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大幕将启 分级管理模式或成重点
发布时间:2015-8-16 19:01阅读:492
近日,关于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即将出台的消息愈演愈烈。8月3日,发改委网站发布《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文中提到,国有企业改革系列配套文件基本形成。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此轮国企改革方案已原则上通过国务院批准,近期或将公布。参与方案前期讨论的专家称,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分类管理模式的推进。将国有企业改革的模式概括为淡马锡模式是极其不准确的,中国不会也无法简单地采用淡马锡模式去推行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为何进展很慢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国企改革的热度一直很高,但实际推进速度并不快,顶层设计方案也迟迟未能出台。
一位国资研究专家认为,过去国企改革进展较慢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国企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和主要矛盾认识不一致。一是谁做出资人以及出资人跟集团公司的定位不明确。二是平台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资产运营公司)定位和职能不明确。目前的国资体制基本架构是出资人持股国有独资的集团母公司,独资母公司持股上市公司。改革后平台公司持股的企业是否真正市场化、各个产业是否完全参与竞争仍存在争议。三是去年有些地方搞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改革的战略、规则尚不清楚,就简单地限定混改的时间和指标,出现了许多问题。
不过,目前业界对国企改革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即按照“政资分开”“所有经营分离”及国家出资人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相对分离原则,设置确定国家出资人机构权责及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国企改革或将有所推进。
打破淡马锡模式传闻
传闻称,新一轮国企改革将仿照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此,专家表示,淡马锡公司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国有企业之一,但将中国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模式概括为淡马锡模式是极其不准确的,中国不会也无法简单地采用淡马锡模式去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加坡的国有经济与中国的国有经济在总量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地位等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模式与路径一定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目标、使命等,并吸取其他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有益经验来确定的。淡马锡公司治理中执政党不直接起作用,而中国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淡马锡公司的目标和使命经历过一定的变化。”黄速建告诉记者,2002年的淡马锡宪章规定:“淡马锡为新加坡的长期利益持有并管理新加坡政府在企业中的投资。通过培育成功、有活力的国际业务,淡马锡将帮助扩大和深化新加坡的经济基础。”这意味着当时淡马锡承担着实现发展中国家“赶超”的使命。而2009年的淡马锡宪章中提出:淡马锡“是一家根据商业原则运作的投资公司,致力于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回报。这意味着淡马锡不再承担任何政策性任务,其使命就是最大化股东价值,经济目标是其唯一目标。
黄速建认为,淡马锡公司运营是高度市场化的,企业目标单一,即经济目标,并不具有政策性目标。但我国国企众多,分布领域广泛,根据其功能可以有不同分类。每种类型的国有企业有着不尽相同的目标与功能,有的只有经济目标,有的只有政策目标,有的两者兼而有之,无法简单地一律用市场化目标或经济目标去要求。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