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一:现货稳定运行,期价高位震荡
一、现货方面:
1、2022 年以来国产大豆价格保持稳定的走势,价格变动不大,黑龙江海伦地区毛粮收购价格为 3-3.05 元/斤,安徽淮北净粮装车价为 3.32-3.36 元/斤;
2、2022 年一季度中储粮共进行大豆单向拍卖 23 场,总计划拍卖 67.4 万吨,实际成交 14.6 万吨,成交率为 21.7%,双向拍卖 2 场,全部流拍。拍卖成交价格为 5830-6105 元/吨,溢价幅度较低。较低的成交率及低溢价表明食品豆下游需求较弱的事实;
3、贸易主体收购价格稳中有降,以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为例,2021 年底收购价格为 3.12 元/斤,3月底下调至 3.08 元/斤;
4、政策方面,2021 年度,国产大豆产量下降明显,2022 年,国家提出“稳玉米、扩大豆”的种植政策,其中黑龙江省计划扩种 1000 万亩,内蒙古计划扩种 430 万亩,预计大豆产量将增加 200 万吨左右;
5、2022 年度,黑龙江地区包地成本普遍上涨 15%-20%,叠加农资、化肥价格的大幅上涨,新季大豆种植成本预计上涨 0.3 元/公斤左右。
二、期货方面:一季度,豆一期价震荡上行,5 月基差下跌 345 元/吨,不同合约间表现出近强远弱的格局,注册仓单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三、操作建议:国内大豆需求端表现疲软,中储粮持续拍卖对豆价产生一定压制效果,大豆上涨难以找到突破口。
近期进口大豆价格大幅攀升,此外由于地租、农药等成本的大幅提高,种植成本端亦对豆价形成支撑,因此豆价也不存在大幅走低的可能,维持二季度豆一期价高位震荡的判断。
油脂油料: 题材窗口错配 短期看国内长期看国际
1、全球油料去库存,支撑价格高位运行。供需矛盾不是一个作物年度能解决的,支撑价格高位运行。因为库存偏紧张及需求刚性,市场将敏感于每一次新作的生长和物流运输变化,所以价格波动大,易出现极端行情。此外,宏观环境上,货币趋紧不一定意味着通胀预期降,粮食安全情绪敏感的背景下,我们维持农产品相对偏强的判断。
2、豆粕,基本面又回到了一个新的的起点。首先,美国农业部意向报告中大幅上调美豆面积,还不足以给市场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复杂的国际形势、天气、高昂的化肥等困扰农民,在作物播种到土地之前,一切都存变数。4-5 月的新作春播炒作是出大戏。美豆强势格局预计持续。国内方面,市场对库存的预期情绪从极端悲观到极度乐观,现在或许是对二季度预期最乐观的时间。船期预报显示二季度国内月均大豆到港量将超过 800 万吨,再加上国储 50 万吨大豆的不定期拍卖,4 月豆粕供给边际恢复最大,5-6 月压力逐渐减轻。但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饲料产量季节性增幅能有多少。一方面我们看到疫情影响了终端肉的需求或加速产能端出清,另一方面也观察到生猪养殖端正在或主动或被动压栏,所以我们对豆粕二季度饲料需求并不悲观。预计豆粕单边震荡走高,国际强于国内,现货波动大于期货,每次大跌都是买入机会,基差运行区间 200-800 元/吨,不排除局部地区因物流效率而出现极端行情。
3、油脂旧作供给少的问题悬而难解。俄乌对葵油旧作出口和新作播种的影响预期程度均在不断增加,造成的葵油缺口月均 100 万吨以上,时间周期难确定。虽然棕油季节性增产,南美豆油供应市场,但是考虑到马来劳动力问题没有改善、印尼政策频繁变动和南美豆油惜售等,其他油脂出口新增不及葵油减产。市场只能依靠高价抑制需求,但产地政府并没放松油脂生物柴油政策,且二季度油脂食用消费季节性改善周期,价格的需求弹性变迟钝。油全球油脂累库预计有限。题材上,二季度最关注的是 22/23年度油脂产量预估,重点在新作播种,比如俄乌葵花籽、美国大豆、加拿大油菜籽等。此外,化肥等农资使用状况也影响市场预期。国内情况与此类似,棕油、菜油刚性采购,豆油在供给总量明朗节奏不确定,疫情令短期油脂需求下降,但后期若疫情改善,油脂消费将再次增加,届时油脂供需矛盾依然大。油脂高位震荡概率大,保持逢低买入的思路,预计棕油、豆油交易机会大于菜油。
