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期货:供需逻辑后关注成本逻辑
发布时间:2022-2-16 09:45阅读:229
春节假期间,国际油价强势上涨,布伦特原油冲至 93 美元/桶上方,石脑油跟随原油价格走高,因此推升国内化工品成本重心,节后化工品价格集体补涨。乙二醇期货节后首个交易日最高涨至 5665 元/吨,但供应过剩预期下,补涨表现不及 PTA、苯乙烯等化工品。随着原油及煤炭价格的回调,乙二醇持续走弱,截 至 2 月 11 日收盘,主力合约周度下跌超 5%,成为主要的空配品种。
15 日,市场有传言因亏损,中石化可能会下调化工板块开工,乙二醇盘中快 速拉涨,主力 2205 合约最高上冲至 5360 元/吨以上。
中石化系统乙二醇产能 530 万吨,占比 24.2%,但目前多套装置开工低位, 实际运行中的乙二醇产能约 380 万吨,如果下调 20%,相当于影响 70 余万吨产能,约 6 万吨/月的减产幅度。CCF 网站的减产版本则提及富德,三江,镇海,福炼等多套装置存环氧回切计划,合计影响 EG 日产量损失在 1500-1600 吨附近, 影响乙二醇负荷下降预计在 3%附近,粗略估算近 5 万吨/月的减产。整体看,因亏损严重,部分 EG 装置有减产预期,但实际还有部分降负是春节后 EO 需求回升后的正常装置回切。
国内外新装置投产,国产和进口双双增长的累库预期在去年不断推迟。2022 年初,中化泉州、富德能源和浙石化 2 期等前期检修的多套大装置陆续重启;镇海炼化、广西华谊等新装置也顺利投产;煤价高位回落后,煤化工路线盈利向好,去年因亏损停车的煤制装置陆续复产。春节后第一周,国内乙二醇整体开工负荷回升至 73.67%,煤制开工负荷 63.65%,较 1 月中旬分别提高 19.97%和 14.49%, 乙二醇产量骤增。
节后华东主港地区 MEG 港口库存总量 82.3 万吨,较节前增加近 15 万吨。近期港口预计到港量维持高位,而聚酯工厂采购积极性一般,乙二醇港口库存短期仍将保持增长。市场流通货源不断增加,现货基差也自春节前的-60 元/吨走弱至-100 元/吨附近。目前生产利润低下,部分联产装置回切EO,但建元、广汇等煤制装置即将投产,乙二醇供应仍将维持高位,初步估算一季度乙二醇将大幅累库 50-55 万吨左右。过剩格局持续压制乙二醇的现金流,后续主要关注持续亏损下是否有装置出现意外检修降负而造成供需预期节奏改变。如果减产预期落实, 乙二醇累库将低于预期,因此短期走强是对前期大幅累库预期下的估值修复。需求季节性回升,但存隐忧今年春节前后的季节性检修期,聚酯工厂并未出现大面积降负,整体开工率高于往年同期,但终端织造如期放假,使得聚酯工厂节后库存压力较往年偏高。截至 2 月 11 日 CCF 统计的长丝 POY、FDY、DTY 和涤纶短纤工厂的综合权益库存分别在 24.7、29、29.4 和 14.2 天,分别较节前上升 9.6、6.7、7.4 和 5.1 天。春节后织造企业开工率仅恢复至 3 成偏上,预计本周复工复产将继续,元宵节之后才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终端订单整体一般,由于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下游对涤丝的追高持谨慎态度,因此春节后第一周内,涤丝及短纤的产销持续偏弱,仅以刚需少量补货为主。周末地缘政治引发的油价上涨预期下,涤丝产销略有好转,但预期难以持续形成正反馈。若后续内外销订单没有出现明显好转,涤丝工厂可能持续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需求端的负反馈将会限制聚酯开工率的继续回升速度,对原料乙二醇的需求形成隐忧。综上所述,今年以来上游原料表现偏强,但受累库预期压制,乙二醇表现偏弱,涨幅明显落后于成本,行业现金流受到明显挤压。老装置复产、新装置投产, 乙二醇供应增长明显,节前市场提前透支春节期间的聚酯高开工利多,节后主要担忧涤丝环节的库存压力可能形成的负反馈。因此,乙二醇节后持续交易供应过剩的供需逻辑,该因素主导下乙二醇表现相对其他化工品偏弱;价格大幅走低后,成本支撑作用将有所显现,市场或由供需逻辑转向成本逻辑,低估值修复后 EG 可能被动跟随原料波动。
做好期货交易最重要的就是把控风险,提示广大投资者,期货交易一定要理性投资,积累经验最重要,如果想要开立期货账户,或者享受优惠的交易手续费,以及选择优质的期货公司,可以点击上方头像添加好友,与我联系。一起探讨期货行情,尽可能助您一搏之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15103944474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