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7板! A股“药”不能停!
发布时间:2022-3-15 10:00阅读:268
3月14日,多家电商平台都可以搜索到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产品,天猫平台已能现货直接购买,京东、美团等大部分平台为“预约购买”。淘宝里搜索“新冠自测”即可进入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购买页面。在售产品为诺唯赞生产的自测产品,售价为486元,规格为20人份。
在资本市场,大盘全天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沪指收跌2.61%,深成指跌3.08%,创业板指跌3.56%。而新冠治疗概念逆势走强。两市超4200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近150亿。个股方面,泰诺生物、以岭药业(002603)等涨停。
消息层面,3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方案》规定了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同时,明确了3类人群进行抗原检测需满足的主要条件、检测试剂的获得渠道,制定了检测发现阳性后的处置管理流程,促进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相衔接。
相关上市公司表现
A股“药”不能停!中国医药(600056)9天7板
中国医药上演9天7板,累计上涨107.39%。截止今日收盘,报23.02。网友直呼:“太牛了”、“准备好子弹,就是干!”。
3月12日,中国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3月9日与辉瑞公司签订协议,并于3月10日发布临2022-007号《关于与辉瑞公司签订协议的公告》。公司将在协议期内(2022年度)负责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以下简称“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2022年2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该产品的进口注册。该产品为处方药,目前暂未进入国家医保及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最终使用及销售情况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预计相关业务规模占公司整体业务量比重较小,对公司近期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而就在21年10月30日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业务结构调整与转型,创新业务模式,加大终端市场开发。但受带量采购、海外疫情、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叠加影响,医药工业收入下降及出口防疫业务减少。
诺唯赞五个交易日累计上涨46.21%
诺唯赞截止今日收盘上涨13.59%,报120.74。五个交易日累计上涨46.21%。
3月12日,诺唯赞发布公告称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在2月26日,诺唯赞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372.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7,847.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400.8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90%。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围绕生命科学、体外诊断、生物医药三大业务板块开展。常规业务涵盖科研试剂、测序试剂、诊断原料、诊断试剂及仪器、CRO服务等,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不含新冠业务)约人民币7.18亿元,相对2020年度同期增长约92%,主要原因系公司上述产品与服务销售增加、相关下游细分领域的终端需求增长及公司新增产品与服务的销售转化实现。得益于我国新冠防疫政策,公司常规业务主要客户群体的业务开展在报告期内得以及时回归常态与复苏。
受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政策实施、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对新冠检测相关原料与终端产品出厂价进行适度下调。因公司新冠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包含品类较为齐全,加之报告期内全球新冠疫情反复波动,公司新冠相关业务(包括诊断原料及终端检测试剂)的销售收入实现约11.46亿元,相对2020年度同期下降约3%。
华大基因(300676)与8家机构签新冠抗原检测合作框架
华大基因截止今日收盘上涨9.98%,报98.32。
华大基因发布公告表示,近日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变更文件(体外诊断试剂)》,对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进行了变更。
3月14日,该公司与8家机构联合签署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涵盖多个千万人份级别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合作意向,旨在大力推广新冠抗原检测的可及性,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华大基因本次签约对象包括国药控股全球采购与供应链服务中心、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九州通(600998)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大参林(603233)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心堂(002727)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壹药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而就在2月25日,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70,074.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20%;预计营业利润为175,935.33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57%;预计利润总额为168,209.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13%;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079.5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55%;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724.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71%。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较2020年度有所下降,主要是因新冠业务市场竞争加剧,全球新冠核酸试剂和检测单价下降,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防疫策略的变化,公司主动战略性调整新冠相关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策略,基于新冠相关的利润较2020年较高基数相比有所下降。
券商观点
天风证券指出,新冠疫情短期或不会消失,中长期防控闭环基本形成。中国实行动态清零策略,新冠产业链的驱动要素主要是国内和国外防控策略的变化以及产品供给端的进展,从防控政策方面看,全球各国正在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海外国家主要以抗原检测为主,强制免费检测逐渐取消,中国新冠口服药尚未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
对于投资机会,其表示,新冠疫情预计中长期与人类共存,疫情走向不确定因素较高,建议从三个维度筛选主题投资机会:1)需求持续性好,2)竞争格局较优,3)传统业务具备估值一定支撑。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1)新冠抗原检测:东方生物、万孚生物(300482)、安旭生物、博拓生物、奥泰生物;
2)疫苗加强针:智飞生物(300122)、康希诺、康泰生物(300601);
3)新冠药:君实生物、以岭药业;
4)CDMO供应链: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博腾股份(300363)。
中泰证券认为,参考海外新冠抗原自检试剂盒发放政策,预计国内新冠抗原自检试剂盒市场单月规模有望达177-266亿元。考虑疫情的持续反复,以及后续国门放开的需求,建议继续重视新冠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关注两条主线:
1)检测,如万孚生物、诺唯赞、九强生物(300406)、明德生物(002932)、九安医疗(002432)、东方生物、亚辉龙、热景生物(688068)、安旭生物等IVD检测标的,以及相关试剂、耗材上游标的如义翘神州、百普赛斯、拱东医疗、昌红科技(300151)等;此外考虑到自检需求提高,益丰药房(603939)、老百姓(603883)、大参林、一心堂等零售药店有望持续受益;
2)口服药:美国已经EUA辉瑞(PAXLOVID)、默沙东(Molnupiravir)两款小分子口服药物;国内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III期临床,多款早期临床阶段小分子药物在研,君实生物VV116海外已获批,前沿生物美国I期临床正在进行。重点关注进度靠前的国内研发创新企业、海外大药企创新药CDMO产业链以及仿制药产业链,如君实生物、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603456)、普洛药业(000739)、天宇股份(300702)、奥翔药业(603229)、奥锐特、美诺华(603538)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停复牌新规规定停牌上限25天,那哪些“超时”股将复牌?
A股和创业板、新三板有什么联系?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