鸡蛋: 饲料成本支撑 蛋价历史同期高位
1、一季度鸡蛋现货价格总体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运行,春节过后蛋价季节性回调后,反弹至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并维持震荡。3 月 31 日,全国鸡蛋平均 4.29 元/斤,较 2 月底最低点上涨 0.69 元/斤,较 1 月 1 日涨 0.03 元/斤。
2、父母代存栏增加,且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产能充裕,种鸡场育雏鸡供给能力较强。若未来养殖户补栏意愿增加,市场总体育雏鸡补栏量增加的潜力较大。但,目前养殖成本高,养殖户补栏意愿较弱,育雏鸡补栏稳定。按照蛋鸡生长周期规律来看,二季度在产蛋鸡存栏大概率稳中小幅增加。从蛋鸡存栏结构来看,待淘老鸡占比较低,未来可淘老鸡量较小。目前蛋鸡养殖仍有一定盈利,二季度,养殖户蛋鸡大量提前淘汰概率较小。
3、根据鸡蛋需求的季节性规律,二季度鸡蛋需求较年初将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随着各地疫情逐渐稳定,预计二季度需求将环比增加。
4、根据历史补栏情况推断,二季度鸡蛋供给大概率稳中小幅增加;于此同时,二季度需求逐渐恢复。饲料价格延续高位运行,对鸡蛋价格形成支撑。另一方面,高价蛋抑制终端消费以及贸易商的备货意愿。
综上,预计二季度现货价格稳中震荡概率大。随着鸡蛋 2205 合约逐渐进入交割月,主力资金将转移至远月合约。8、9 月在产蛋鸡存栏大幅增加概率较小,鸡蛋供给或将延续相对低位运行。而中秋节前,正值鸡蛋季节性需求旺季,需求大概率达到全年最高点。对鸡蛋远月合约维持谨慎看多思路,若未来鸡蛋期货价格跟随饲料原料价格回调,将成为远月合约多单再次入场的机会。后期关注饲料价格变化以及补栏情况对鸡蛋价格的影响。
玉米、淀粉: 战争、疫情双因素影响,玉米期价先涨后跌
1、外盘:第一季度俄、乌局势影响国际商品市场走向。俄、乌战争期间,美麦领涨。期间美麦最高上涨 70%,美玉米上涨超过 20%。战争局势缓解,美麦高位回落,较 2 月初起涨点 800 美分仍上涨 25%。3 月末 USDA 种植面积报告中,美麦、玉米面积低于去年统计且低于预期,美玉米面积同比下降 4.3%,美玉米远期合约再创新高。
2、国内:一季度中国进口玉米采购成本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南方饲料企业在 3-4 月进口集中到货后,5 月面临高成本及战争导致的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近期美麦领涨,中国进口玉米报价也迅速提升到 3000 元/吨。21/22 年(9 月至今)中国进口美玉米累计 1210 万吨,同比减少 664 万吨。
3、期货:春节前后,玉米、淀粉期货领涨、现货跟涨。俄乌战争以来玉米期货升水加速扩大,玉米现货补涨。二季度国内疫情导致玉米运输受阻,市场普遍预期疫情结束后玉米先跌后涨。期货市场中 5月资金向 9 月合约转移,9 月合约延续远期升水结构,玉米基差波动或以现货补涨修复。 二季度国内谷物市场仍需持续关注国际谷物、国内替代及饲料养殖需求,预计 4 月玉米价格震荡盘整,5 月有望继续恢复上涨。
生猪: 产能去化不及预期,猪价偏弱运行
1、期货方面
(1)一季度生猪期货价格各合约走势分化明显,2205 合约在春节后走出了一轮急跌走势,期价从14500 元/吨跌至 12000 元/吨下方,远月合约走势相对坚挺,在饲料价格大幅上行,市场预计产能去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2209 合约在 16000-18000 元/吨区间震荡走势,2301 合约价格也未见明显下跌;
(2)生猪期货总持仓量从 2022 年初的 10.4 万手上升至一季度末的 11.9 万手;
(3)2201 合约完成交割配对 85 手,2203 合约完成交割配对 234 手。
2、现货方面
