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紧急叫停奥赛康IPO 31.8亿套现挑战IPO新政
发布时间:2014-1-10 13:08阅读:876
奥赛康1月10日凌晨公告称,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公司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
奥赛康表示,公司和主承销商未来将择机重新启动发行。关于发行的后续事宜,公司和主承销商将及时公告。这也是IPO本次重启以来首只新股宣布暂缓发行。
据证监会相关人士透露,奥赛康新股发行老股东直接套现31.8亿,惹来证监会主席肖钢关注,引发新股发行首次紧急叫停事故。
本次奥赛康发行价高达72.99元,市盈率达67倍——创业板新丁奥赛康,刷新了本轮IPO重启后的发行纪录。引人注意的是,奥赛康还触发了老股发售,唯一有资格转让老股的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一举套现31.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奥赛康本次发行还触发了老股发售,金额巨大。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7.9亿元,将发行新股1186.25万股,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一次性实现老股转让4360.35万股,因此套现金额高达31.8亿元。
此次离奇发行,中金将从上市公司赚承销费6311万,帮老股东减持承销费2亿,总承销费接近3亿。而随着证监会直接叫停,奥赛康和中金的套现利润暂时成为泡影。
分析人士指出,客观来看,奥赛康大股东独家套现也存在一定特殊性。根据规定,老股公开发售的条件是,股东所持股份的持有时间超过36个月。但在奥赛康的股东名单中,仅大股东南京奥赛康的持股时间超过3年。
有观点认为,按照证监会此前的口径,此次推出老股转让措施,主要是为了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数量,缓解单只股票上市时可交易份额偏少的状况,对买方报高价形成约束,进一步促进买、卖双方充分博弈,促进新股合理定价并缓解“超募”问题。有业内人士称,奥赛康的31.8亿元的套现,可能使得上述政策意图付之东流。
在此之前,曾有报道称,奥赛康税务违规被罚,“假合资”真逃税。从2012年6月预披露招股书申报稿以来,应收账款高企、高额的学术推广费、受环保部门处罚等受到市场关注。2010年还受到南京地税局稽查局的行政处罚。
此外,2009年1月17日,南京市江宁区环保局对奥赛康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未建有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和防范措施,未按照环评要求处置危险废物,因此,南京市江宁区环保局对此出具了江宁环罚字[2009]00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奥赛康按决定书意见进行整改。
风险披露不全?江苏奥赛康主产品市场份额存疑
2014年1月2日,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赛康”或“公司”)正式启动IPO,准备登陆创业板。作为国内最大的质子泵抑制剂(PPIs)注射剂生产企业之一,其推介活动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然而,公众和网友对于奥赛康的主要产品市场“奥西康”市场份额、单独定价资格随时有丧失之忧等质疑仍然不绝于耳。今天,新华网江苏频道记者采访了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该公司负责上市业务的董秘兼财务总监任为荣。但令人遗憾的是,截止记者发稿时,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未书面回复新华网江苏频道的采访,该公司董秘兼财务总监任为荣也未正面回应新华网江苏频道记者提出的问题。
逾百家药厂获批生产 奥西康销售额和毛利双下降
奥赛康主营收入大部分来自其主导产品奥西康——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为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2009至2012年,奥西康销售额占奥赛康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40%、66.96%、52.74%和45.81%,奥西康毛利占总毛利比例分别为70.54%、69.19%、53.90%和46.62%。由此可见奥西康的成败之于奥赛康是何等的重要。公司在其招股意向书中也坦言,一旦公司主导产品受到竞争对手的冲击或客观经营环境客观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将对本公司未来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不利影响。然而公司却对奥西康发生的重大不利变化视若无睹,通篇没有任何相关披露。
表1 奥赛康的奥西康销售额及毛利占比
| 项目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H1 |
| 销售额占比 | 68.40% | 66.96% | 52.74% | 45.81% | 44.18% |
| 毛利占比 | 70.54% | 69.19% | 53.90% | 46.62% | 44.92% |
