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鼎控股触网自救能否甩掉9连亏 7年三易其主
发布时间:2015-8-11 07:38阅读:388
长江商报消息 7年三易其主,溢价21倍15亿元收购高升科技转型“互联网+”
□本报见习记者 蔡静
实际控制人从丝宝集团到蓝鼎集团,再到德泽世家,蓝鼎控股(000971.SZ)7年来三易其主,但主业纺织业经营却连续9年亏损,几度徘徊在戴帽与摘帽之间。
不过,这一经营颓势有望出现扭转。
7月31日,蓝鼎控股公告称,公司7月30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微博]通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无条件通过,自2015年7月31日开市起复牌。
这意味着,蓝鼎控股收购高升科技全面转型“互联网+”的局势已明。
“目前正在等待证监会[微博]的书面批复中。”8月6日,蓝鼎控股董秘张继红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组完成后,公司的主业将变更为互联网基础云服务。”
然而,相比4个月前公布重组方案带来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的“神话”,蓝鼎控股在重组方案顺利通过证监会审核后,并未迎来预想中的涨停潮,而是呈现震荡上行之势。
8月7日,长江证券(12.40, 0.86, 7.45%)高级投资顾问梁尚艺认为,蓝鼎控股从纺织业这类传统的行业转型到热门的互联网领域,资本市场会重新进行较高的估值。蓝鼎控股转型后的发展前景,要看公司革新后的商业模式和注入公司的资产质量。
溢价21倍15亿重组换主业
摇身一变,蓝鼎控股成为云计算行业的新贵。
经过近3个月的停牌后,蓝鼎控股于4月7日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的公告,向于平、翁远、许磊、董艳和赵春花5名自然人股东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高升科技100%股权,其中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交易对价的60%,以现金方式支付交易对价的40%。本次交易价格为15亿元。
同时,蓝鼎控股拟向关联公司宇驰瑞德投资非公开发行股份,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
资料显示,此次重组标的公司高升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从事IDC(互联网数据中心)、CDN(内容分发网络)以及APM(应用性能管理)服务,能为客户提供云存储、云计算和云服务的云基础服务提供商,其增值服务涵盖了基于IDC和CDN等业务基础上衍生的云计算、云服务、数据安全和大数据分析等。
截至2015年6月30日,高升科技IDC机房数量已增长到80个,带宽储备近5000G。原股东承诺,高升科技2015年至201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30亿元,且高升科技2015年净利润不低于7700万元。
经初步评估,截至评估基准日2014年12月31日,高升科技100%股权的收益法预估值为15亿元,增值高达21倍。
对此次重组标的公司溢价21倍的交易价格,一些资本市场人士曾提出质疑。蓝鼎控股董秘张继红解释,价格评估结合了行业发展、高升科技企业自身的技术、客户、营销和资源等优势,由具备证券执业资格的专业评估机构得出。
有证券业人士表示,一直以来,“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公司并购持续维持着极高的溢价率水平。
该交易预案明确指出,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资产质量、丰富业务类型,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的IDC及云计算相关资产,增强盈利能力。
但此前的种种迹象显示,蓝鼎控股并没有打算固守纺织业主业。
今年3月,蓝鼎控股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转让毛纺业务资产及相关债务的议案》,将毛纺业务(含资产、负债、人员)整体转让给全资子公司湖北迈亚毛纺有限公司。
据公告显示,该子公司的成立日期为2015年2月12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