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震荡加剧,二次探底后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5-8-4 08:47阅读:749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刚刚过去的6月和7月,A股经历了可能写进金融史课本的惊魂时刻。7月24日以来股指进入调整,27日上证指数单日大跌8.48%被市场定性为进入“二次探底”时段。8月首个交易日,A股延续下跌态势,沪指围绕3600点展开震荡,且盘中一度跌破200日均线,成交量也持续下探。二次探底,底在何方?
伴随近几个交易日股指震荡反复,成交量也随之下降,两融余额进一步回落。同时,救市仍在继续。证监会也表态警惕程序化交易风险,证监会称,在市场初步企稳但情绪较敏感的情况下,一些账户的异常交易行为与程序化交易风险相叠加,严重影响市场稳定。此种情形之下,绝大多数机构和投资者都认为随着二次探底的进行,震荡趋势短期内或将维持。
目前机构中强烈唱多的分析师大为减少,国泰君安等前期的大多头目前也趋于谨慎,更有券商认为8月A股还有可能考验前期低点3373点。除机构外,超半数投资者认为沪指将维持震荡行情。对于震荡市的操作,机构则建议寻找真正成长股,关注部分主题投资机会。
证监会表态警惕程序化交易风险
周一出版的四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均刊登文章聚焦规范程序化交易,文章表示,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加大异常交易行为监管接受采访时指出,在市场初步企稳但情绪较敏感的情况下,一些账户的异常交易行为与程序化交易风险相叠加,严重影响市场稳定。我国资本市场还处在新兴加转轨阶段,发展程序化交易尤应审慎,特别要警惕程序化交易与异常波动、操纵市场叠加的风险。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沪、深证券交易所、中金所在日常监控中发现,一些个人和机构账户存在盘中连续拉抬或打压中石油、中石化等权重股,尾盘大额集中抛售股票等异常交易行为,扰乱市场交易秩序,造成投资者误读误判,跟随交易。不排除有人故意引发市场恐慌性下跌,制造差价从中渔利。该负责人进一步说,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一些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账户参与其中,频繁报撤单,少数账户委托撤单比超过80%,干扰正常价格信号。在市场初步企稳但情绪较敏感的情况下,一些账户的异常交易行为与程序化交易风险相叠加,严重影响市场稳定。
截至8月3日上午,涉及被处罚的账户已经增加到34个。而涉及处罚的机构账户集中在几家使用量化手段或量化策略的私募基金公司上。8月3日盘后,上交所表示,当日对4个存在严重异常交易行为的证券账户采取了盘中暂停证券账户交易的监管措施,并对5个存在异常交易行为的证券账户做出口头警示。
量能急剧减小:市场底伴随成交萎缩
近期成交量来看,A股的成交量显著缩小,以上证指数为例,在7月6日至13日,日均成交约7600亿,而在7月27日至30日,日均成交约6400亿。从量能上看,8月3日市场量能继续缩小,两市成交仅8472亿元,业内分析,近期市场量能急剧减小的格局也就不能被打破。对于市场而言,缩量上行是诱多。而国家队近期也没有主动攻击的意思,只是在底部不停扫货托底。这样便成为市场近期修复行情中最大的软肋。8月2日,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发布研报称,政策底后都会震荡确认市场底,市场底往往伴随成交量萎缩,投资者目前决策普遍偏短期化。
申万宏源桂浩明也认为,从上周下半周起,成交明显减少,到上周末两市合计单日成交金额已经低于9000亿元,只有高峰期的2/5还不到。显然,这说明高频交易开始弱化了,而整个股市因为缺乏财富效应,也出现了资金不断外流的状况。此时权重股自然是孤掌难鸣,题材股也受制于降杠杆等因素,由于没有接盘而易跌难涨。这样一来,尽管有关方面在不断地出台维持市场稳定的各种措施,但边际效应递减也是客观事实。一般来说,如果现在这种格局得以延续的话,那么后市交易重心继续下移将是不可避免的。
两融余额持续创新低:震荡或延续
