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需缺口为何扩大?目前全球大豆生产、消费、贸易呈现怎样的特点?如何稳定油脂和饲料供给?
发布时间:2022-3-29 13:11阅读:616
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高。大豆产能问题受到格外关注。为缓解进口压力,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振兴国产大豆。《“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如何破解大豆产业困局,本期特邀3位专家进行探讨。
一、 加快推进大豆产业振兴
主持人:分析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需情况,为何面临如此大的缺口?
司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大豆是粮食和油料兼用型作物,我国居民食用油消费与肉类消费依赖大豆,同时大豆及豆制品也是高质量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此外,粮豆轮作是环境友好的保护性耕作制度,大豆生产对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总体上看,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缓慢。相对于生产发展,大豆的需求却增长迅速。大豆生产跟不上快速增长的压榨需求,产需缺口逐渐扩大,进口量也连年攀升。如此大的产需缺口,一方面是大豆压榨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大豆生产发展缓慢。
二、全球消费增加致供应趋紧
主持人:目前全球大豆生产、消费、贸易呈现怎样的特点?
赵亮(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中心研究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初步形成了国产大豆(非转基因)以食用消费为主,进口大豆(转基因)以饲用为主,两个品种、两套定价体系的基本格局,而进口大豆是主要供应来源。从全球大豆格局来看,整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全球大豆生产高度集中。
二是全球大豆消费需求增加。
三是全球大豆贸易周期普遍较长。
四是近年豆油用作生物能源数量快速增长。
五是全球大豆贸易定价集中在美国期货市场。
三、增加产量扩大贸易多管齐下
主持人:面对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如何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稳定油脂和饲料供给?
孙东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近年来,我国一直重视大豆产业发展,但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大豆生产和贸易形势仍比较严峻,突出表现为大豆种植面积有限、单产不高、效益较低、贸易受控等,国产大豆生产经营优势不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跨国粮企全球布局等因素影响,我国大豆生产、贸易、供需平衡等方面受到较大现实冲击。
大豆生产方面,一是种植成本高、比较效益偏低、扩大种植面积难。与玉米、水稻等作物相比,尤其是受巨量进口大豆低价冲击,大豆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受挫。二是大豆种植规模零散、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
大豆贸易方面,一是对外依存度高且短期内难改变。二是高度依赖进口的潜在风险加大。
风险揭示:期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文的信息来源于经济日报,国小元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谨慎投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0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开售!基金名单+认购流程全在这~
2025-09-15 15:00
-
2025十大长期理财产品推荐,帮你稳稳实现财富增值↗️
2025-09-15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