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往数据看,股票市场底部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2-4-28 13:20阅读:948

今年以来A股大幅下跌。4月25日,上证指数击穿 3000 点.4月26日,上证指数紧接着又击穿 2900 点,报于2886点。那么,A股是否已经真正见底呢?
1、市场跌幅
4 月 26 日,上证指数报收 2886 点,全年累计跌幅 20.7%,而代表市场主要大型企业的沪深 300 指数,今年以来跌幅达到 23.4%,已经进入了深度熊市中。
当前市场跌幅已经达到大熊市级别。回顾历史,过去 10 年,市场进入深度 熊市,并且形成较长时间底部区域共有 3 次,分别为 2012 年末,2018 年 末,以及当前时点。以上证指数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上证指数历次熊市的低点均以20 年均线为支撑。当前的20年均线支撑位置为 2754 点,是本轮非常强劲的支撑位。
以科技成长板块为主的创业板指数,按年线来看,并不存在较为明显的支撑规律。但是,自 2010 年创业板成立之初至今,创业板指数年度最大跌幅约为 35%左右。而截至到4月26日,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的最大跌幅已经达到 35%以上,这无疑表明创业板继续大幅下跌的概率在下降。
2、调整时间
从调整时间角度看,以沪深 300 指数为代表的主板本轮调整时间已经超过 14 个月,与历史最大回调时间接近。而以创业板指数为代表的科技股调整时间仅为 5 个月左右,相较过去 24 个月左右的历史最大回调时间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3、性价比
从性价比角度看,市场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经过近期二次探底后,全A指数的风险溢价指标再度回升至历史 90%分位,其对应的未来12 个月预期收益率已经达到15%。即从长期配置视角看,当前A 股已经进入价值区间, 这一点毋庸质疑。
但是,现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已经和五年前不能同日而语。从沪深300的市盈率来看,17倍的市盈率并不是特别便宜。
市场交易特征来看,当前尚未到达绝对底部。历史底部区域均有以下特点:
第一,普跌,历史上底部出现之前,通常都伴有一个普跌期,即前期的强势 股与弱势股一起下跌。这也意味着,若分化的状态延续,则大概率没有到底。
第二,缩量,历史上的大底通常伴随成交量以及换手率的压缩。根据国盛证券研究所测算,模拟换手率通常在 1%下方,目前这一指标仍有相当一段空 间。
第三,情绪达到底部拐点。根据国盛证券研究所观察,从前两次市场底部经验来看,股民情绪到达底部拐点(分别出现在 2016 年年初和 2018 年三季 度),是市场见底的重要信号,目前互联网股民情绪指数仍然处在下行通道,这也指向了当前市场仍然处于探底趋势中。
虽然历史往往会重演,但是刻舟求剑也不一定是好办法。疫情的反复,美国加息,房地产的拖累,国内消费的持续低迷都给A股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4月份,股市出现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是:
(1)、基本面受到疫情的冲击。
(2)、中美利差倒挂以及人民币快速贬值。
(3)、市场情绪低迷。不过,最黑暗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
5月大概率迎来更多曙光,并继续以震荡为主。
经济层面,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将边际改善。
汇率层面,短期利空出尽。美债收益率或将结束上涨。人民币贬值或将得到缓解。
当然,一分利益,一分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欢迎探讨交流,私信会耐心解答~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