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评7月CPI和PPI:经济仍处通缩风险中,货币政策不会转向
发布时间:2015-8-10 08:55阅读:619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1.6%,PPI同比下降5.4%。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猪肉和旅游价格上涨是CPI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扩大,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降幅扩大;二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价格环比由升转降,由上月上涨6.0%转为下降2.1%。对此,分析师认为,尽管CPI数据有所回升,但未来经济仍处于通缩风险中,货币政策不会转向。
【屈宏斌:通缩形势依旧严峻,未来宽松应加码】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猪肉价格飙升带动食品通胀升至2.7%,是CPI略微走高主因。非食品通胀微幅下跌至1.1%,需求仍然薄弱。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再度走低加之国内需求不足,PPI降幅扩大至-5.4,为09年底以来最低。当前通缩形势依旧严峻。猪肉价格上涨不应阻碍政策宽松,未来宽松应加码以抗通缩。
【中信建投: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通缩而非通胀】
中信建投表示,工业领域通缩已持续41个月。未来产能过剩、内外需不振和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将长期压制PPI。短期内PPI难以转正。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通缩风险而不是通胀风险。
【华创宏观:猪肉价格对CPI影响显现,但不足以构成对宽松货币政策制约】
华创宏观判断9、10月份受供给小幅恢复,猪肉价格涨幅有所减缓,但依然不改生猪大周期。不过,在疲软的实体经济需求面下,预计年底CPI同比高点在2.2-2.5%之间。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但尚不足以构成对宽松货币政策制约。目前的整体宏观经济环境不太支持物价总水平的过快攀升。针对日益明显的经济下行压力,预计三季度财政政策或有实质性发力。
【曹远征:猪肉涨价拉升CPI 货币政策将长期中性】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CPI有一个向上抬头的趋势,猪肉价格在上半年上涨了57%左右,而猪肉在食品价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整个物价的上涨,但总体看来,预计今年CPI不会超过2%,所以通货膨胀也不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曹远征认为,PPI同比下降5.4%没有超出预期范围,因企业销售困难和其还款能力目前都成问题,这表明经济有下行压力很大,需求也不是很高。
曹远征预测,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物价上涨又不是很严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维持目前的方向,稳健、略微宽松的中性货币政策会是一个长期的政策。
【国泰君安:近期制约货政因素增多,预计年末CPI将破2.5%】
国泰君安宏观任泽平认为,近期制约货政因素增多。他表示,猪价大涨,2015年下半年非食品价格面临低基数效应,预计年末CPI将破2.5%。9月美联储存加息预期,人民币存贬值预期,资本面临流出压力,在汇率不能动弹情况下,货政难以释放显著宽松信号,将更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外占收窄和季节性流动性需求。
【招商银行万钊:预计宽松基调不变,政策发力基建投资】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万钊分析称,预计货币宽松的基调不变,下一步财政政策发力推动基建投资的上升,有助于缓解PPI下滑趋势,但需提防CPI对长端利率的冲击。
7月CPI同比增1.6%,主要由四个推动因素:一是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8个百分点;二是5月份烟草税的上调带动烟草价格同比上涨6.8%;三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带动各类服务价格上涨;四是7月份作为开学高峰,带动教育服务价格上涨3.2%。7月PPI同比下降5.4%,主要有两个推动因素: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带来的输入性通缩压力,二是国内需求持续低迷造成的去产能不畅和库存压力过大。
【海通证券:通胀分化愈演愈烈】
海通证券分析称,央行称中国经济供给能力充足,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物价涨幅总体有条件保持低位运行。
1、7月CPI由上月1.4%升至1.6%符合预期,连续3个月回升,猪价上涨带动食品价格环比大涨0.7%,非食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2、猪价屡创新高,推动食品价格继续上涨,预测8月CPI食品价格环涨0.8%,8月CPI反弹至1.7%;
3、7月PPI同比下降5.4%,PPI环比跌幅扩大至-0.7%,源于7月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部分工业行业价格跌幅扩大;
4、8月以来钢价有所反弹,预示PPI环比降幅缩窄,预测8月PPI环降0.4%,8月PPI降幅扩大至-5.6%;
5、央行称中国经济供给能力充足,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物价涨幅总体有条件保持低位运行。但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近期需求有所回升,带动物价低位企稳,总体看仍相对稳定。
【民生证券:CPI如期上涨,但谈货币政策转向还为时尚早】
民生证券点评称,CPI如期上涨,但谈货币政策转向还为时尚早。
1、7月CPI同比上涨1.6%,略高于预期,创年内峰值,主要因猪肉、鲜菜价格大幅上涨。环比增长0.3%,主要由食品项贡献。鲜果价格续跌5.9%,非食品项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环比上涨0.8%,衣着价格下降0.5%,其它分项环比变化不大。
2、7月PPI同比下降5.4%,大幅低于预期,跌幅创下历史峰值。环比下降0.7%,较上月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叠加油价低迷、上游采掘业和原材料产能过剩严重,PPI转正遥遥无期。
3、猪肉同比上涨16.7%,环比上涨9.9%,同比与环比涨幅继续扩大。前期能繁母猪剧烈淘汰,仔猪供给收缩限制生猪补栏。根据生物周期,仔猪到出栏需5个月时间,年内生猪供给压力将持续紧张,未来猪价仍有较大上涨压力。
4、下半年CPI将稳步回升,但不会触碰到政策容忍上限,谈论货币政策转向还为时尚早。下半年考虑到油价同比基数大幅降低,叠加猪周期供给压力,预计四季度CPI将回升到2%左右。但根据7月高频数据来看,总需求依然稳而不强,CPI压力有限,不会导致货币收紧。
【招商证券谢亚轩: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点评称,猪价不会绑架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
1、CPI同比增速1.6%,连续第二个月高于市场预期0.1个百分点。预计三四季度通胀水平持续上升,年末大概率将超过2%。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生猪存栏量不断下降,供应偏紧导致猪肉价格涨幅持续加速,环比上涨9.9%,同比16.7%,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其次,蛋价环比增加0.7%,而过去9个月都是负增长;气候条件变化影响鲜菜价格环比增长1.4%,而过去四个月负增长。非食品价格总体稳定,旅游价格环比增长4.3%,暑假季节性上涨;住房租金环比仅增加0.3%,低于历年同期均值0.5%,显示股市剧烈调整也波及房租价格;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带动车用燃料及零配件、水电燃料等分项数据负增长。
2、PPI降幅扩大,同比负增长5.4%,前值为-4.8%。在国际大宗商品持续大幅下跌的影响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价格环比由升转降,下跌2.1%;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分别下降2.3%和3.0%。工业的中观高频数据价格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7月财新PMI和中采PMI超预期下跌显示出传统行业经营形势更加严峻,反映出国内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压力仍大。
3、猪价不会绑架货币政策,除非更多的食品分项价格持续快速上涨。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但央行对货币政策空间和经济抗风险能力的表述更为谨慎。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供给能力充足…物价涨幅总体仍有条件保持低位运行”,“货币政策并不针对个别商品价格变化进行调整,而主要是观察物价的总体水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请问一下,积极的货币政策有哪些?
什么是货币政策中的“降息”?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