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热点 |【印尼出口政策再变 “火上浇油”加剧——印尼出口政策再变对油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4-25 15:52阅读:148
摘要:4月22日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棕榈油价格一改调整势头,开盘大涨超过5%。其原因源自4月22日晚路透雅加达发布消息,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周五表示:“从4月28日起禁止食用油及其原材料出口,恢复出口的日期待定。”此消息一出业界哗然,受此影响CBOT豆油07合约急速拉涨一度涨超83美分/磅,再创历史新高,如印尼出口政策实施后,使得本就供应偏紧的棕榈油市场供应更加的紧张。印尼下降的出口需求预计会转移至马来方面,进一步减缓马来棕榈油累库的速度。使得油脂类供应偏紧的预期再度延长至1个月的时间。由于诸多限制因素的存在,印尼的棕油禁止出口政策持续时间有限。
一、出口限制政策引发油脂大涨
4月22日晚路透雅加达发布消息,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周五表示:“从4月28日起禁止食用油及其原材料出口,恢复出口的日期待定。”此消息一出国内期货夜盘棕油开盘即涨5%,并带动豆油、菜油上涨。同样受此影响CBOT豆油07合约急速上涨一度涨出83美分/磅,再创历史新高,印尼继煤炭、镍等大宗原料以后再度祭出禁制出口的“大杀器”,可谓影响重大。
二、出口限制政策
出口限制政策是指政府出于某种目的对出口进行限制的政策。绝对禁止出口是指国家颁布有关法规,对某一类产品或技术的出口(有时是针对特定的出口国)绝对禁止,这种政策措施很少用。
出口限制政策的意义:
(一)安全目的
所谓安全目的是指若允许某类产品或技术的出口会损害国家或地区的安全,因此禁止此类产品和技术的出口。
(二)国家利益
当一类产品的出口会损害国家利益时,同样会被禁止或被限制,这个国家利益的概念不仅包括了前述的安全利益,还包括了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经济利益方面,很多国家为使自己的经济资源得到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和过度竞争,都制定了一系列出口限制政策,以确保国家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三)战略目的
很多国家出口战略的目的是对一些产品的出口进行限制。
(四)其他目的
当然,限制出口政策还有其他目的,例如防止技术流入竞争对手,防止资源被他国控制等等,这些目的也都无外乎以上述三者为核心。
出口限制政策的具体措施有如下:
(一)绝对禁止出口
绝对禁止出口是指国家颁布有关法规,对某一类产品或技术的出口(有时是针对特定的出口国)绝对禁止,这种政策措施很少用。
(二)出口关税制度
出口关税制度是各个国家曾经普遍使用的出口商品征税制度,在现今市场条件下,各国为鼓励出口已很少使用出口关税的手段了。
(三)出口许可证制度
这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出口限制措施。所谓出口许可证是指只允许有许可证的公司出口,无许可证则禁止出口。
从上可知,印尼用上很少使用的绝对禁止出口政策,其政策的刚度可谓“金刚石”可比。
三、印尼禁止棕油及原料出口的原因
其肇始原因与今年以来印尼国内棕榈油价格持续攀升且居高不下不无关系。参考印尼CPO招标价,自2020年至今这一价格已翻倍上涨,截至今年4月22日印尼CPO招标价已达1130美元。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及出口国。在2021年产量不及预期、国际主要植物油价格均高企背景下,2021年至今印尼本土棕榈油价格持续飙涨,同比上涨约50%。虽然印尼官宣通胀压力增加,去年12月印尼CPT同比增幅升至1.87%的18个月高位,但仍低于央行2%至4%的目标区间。对比印尼CPI历史同比数据,目前的通胀率并不高。印尼对本国植物油价格的调控,一方面或因植物油关系民生、对民众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可能也和印尼总统佐科之前推行的“资源民族主义”有一定关系。印尼是重要的原材料出口国,不仅是全球重要的煤炭及棕榈油出口国,也具有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镍储备。印尼总统试图通过限制低端原材料出口、鼓励国内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来提升本国民众的就业及收入。前期的印尼煤炭限制出口、印尼计划对镍铁征收出口关税,多少也与此有关。
四、印尼棕油在世界的影响
超过85%的棕榈油产自自印尼和马来西亚。2021年印尼棕榈油年产量达到4688万吨,占全球棕榈油产量一半以上,且占到全球油脂总产量的约五分之一;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不及印尼的一半。
印尼既是头号的棕榈油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六成多的产量用于出口,全国有近200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依赖棕榈油产业谋生;大型私人企业集团主导了印尼的油棕种植及棕榈油加工业。
五、印尼棕油出口政策的变化
