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内忧外患,人民币贬值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发布时间:2015-8-10 21:23阅读:461
Zerohedge网站之前刊登文章《一周之间亚欧航线运费降近1/4,全球经济衰退再预演?》,反映全球贸易陷入停滞,这非常令人不安。
在以美元计价的情况下,全球贸易状况甚至出现了逆转。
商品世界贸易监督情况,单价
2012年1月- 2015年5月
IMF也承认,2011年增长7%的全球贸易,其增速已接近减半,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预计将放缓至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慢。没有什么能更清楚地显示这一趋势的放缓了。
近日,中国公布了相关数据:7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8.9%(环比下降3.4%),远远高于一致预期的下降1.5%,也是在6月温和反弹2.8%之后四个月内的最大降幅。
不仅仅只是出口遇上了麻烦,进口也下跌了8.1%,略低于-8.0%的一致预期,也不及6月的-6.1%。
高盛对中国面向各个地区的进出口放缓情况进行了分解:
·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1.3%,VS. 6月同比增长12.0%。
·7月向日本的出口同比下降13.0%,VS. 6月同比下降6.0%
·面向欧元区的出口同比下降12.3%,VS. 6月同比下降3.4%。
·对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4%,VS. 6月同比增长8.4%。
·对香港出口同比下降14.9%,VS. 6月下降0.5%。
较慢的连续出口增长很可能导致了7月工业生产增速的放缓。疲软的出口增长很可能会给货币施加更大的压力,尽管中国政府是否会允许人民币适度贬值还有待观察。
一位业内人士总结如下:
“出口下滑似乎是由于欧盟需求再度疲弱所致。总体来说还不算太糟糕,但突出了全球资产市场的一个明显风险。特别是,全球贸易(制造商品以及大宗商品)减缓,以及近期央行外汇储备大幅下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下降将会减少对股票和债券的需求。对全球股票和债券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还没有在股权风险溢价(VIX仍然相当低)以及债券期限溢价(对于美国债券这些仍然很低)中有所反应。在美联储加息之后,更大的调整可能会拖累大量风险相关的货币。”
据彭博社:
除了疲弱的国内投资,全球需求低迷也使中国2015年7%的GDP增速目标面临风险。政府已经推出了新的促增长措施,包括销售特别债券来为建设筹集资金,但却在中国寻求成为储备货币的过程中迟迟没有使人民币贬值。
交通银行经济学家刘学智表示,出口不再是中国增长的引擎,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措施,已经不可能再现曾经的强劲出口增长了。这就意味着经济放缓压力增加,也需要中国政府在国内市场上更为积极。
因此,尽管业内重复认为中国央行将再次降息,甚至失控的猪肉价格几乎使得当局无法再放松货币政策,但事实上,中国现在QE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政府已经清楚地在买进股票,从而使其他的“传动机构”生效,中国央行还没有尝试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使人民币贬值。随着全球贸易不断瓦解,并且中国最终加入全球货币战争,该国将别无选择,下一步只能是使人民币贬值。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