,他的天分与成就,骄傲如我不敢望其项背。
绚烂夺目的一颗巨星陨落了,一尊我心中的神庙轰然倒下了!走时的宁静仿佛只为注解他曾说的一句话:“你可能是一时的国王,但你永远无法打败市场。”利弗莫尔之死的哲学解释——自杀源于对人生和交易事业的内在绝望。
很多朋友曾经问过我,交易天才里费默为什么最后会走向自杀之路?刚开始时我对此不以为然,觉得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根据公开报道的一些资料,包括家族精神病史、妻子不忠、破产等都对利弗莫尔之死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当时我以为大约是这些偶然因素导致了利弗莫尔的自杀行为
后来看了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的《西西弗神话》,虽然关于西西弗的人生是否是幸福的,我和加缪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他的思想对我理解利弗莫尔的自杀颇有启发,也因此对利弗莫尔之死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毫无疑问,由破产引起的一系列事情和利弗莫尔最后的死是有关系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最后十年利弗莫尔在交易市场的结果是另外一种情形,很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一惨剧。
但是,在利弗莫尔的一生中,破产的发生远不止一次,在他的人生舞台剧中,他曾经多次体会过从辉煌耀眼的成功到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的失败过程。
每一次他都凭着自己的天赋、智慧和顽强的意志,走出困境,东山再起,而从来没有被真正彻底地击倒过。
从一个交易者的角度看,应该说,像利弗莫尔这样经历了大风大浪,心理承受力非同寻常的人,破产不会直接导致他的自杀,他自杀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某种更为深刻的东西。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加缪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一幅图画,来解释他的人生哲理:风尘仆仆的西西弗受诸神的惩罚把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重新从山上滚下山去,西西弗又走下山去,重新把石头推上山顶。
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加严厉的惩罚了。
但是西西弗坚定地走向不知尽头的磨难,他意识到自己荒谬的命运,但是,他的努力不复停歇,他知道他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的行动就是对荒谬的反抗,就是对诸神的蔑视。
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在加缪看来,西西弗对荒谬的清醒意识,“给他带来了痛苦,同时也造成了他的胜利”。
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显然,按照加缪的人生哲学,没有任何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是幸福的。人有精神,但还有至关重要的身体,精神依靠身体去穷尽现在的一切,体验生活的全部。
人类的高贵之处就是在这毫无意义的世界里重新获得其地位。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消除荒谬,关键是活着,是要带着这种破裂去生活。
对生活说“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反抗,就是赋予这荒谬世界以意义。自杀是一种逃避,它想消除荒谬,但荒谬却永远不会被消除。加缪反对自杀,他对生活充满爱恋,和西西弗一样,他迷恋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
他要穷尽这一切,他要对生活回答 “是”。 加缪曾经是二战以后一代青年的精神导师。他明知不能根除世上的邪恶,面对注定是悲剧的人生,面对无情无义的荒谬世界,却仍以西西弗下山的坚定步伐走向荒谬的精神,激励受到严重心灵创伤的战后一代。
图片
《西西弗神话》咏唱的的确是一首“含着微笑的悲歌”。但是,西西弗真的是幸福的吗?西西弗在地狱中徒劳无效的劳动的行为动机真的有价值吗?应该说,西西弗的命运毕竟是一个悲剧。
他对死亡的躲闪,依靠的是一种希望。西西弗之所以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却依然活着,并不完全是因为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他是为了某种伟大的思想而生活。
这种思想超越了生活,使生活升华,赋予生活某种意义,但同时,它在一定意义上又背离了生活本身。