(1)2022 年春节过后,生猪现货价格出现了一轮单边下跌走势,需求端的快速萎靡是本轮猪价下跌的主要因素,一季度末全国重点市场猪肉成交量仅为春节前的六成左右,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对于猪肉的社会需求产生了一定担忧,供给方面,受到 2021 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充裕的影响,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量维持较高水平;
(2)交割基准地河南猪价从 15.35 元/公斤下跌至 12.55 元/公斤,跌幅为 18.2%。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从 17.63 元/公斤下跌至 13.63 元/公斤,跌幅为 22.7%,白条猪价格从 23.38 元/公斤跌至 18.38 元/公斤,跌幅为 21.4%;
(3)1-2 月份猪肉产品进口总量 45.48 万吨,同比减少 49.28%;进口金额 62.79 亿元,同比减少60.69%;猪产品进口单价 13.81 元/kg,同比下跌 22.50%;
(4)2022 年 2 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268.2 万头,环比下降 0.51%,较 2021 年 6 月的阶段性高点下降了 6.5%,但仍然高于正常保有量 4%;
(5)2022 年 2 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 1568 万头,环比下降 44.9%,同比增加10.1%;
(6)一季度,肉禽价格整体稳定运行,市场需求在春节后减量明显,行业盈利水平仍就偏低;
(7)一季度自繁自养从轻度亏损扩大至亏损 550 元/头,外购仔猪也从微幅盈利转为亏损近 300 元/头。
3、操作建议:由于短期生猪供给较为充裕,且恰逢需求淡季,猪价短期持续上行空间有限,2205 合约预计仍将偏弱运行;下半年,猪肉需求或有所恢复,市场对于产能去化加速仍有所预期,三季度,猪价或许会在需求恢复、收储政策持续推进及育肥成本支撑的作用,远月合约或许会迎来一波反弹行情,预计 2209 合约波动区间为 16000-19000 元/吨。
白糖: 短期有压力 中期不悲观
原糖:一季度原糖期价经历了调整、跟随原油价格再度走高的过程,季度涨幅 0.16%。生产方面北半球陆续收榨,截至 3 月 15 日印度产糖 2830 万吨,同比增加 238 万吨,预计本榨季产量 3330 万吨,出口 750 万吨。泰国截至 3 月 10 日产糖 895 万吨。
国内方面:广西即将收榨,今年减产成定局国,内供应量或不及 1000 万吨。受多地疫情影响,目前销售清淡、成交趋缓,产区受到阶段性库存偏高的压制。现货报价 5730-5840 元/吨。
进口方面:2022 年 1-2 月我国进口食糖 82 万吨,同比减少 22.75 万吨。21/22 榨季截至 2 月,我国累计进口食糖 264.79 万吨,同比减少 89.7 万吨,降幅达 25.29%。1-2 月我国进口糖浆 12.52 万吨,同比增加 5.2 万吨。3 月末配额外进口成本约 6320-6480 元/吨。
小结:目前看俄乌局势缓和,未来宏观面影响相对趋弱,基本面将再度成为主导因素。4 月巴西开始新榨季,6-8 月将进入压榨高峰。今年是巴西大选年,原油价格对于巴西乙醇价格影响的传导更为复杂,目前看不宜对产量调减过于乐观。欧洲主要国家春耕情况值得关注,将影响到下榨季的当地甜菜糖产量。二季度国内关注疫情形势缓和后销区补库情况。短期糖价受到库存偏高的压制,中期只要原糖价格不出现超预期下跌,进口成本维持高位,国内糖价中轴有望随着库存去化,缓慢抬升。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仅面向我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客户。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
公司和作者无关。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可获得关于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