而与第一轮去杠杆化的调整类似,本轮二次探底中,杠杆资金的调整比股指的调整领先、调整的速度更快。在7月9日阶段企稳在1.44万亿之后,7月31日,两融余额创出自3月17日以来新低1.34万亿。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持续走跌,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24.94亿元至13386.58亿元,为自3月17日以来最低水平。其中,沪市两融余额大幅削减216.91亿元至8622.03亿元,且融资余额降至8599.71亿元,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与此同时,深市两融余额也持续四个交易日低于5000亿元,较上日减少108.03亿元至4764.55亿元,融资余额降至4754.46亿元。民生证券认为,在两融维持1.3万亿的低位、新增投资者开户创三个月新低等因素制约下,市场走势很难做出大的改观,区间震荡或将延续。银河证券也认为,杠杆是推动本轮牛市最大的助力之一,暴跌后监管层对后续民间配资的监管趋严,下半年将更多的是以券商场内融资业务为主,民间配资业务难以像上半年那么火爆,市场短期震荡压力仍然存在。
超半数投资者认为震荡行情继续演绎
日前,申万宏源研究所策略研究部通过微信平台向投资者发放了A股投资情况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03份。调查显示,目前投资者态度谨慎,多数人认为上证指数震荡,创业板趋势向下。自A股各主要指数从2015年6月15日急转直下开始,一波三折,短暂的反弹也并不坚定,悲观情绪笼罩。未来一季度内,56%的投资者认为上证综指震荡行情继续演绎,63%的投资者认为创业板指数将趋势性回调。53%的投资者倾向认为上证综指能够跑赢其他指数。
对于“救市”,53%的投资者不认同“救市”的点位诉求。“救市”行动到7月8日后快速反弹,到7月28日创下数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之后市场的不确定性骤增。从统计情况上看,53%的投资者认为“救市”的底线是防止流动性风险,并不存在所谓的“政策底”。在市场上行的阻力方面,32%的投资者认为在上证综指4100-4300点,29%的投资者认为在3900-4100点,私募基金看法偏乐观,认为主要阻力在4300-4500点,靠近4500点所谓“政策顶”。
看空or谨慎派机构增多:或考验3373点
目前机构中强烈唱多的分析师大为减少,国泰君安等前期的大多头目前也趋于谨慎。国泰君安、国海证券、银河证券、中原证券等纷纷表示,经历几次“股灾”级别挫败后,投资者信心丧失,风险偏好难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资金入场亦明显减缓,因此股指企稳回升将是缓慢曲折的过程,市场风格也将偏向于谨慎,个股分化加剧。短期市场回升基础不稳,市场压力主要来自于连续上涨后的技术性调整需求以及政策面扰动对于投资者信心的冲击,市场震荡压力仍然存在。
中原证券认为,8月A股还有可能考验前期低点3373点。中原证券表示,经过这次股灾,市场要恢复元气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一方面,今年二季度是新增投资者最集中的时段,上方的套牢盘集中,市场向上突破面临巨大的抛压;另一方面,4500点上方是券商自营盘可以净卖出的点位,只要市场接近4500点,投资者对国家队退出市场的预期就会增加,可能导致市场裹足不前。从境内外市场多次股灾经验来看,市场要攀升到股灾前的高点,多数要花两年或更长的时间。短期内市场走势并不乐观,8月A股还有可能考验前期低点3373点,二度寻底,未来在市场底和政策底之间震荡,核心波动空间在3200-4200点之间。
国泰君安从大多头变身谨慎派。国泰君安宏观任泽平、冯赟认为,7月PMI回落,下半年经济L型进一步确认。货币政策放松空间受到多重制约,未来的局面可能是“股债震荡”。据分析,股市现在是临时管制的震荡市,政府救的是流动性危机而不是指数点位,趋势要等市场正常以后出来,看三碗面(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
国内经济方面,下半年经济L型,3季度会回调。近期宏观经济领域对下半年L型还是U型存争议。在5-6月反弹后,7月财新和中采PMI均回落。前期经济探底回升源于基建发力和金融业贡献,随着股市交易量退潮和稳增长政策效应递减,3季度经济面临再度回调压力,U型复苏将被证伪。任泽平认为,持U型复苏论者主要基于地产回暖和基建发力。虽然一、二线地产回暖,地产投资从4月的0.5%反弹至6月的3.4%,但是占地产投资70%的三四线房市去库压力大,地产投资难以重回高增长。美元走强,大宗下跌,企业去库。人民币强势,抑制出口。基建稳增长旨在托底而非刺激。各界对增速换档期的经济寻底筑底应有足够耐心,通过改革放活积极培育新动力。