关于这次棕榈油禁令的出台其实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有迹可循。去年10月13日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在总统宫的一个活动上发表致辞时宣称,印尼考虑在未来某个时刻停止出口棕榈原油(CPO),并在国内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如化妆品、黄油和生物柴油等。其后政策逐渐演变,至4月22日的禁止出口政策出台。
图表2:印尼出口政策变化
日期
政策
2021-10-13
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在总统宫的一个活动上发表致辞时宣称,印尼考虑在未来某个时刻停止出口棕榈原油(CPO),并在国内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如化妆品、黄油和生物柴油等。
2022-1-18
印尼贸易部长穆罕默德·路飞表示,印尼将要求毛棕榈油、油脂产品和二手食用油的出口商提前报告其出口计划,因为政府正在密切监测国内供应情况。
2022-1-24
从1月24日起的六个月里,印尼对棕榈油出口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出口商必须提交未来六个月的出口计划和当地供应部分的详细信息。
2022-1-27
印尼贸易部长表示,从1月27日起印尼将实施一项名为“国内市场义务”(DMO)的新规定,强制要求食用油出口商必须在国内销售一定数量的食用油;DMO规定将适用于所有食用油出口商,计划出口食用油的20%必须在国内市场销售。
2022-3-9
印尼贸易部长表示印尼将棕榈油DMO出口规定从20%提高至30%,新规定是为了维持国内食用油价格的稳定。
2022-3-17
印度尼西亚贸易部长穆罕默德·鲁特菲表示,印尼将取消DMO政策,转而提高棕榈油出口税。他表示棕榈油出口税将从375美元/吨的综合上限提高到675美元/吨。当价格达到1500美元/吨时,将适用最高毛棕榈油(CPO)税。
2022-4-22
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宣布禁止出口食用油及其原材料。
数据来源:大有期货投研中心
六、印尼棕油出口政策的变化造成的影响
最大的生产国禁止出口棕榈油产品,将给全球本已紧张的植物油供应增加更多不确定性。在俄乌冲突之下,全球食用油市场都被大肆搅动。黑海地区原本在葵花籽植物油出口方面的全球占比高达78%。然而在冲突爆发之后,物流的中断让农产品难以运输,高昂的附加保险费让船主望而却步。
除了印尼下达禁令之外,包括阿根廷在内的主要食用油出口也已经提高了食用油的出口税。与此同时多国已禁止部分粮食出口。而如果这个形势延续下去,各国都开始抓紧“囤粮”,后果是什么?
农产品贸易收紧会互相传染,产生传导效应,加剧农产品市场整体恐慌,触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粮食留在国内。与工业品贸易相比,全球农产品自由贸易程度并不高,这场危机会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各国寻求自保,产生恶性循环。粮食贸易涉及到的农业利益错综复杂,不但涉及到本国农民的利益,还可能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因此并不能像工业品那样是比较完善的自由贸易。农产品贸易,受到自身资源限制,取决于资源禀赋限制。
因为农业事关生存问题,各国比较谨慎,每年真正能够实现全球农业自由贸易的粮食份额并不多。在地缘政治冲突之下,原本不多的农业自由贸易也受到冲击, 而粮食价格叠加能源价格飙升,将给全球高企的通胀进一步“火上浇油”。
具体而言,印尼禁止出口棕榈油有多大影响?长期影响肯定趋于零,因为印尼不可能长期限制出口。短期影响?要看进口国依赖程度。印度进口印尼棕油较多,因此会影响较大。印尼2022年1-3月向印度、中国、欧盟三个主要地区的累计出口量为149万吨(+8.3%)、38万吨(-58.5%)和114万吨(+15.1%)。今年以来中国进口减幅较大,一方面由于冬季为棕榈油消费淡季,本身对棕榈油需求较少,同时自去年12月至今国内多个省市疫情轮番爆发,多地政府实施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这使得棕榈油的需求更为疲软;另一方面,1月以来受棕榈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棕榈油现货进口利润长期不佳,豆棕现货价差持续走低,极大地削弱了贸易商进口棕榈油的积极性。因此对我国棕油进口影响有限。从目前判断对我国影响有限,印尼总统令的有效期应该不会超过两个月。其理由如下:
首先,印尼禁止棕油出口,失去出口收入后其之前计划实行B30计划的后续资金将断绝。之前资金仅能支撑不足一个月时间;其次,在于印尼的棕油市场由少数几家私营集团控制,存在垄断行为。目前印尼国有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只有6%左右;没有国家储备,对于棕油调控能力有限;再次,是基于有限的仓储能力;最后,其多变的政策“更新”较快。
七、总结
综合来看,通过近期印尼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来看,佐科总统致力于控制国内通胀,尤其是国内食用油价格的决心是非常坚定。印尼出口方面禁止的政策,使得本就供应偏紧的棕榈油市场供应更加的紧张。在总体需求没有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印尼下降的出口需求预计会转移至马来方面,进一步减缓马来棕榈油累库的速度。对油脂类供应偏紧的预期再度延长20天至1个月的预估。在印尼国内价格未能有效控制之前,该国相关政策的持续性是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的。
来自:大有期货投研中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