作为一个天才的交易客,在利弗莫尔起起落落的人生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看到非常类似西西弗的形象?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张痛苦扭曲的脸,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之山顶。
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落满泥土的肩膀和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臂以及坚实的双手。经过努力之后,眼看着目标就要达到了,可是西西弗却一次一次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去,而他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上山顶。
他不得不重新向山下走去……几十年的交易生涯中,利弗莫尔的命运似乎也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一笔小钱开始,通过在股票、期货市场顽强努力的拼杀搏斗,最终积累了成百上千万美元。
但是,一次又一次,因为各种各样必然或者偶然的原因,稍不留意,他又迅速失去这些辛辛苦苦赚来的财富,陷入破产的境地,重新品尝失败的痛苦。一个人在赢和亏、成功和失败、希望和绝望之间一次一次地轮回和摇摆,他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不断地重演着从谷底到高峰的历史怪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
这也就是笔者把这本书书命名为“独自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原因。其中的无奈、绝望、痛苦、沮丧的感受,也许只有一个亲身在交易市场打滚多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个中滋味 在早期的交易生涯中,利弗莫尔的内心深处,一直对交易结果的最终成功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希望,他对自己的未来是乐观的。
这也许和他在对赌行的屡战屡胜、少年得志、早期出色的战绩、被人誉为交易奇才等不无关系。
他也确实拥有令古往今来所有交易者艳羡的交易天赋和市场洞察力。无论在交易中处于什么样的困境,他总是能转危为安、重新崛起。
从20世纪初期到1929年的20多年时间中,利弗莫尔在交易市场赢得了非常显赫的声名,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以致于只要有一条他在卖空的传闻,就会使某一种股票价格下跌。他的名字也经常被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在利弗莫尔的交易生涯中,暂时的挫折,紧接着的往往是一次更大的胜利,这使利弗莫尔更加执着地投身于这种战胜市场的游戏之中。
在多次东山再起之后,利弗莫尔对失败的判断明显带有过多的乐观主义色彩,自信空前膨胀。有人说:利弗莫尔式悲剧可能正来源于他的天才,少年得志的张扬,历尽磨难,东山再起的豪迈,统统化做了一个强烈的信念:人定胜天。
利弗莫尔曾经不只一次说过,他是把交易活动作为毕生事业追求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交易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也许,正是因为受这种思想的支配和影响,1917年、1929年,利弗莫尔连续2次在交易市场赚了几百万、几千万美元,功成名就以后,并没有选择急流勇退,也不是只拿一小部分的资金继续在市场交易,还要把全部身家性命压在市场之中。
图片
图片
因为对他来说,生命就是交易,交易就是生命。问题是复杂的,没有这种执着和敬业,也许就没有利弗莫尔以前的出色和辉煌。
但是,这种思想倾向如果过于执着,也是危险的,也隐含着他以后不幸的结局。
有人说:一个富有想象的人,在他的生活中,总是看到自己的生活具有传奇色彩,这就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与其说他想创造美好的生活,不如说他想使他的生活成为一个美妙的故事。
里费默意识到了自己深刻的交易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市场洞察力,足以战胜任何市场变化的诡谲风云。但是,也正是这一点,却却又是一个陷阱,一个他自己构筑的人生陷阱。
他对交易事业的狂热和痴迷,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背离了生活本身最真实、最基本的现实性的一面,背离了人首先得活着这个最基本的常识。
交易活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交易成功只是人的幸福的一部分。而在利弗莫尔的世界里,当他无意中把交易活动的输赢视为他全部生命的意义所在时,生活的意义一下就变得狭隘,他眼中的世界也被禁锢了。
一旦交易失败,就意味着他人生的彻底失败。1930年,在利弗莫尔的人生和交易事业到了最高点以后,他开始走下坡路。1931年底,他财产的半数不见了。