民生证券认为,区间震荡或将延续。从月K线看,已经连续收出两根长阴线,目前正处于10月均线的支撑中,10月均线在3557点附近。因此,多空双方会在3500点附近展开激烈的争夺,最终选择中线的方向。短期来看,日BOLL线的中轨在3842点,对市场构成压制,能否突破走强,是关注的重点,在投资者心态逐步修复后,市场重心仍会逐步上移。从目前看,在两融维持1.3万亿的低位、新增投资者开户创三个月新低等因素制约下,市场走势很难做出大的改观,区间震荡或将延续。后市关注:一是,有关“十三五”规划的消息,国企改革、京津冀一体化等,一些新的见解和精神。二是,7月中采PMI数据的公布,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景气状况以及经济增长的运行情况。三是,市场是否有新的热点出现,只有这样,才会引领市场反弹,才会吸引场外资金的介入,成交量会有逐步放大的过程,否则,仍以震荡整理为主。
国海证券表示,上证综指略有企稳,前期低点是市场很重要的心理点位,股市在这个位置可能会略有震荡。但整体来看,市场情绪短期将依然谨慎,一者前期抢反弹的资金受伤后,这一次会有所谨慎,二者8月初即将迎来经济数据披露期,本月的经济数据可能是年初以来最需要关注的一次,特别是其中的通胀数据,在结果明确之前,市场可能依然会较为谨慎。
万和证券则表示,在IPO和再融资重启前,保守的投资者可选择场内货币基金和逆回购产品等风险较小的标的;风险承受力较高的投资者”强烈建议短线操作,不建议长期持有”,“若指数跌破3373点,清仓出局”。
震荡市操作:券商建议寻找真正成长股
面对已经到来的二次探底,大盘已经进入震荡模式,后市如何演绎也成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对于近期市场走势,国投瑞银美丽中国基金经理董晗指出,三季度宏观经济有望呈现出阶段性企稳,主要是政府基建投资逐步发力带来的托底作用,但是考虑到相对疲弱的居民需求,通胀整体还将维持在温和可控的状态。在此背景下,预计货币政策整体保持相对宽松的格局,不排除年底出现再度宽松的可能。但高估值仍需依靠企业中长期的利润增长或者转型来消化,代表新兴产业的真正成长股值得逐步开始布局。具体来看,董晗短期会追求养殖、传媒、医药等确定性比较高的行业,中期来看军工、环保、医药及国企改革主题,均值得深挖其中优质公司。董晗强调,因为一些高成长企业在之前暴跌中由于流动性回到了较低的估值水平,随着利好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流动性支持,政策底和一些优质个股的市场底均已显现,但市场反弹太快,较好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所以仓位依然较为谨慎。
针对震荡市中的操作,兴业证券建议,要寻找穿越周期的标的,焦点在于挖掘成长和估值匹配度高的股票,难点在于切换到正统估值方法下,他们认为当前便宜标的并不多。其次,应利用技术分析做交易,不过,这并不适合大资金作战,只适合中小规模资金灵活博弈。既然是震荡市而非趋势市,那就少用甚至停用趋势性的技术指标,而是改用类似于布林线这样基于常态概率统计分布的技术指标,利用下轨买入,上轨卖出能够有效避免追涨杀跌,克服人性弱点。第三,控制出手次数,等待是为了一击即中。
国泰君安认为,机会方面可关注“十三五”规划。国泰君安表示,将更强调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从这三个维度出发,重点将向信息经济、国企改革、清洁能源、中国制造2025、区域规划、PPP等六大方向倾斜。五年规划带来的政策红利,将引导资本市场发掘六大领域的主题投资机会。
震荡市操作:7月私募调研逾百股
市场震荡,趋势性行情尚未形成,此时嗅觉灵敏的私募的一举一动备受外界关注。据《第一财经日报》近日来向北上深三地多家私募了解的情况,目前较为普遍的情形是私募保持了较低的仓位,虽然乐观情绪在回升,但风险偏好度在下降,信心完全恢复尚需时日。
7月1日至31日期间,私募共调研了114家上市公司,涉及广汽集团、万达院线、旋极信息、当升科技等明星个股。调研频率较高的有广汽集团、先导股份、康弘药业、三湘股份等,其中先导股份被上海世诚、玖歌投资、尚雅投资等14家私募调研;康弘药业则受到鸿道投资、上海倍霖山投资、博颐投资等19家私募调研。此外,资料显示,“最牛私募”泽熙调研了5家公司,分别是康弘药业、三诺生物、亚厦股份、成飞集成以及*ST集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