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优化拓展跨境投资渠道 丰富产品供给
发布时间:2021-11-24 09:13阅读:265
中国证监会11月23日消息,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表示,证监会将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继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等跨境投资渠道,丰富跨境投资的产品供给和配套制度。证监会正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并研究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方星海介绍,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开放不断深化,行业准入全面放开,产品开放稳步推进。截至2021年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占比约4.97%。
深化资本市场开放合作
方星海表示,2022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的元年,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和中国东盟金融合作都将迎来全新局面。中国证监会将全力支持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和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深化中新、中国-东盟资本市场务实合作,助力开创互联互通新格局。
一是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国证监会将以注册制改革为抓手,持续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升市场深度和流动性。继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等跨境投资渠道,丰富跨境投资的产品供给和配套制度,便利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和风险监测防范机制。提升制度规则完备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巩固和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投资环境。
二是深化中新、中国-东盟资本市场合作。目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ETF合作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中新双方将积极推动早日实现ETF互通。中国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到东盟投资展业,鼓励双方交易所开展务实合作,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监管和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证券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东盟许多国家对加强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合作,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积极性,中国证监会将根据各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推进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务实合作。
三是支持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在重庆落地。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2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期待重庆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也欢迎各国金融机构到重庆投资展业,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特别是广大的西部地区,为中国、新加坡及东盟的投资者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我们了解到,重庆已经开通中新国际数据通道,期待这一高效的沟通路径能够为中新、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交流作出积极贡献。”方星海说。
四是做好高质量实施RCEP工作。将于明年1月1日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目前金融业具有最高开放水平的自贸协定首次落地。中国证监会将持续深入做好高质量实施RCEP工作,不断提高资本市场领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哪里可以投资跨境etf,求推荐个渠道?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4
-
炒股总踩坑,结果靠它理清了所有思路!
2025-11-10 09:44
-
第一次开户,如何选券商?(附7家券商测评表)
2025-11-10 09:44


当前我在线
13968834327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