1933年,剩下的另一半也不见了。利弗莫尔在一些几乎是必胜无疑的生意上,输掉大约3000万美元以上。
如果利弗莫尔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如果他在后来的交易中,能严格地按照以往的市场认识、交易策略、风险控制从事交易活动,他的结局绝对不应该是破产。但是,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理性的人。
人的本质中永远蕴涵着非理性的一面,那是不可能彻底根住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理性很像是一个看家护院的管家,他可以非常自如的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但是,面对后院这个非理性的家贼,他并没有足够的权威性和控制力。
在利弗莫尔生命的晚年,他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在《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中他谈到过,有人问,“你有这么丰富的经验,怎么还让自己干这种蠢事呢?”他说:“答案很简单,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
利弗莫尔的天分、智慧和努力,从他一次一次地从市场中获得成百上千万美元的辉煌战绩中,完全可以得到完美的证明。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毫无疑问的可以说,利弗莫尔不是被市场打败的。
但是,交易本来就不仅仅是和外在的市场搏斗,更艰难、更令人畏惧的一点,往往是,成功的交易者需要战胜自己、战胜自我的本能和情绪等人的内在非理性因素。
利弗莫尔的理论和思想无疑是深刻的、高明的,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所有的这一切,在他内心的自负、贪婪、恐惧、侥幸的人性、人的心理面前,变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几乎一钱不值。
人的本质的非理性一面,在和理性面对面的直接交锋中,很长时间占主着主导地位,利弗莫尔终于又被他自己打倒了。希望总是和绝望、自信总是和自卑陪伴而生的。
即使像里费默,这种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的无穷循环,最终也会让他对未来失去幻想与光明。
他也会觉得自己是市场的陌路人,是一个无所依托的流放者,最终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人生的晚年,利弗莫尔是那样的郁郁的不得志、悲惨而凄凉。交易市场的杠杆效应,放大的不完全是账户的资金和风险,更是人生的成败得失。
一个人用5倍的杠杆,他就承受了常人5倍的痛苦和喜悦,绝望和幸福。用10倍的杠杆,他就承受了常人10倍的痛苦和喜悦,绝望和幸福。所以说,里费默的股票、期货生涯,既是浓缩的人生,更是放大的人生。
很多时候,那种铭心刻骨的无助和孤独感,是一般人无法完全体会到的。
在经历了极度快乐和痛苦的往事以后,利弗莫尔终于产生了对战胜自己的悲观绝望,对战胜市场的厌倦。
无法挣脱的建立在人性的非理性因素之上的个性,注定了利弗莫尔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图片
对利弗莫尔自杀时的心境,我的一个朋友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 一个人一辈子如果只做这样一件单调的事:把一堆散落在地上的砖砌成墙,然后,又把砌好了的墙重新推倒,再把它砌成墙,这样无数次地重复。
长此以往,即使是一个意志力极为坚强的人,也会对生命产生一种彻底的厌倦,进入一种绝望的境地。这种说法和《西西弗神话》中的画面是相似的。
如果说西西弗意识到了生活的荒谬以后没有选择自杀,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看,是一种阿Q式的逃避。利弗莫尔则作出了另一种选择,更愿意一了百了,直接面对死亡,通过自杀来逃避,或者说解脱。
1929年,和利弗莫尔同时代的投资者格罗克·马克斯,在大崩盘中一天就损失了25万美元,他说过一句带有黑色幽默的话,道出了市场交易极为残酷的一面:“经过个人奋斗,我终于从一无所有转为极端贫困。”
当年意气风发,手中拥有几千万美元的交易天王利弗莫尔,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10年以后,这句话竟然会真真切切地应验到他的头上。
在成和败、富和穷、贵和贱之间,永远是那样的循环轮回,这是利弗莫尔的宿命?还是交易市场中所有人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悲剧命运?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
每一个人的人生哲学不会完全一样,人生态度也是千差万别。显然,利弗莫尔无法像西西弗那样,在意识到了自己荒谬的命运以后,依然坚定地走向不知尽头的磨难。
