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影响经济通胀的节奏吗?
发布时间:2022-5-9 15:57阅读:183
疫情背景下,通胀环境的变化、未来演绎主要逻辑为何?
疫情现在的报道都是越来越好了,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攻克新冠肺炎这个大难关,但是随之带来的经济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疫情带来的到底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呢?
短期来看,是通胀。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使用国内的价值,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3月以来,疫情对生产、运输的影响,导致部分地区蔬菜、鸡蛋等食品供需紧张、超季节性涨价。
疫情加速蔓延下,部分省市限制车辆及司乘通行等,对物流产生明显影响,例如,3月以来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同比下降超过12%。物流受阻、运输不畅下,部分食品供需紧张,价格出现超季节性上涨,例如,28省市重点监测蔬菜、36个城市鸡蛋的平均售价自3月以来的同比涨幅均超过14%。专业诚信股票低佣开户加v:fanglue3705
“封城”等全域静态管理下,餐饮等服务业供给收缩、成本上升等,积蓄涨价压力。
餐饮、批发零售、物流等服务业以中小企业和个体为主,对现金流依赖度较高,疫情冲击下经营或更加艰难。部分大中型连a锁企业甚至都大幅削减门店数量,例如,海底捞疫后新开、现有门店仅为疫情前的6成左右。供给收缩、成本上升等推升涨价压力,部分已有体现、3月CPI邮递服务项环比超季节性回升。
以史为鉴,疫情反复等对物流干扰等,或推升鲜菜等食品价格、但更多为短期脉冲影响,粮食价格阶段性上涨也无需过虑。
伴随物流、运输等恢复常态,鲜菜价格高位加速回归正常水平。
除鲜菜外,粮食价格自2021年底以来也有明显上涨,3月CPI环比分项进一步回升、高于正常年份0.5个百分点,类似于2020年二季度。考虑到粮食生产远高于消费,“自给自足”下阶段性涨价不必过虑。
往后来看,潜在通胀风险集中释放等,或使得CPI抬升幅度和节奏前移。
猪肉产能去化加快、需求季节性回升下,新一轮猪周期或将重启;供需紧平衡下,原油等大宗商品维持高位,或进一步加速成本端压力显性化,不排除“猪油共振”的可能;伴随复产复工推进、消费场景逐步修复等,部分涨价压力或加快释放。综合来看,中性情景下,CPI通胀率或于年中达到2.5%,三季度存在破3%的可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