据了解,虽然质子泵抑制剂的市场规模仍在增长,内部五大产品分化严重。兰索拉唑高速成长,而奥美拉唑下滑明显,其市场份额已经由2010年的41.49%下滑至33.17%,而增速也由2010年的26.62%下滑至-6.44%,成为五大类中唯一负增长的产品(详见下表)。正如米内网(米内网原名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始建于1997年9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所言,随着国内各企业的埃索美拉唑强势上市时间的逼近,以及各质子泵抑制剂更有效、更安全的异构体的陆续上市,再加上新一代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的不断出现,曾经是质子泵抑制剂中最畅销的奥美拉唑市场进入了它的“青铜时代”。
表2 2007-2011年抗消化性溃疡及胃动力药物主要品种市场份额及增长率
| 项目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 奥美拉唑市场份额 | 41.12% | 41.36% | 42.09% | 41.49% | 33.17% |
| 泮托拉唑市场份额 | 21.19% | 24.28% | 24.85% | 23.63% | 23.74% |
| 埃索美拉唑市场份额 | 6.64% | 7.64% | 8.67% | 10.01% | 11.02% |
| 兰索拉唑市场份额 | 2.53% | 1.99% | 2.27% | 2.85% | 7.68% |
| 雷贝拉唑市场份额 | 5.02% | 5.54% | 5.86% | 6.49% | 6.23% |
| 奥美拉唑增长率 | 49.57% | 21.63% | 29.76% | 26.62% | -6.44% |
| 泮托拉唑增长率 | 111.48% | 38.52% | 30.52% | 22.14% | 17.56% |
| 埃索美拉唑增长率 | 78.50% | 39.18% | 44.73% | 48.32% | 28.84% |
| 兰索拉唑增长率 | 58.67% | -5.18% | 45.95% | 60.82% | 215.72% |
| 雷贝拉唑增长率 | 99.88% | 33.51% | 34.74% | 42.37% | 12.28% |
资料来源: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
不仅如此,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药品信息查询,目前注射用奥美拉唑已经有一百多家药企获批生产。奥美拉唑注射剂型市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海”,但是奥赛康招股意向书对此没有明确的披露。
图1 CFDA注射用奥美拉唑查询结果

资料来源:http://www.sda.gov.cn/
市场份额数据疑雾重重 奥西康市场地位或被虚夸
奥赛康在其招股意向书中指出,2010年至2012年公司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3.45%、30.97%和34.63%,而竞争对手常州四药相应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77%、11.32%和9.24%,并说明资料来源为中国药学会。
图2 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奥赛康招股意向书
记者无从获取中国药学会的相关数据,也无法证实其阐述的真实性。
然而李发庆发表在2013年5月22日《医药经济报》的一篇文章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数据,2010年至2012年奥西康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5.0%、29.3%和29.5%,而其竞争对手常州四药相应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3%、13.8%和14%,值得注意的是,李发庆的数据也是来源于中国药学会。
同一家机构的数据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各种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图3 近年来奥美拉唑针剂各品牌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中国药学会(转引自《医药经济报》2013年5月22日第4版)
另外,奥赛康在奥美拉唑产品上的市场地位也有虚夸之嫌。奥美拉唑的剂型并非注射剂一种,而且公司也有相应的片剂奥一清,然而公司并没有将二者合并考虑,向潜在投资者披露整体的状况。如果放在奥美拉唑市场上而非奥美拉唑针剂市场上,公司是否还能取得独尊地位呢?是否还能大幅领先与原研厂商阿斯利康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2011年,奥赛康的奥美拉挫市场份额为23.45%,不仅大幅低于阿斯利康的40.16%,而且相较于竞争对手常州四药的领先优势也将大幅缩水。
图4 奥美拉唑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
风险披露不完整 奥西康单独定价资格随时有丧失之忧
奥赛康在其招股意向书中洋洋洒洒披露了十九项风险,涵盖面之广值得赞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