他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一种观点: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无论你是快乐的、不快乐的。所以,他选择了自杀。哀莫大于心死。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利弗莫尔放弃了挣扎和努力,再也不愿意继续玩他自己过去那种非常娴熟的拿手好戏:在几个活跃的交易市场,魔术般地把一笔小钱再一次累积成数目不小的财富。
在某种意义上讲,利弗莫尔的自杀,源于他对交易事业、对这样的生活产生的厌倦,对人生和交易事业的内在绝望。自杀,就是承认自己被交易市场超越,承认大多数人并不理解交易市场。
既不可能战胜市场,更不可能战胜自己。有人说:用自己双手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就是至死仍凭其情感行事的人。言之有理。
利弗莫尔的自杀和他30年代的破产应该是同一个原因——他的个性和人格的缺陷,也就是人类本质的非理性方面的原因。这一点,利弗莫尔可能也意识到了。
所以,利弗莫尔在遗书上无奈并绝望地承认:“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利弗莫尔在写出如此深刻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以后,在功成名就的30年代,为什么最后仍然陷入破产的境地?人们对此的说法不一,有人说:这是人性缺陷导致。
如果说交易事业极其艰难,非常辛苦,那么这个难点和苦处就是我们必须时刻克制情绪,来不得半点大意。
而那些大师技艺精湛,屡战屡胜,在他们评估所有条件都具备或者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很可能孤注一掷,不遵守纪律。我想这是他们破产的直接原因。
如果他们没有孤注一掷,如果他们遵守纪律,是否还会惨遭破产的厄运呢?可以说技艺越是精湛、经验越是丰富,获得的胜利越多,人性考验就越严峻。
有人说:利弗莫尔失败的根源在于虚名:名号交易天才、渴望受人们敬畏、妄图控制市场、股市国王等等。
还有一位网友的回答是:利弗莫尔失败的根源,源于他在多次东山再起之后,对失败的判断明显带有过多的乐观主义色彩。
里费默的失败必然违背了他从前遵守的原则,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此,人性的弱点又一次战胜了出类拔萃的人,和击败其他亿万普通民众一样。
上面各个朋友的回答中,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即没有人认为利弗莫尔的失败是因为他对市场的认识浅薄,他的交易策略和技巧有问题。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请问股票交易员具体做什么工作?
1、股票交易员是证券公司中专门负责按照指令下单从事股票交易的人2、操盘手就是为别人资产操作的人。3、股票交易员在券商里这个职位实际上是个输单员,也叫报单员,就是别人下指令,你按着指令敲到电脑里。...
交易员与研究员(期货或股票)的边界在哪里?
研究员是分析“与价格有关的所有因素,在历史上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交易员是赌,以上这种关系在未来持续有效。
做股票交易员需要自己寻找客户吗?
这个是肯定呃,也看见技术好的,客户找上门
股票交易员具体做什么工作?
股票交易员是证券公司中专门负责按照指令下单从事股票交易的人。股票交易员不需要很专业的知识,但是必须对数字有很强的敏感性,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有良好的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股票交易员分一般股票交易员和资深
“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的经典炒股语录
1、优秀的投机家们总是在等待,总是有耐心,等待着市场证实他们的判断。要记住,在市场本身的表现证实你的看法之前,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判断。2、要想在投机中赚到钱,就得买卖一开始就表现出利润的商品或者股票。那些买进或卖出后就出现浮亏的东西说明你正在犯错,一般情况下,如果三天之内依然没有改善,立马抛掉它。3、绝不...
投机交易的圣经——杰西•利弗莫尔的16个原则
[此观点是对该条资讯的解读] 失控的债市:600亿违约难题待解有关交易的事实:约90%交易者的财富流向10%的交易者;短线交易者的财富流向长线交易者;追求偶尔暴富交易者的财富流向追求长期微利的交易者;急噪交易者的财富流向耐心的交易者;用手赚钱的交易者的财富流向用屁股赚钱的交易者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开户即送6.**%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国泰海通:开户即送8.**%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华泰证券:开户享VIP账户福利,基金1折起
2025-05-07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