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短期内需型工业品政策底形成的可能
发布时间:2021-11-21 11:21阅读:157
关注短期内需型工业品政策底形成的可能,以及全球控制能源通胀预期下原油高位调整风险。10月下半月至当前专项债正加速投放,叠加地产调控政策的边际修正,或短期对需求端有所支撑,而供给端部分原材料生产企业开始停产检修有边际收紧预期,并且后续还有冬奥会以及冬季环保攻坚的限产预期;更为重要的是,上周五央行和国务院齐发声,国务院表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央行强调“做好跨周期设计,统筹考虑今明两年政策衔接,更好支持消费投资恢复,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权威部门的发生有力的支撑了后续稳增长和政策边际宽松预期,内需型工业品(黑色建材、传统有色铝、化工、煤炭)本月内或将得到一定支撑。但是,我们仍维持内需主导型商品中长期承压下行的判断,主要基于国内经济仍将持续下行,7-10月份开发商拿地断崖式下跌削弱未来下游开工强度,房地产税试点利空预期和国内通胀调控政策仍偏于强势。
而部分外需型工业品(原油及成本支撑链条商品、新能源有色金属)短期面临一定的调控风险,上周美国向多个国家提出了联合释放原油战略储备的提案,短期对市场预期有所压制,并且欧洲疫情反复也对需求预期有一定打压。但中长期仍维持看好观点,在冷冬强化需求而供给短期难以放量的背景下,原油和以原油为成本支撑的上游商品仍将得到支撑,新能源有色金属仍将受益于美国基建刺激预期、欧洲气荒带来的炼厂减产预期以及各国长周期的新能源促进计划。此外,在寒冬和拉尼娜暴雨暴雪扰动以及CPI温和上行预期之下,农产品或将持续受益,如橡胶、大豆、软商品等。而在美联储Taper落地后,受加息预期回落以及财政部计划降低长期限国债供应下,长端美债利率有望见顶回落,在通胀预期回落前,贵金属板块将持续受益。整体来看,内需型工业品短期或受到国内宽信预期的支撑,新能源有色金属、原油链条等外需型工业品延续看好观点。
策略(强弱排序):贵金属、农产品(橡胶、大豆、软商品等)>原油链条商品(原油、燃料油等)、新能源金属(铜、镍等)>其他品种;关注短期内需型工业品(黑色建材、传统有色铝、化工、煤炭)低位企稳可能。
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风险;中国抑制商品过热;中美博弈风险上升;台海局势。
近期市场要闻
1. 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整体零售购买量上升了1.7%,高于前值0.7%。不包括汽车销售在内的10月份销售也增长了1.7%,远高于预期的1.0%。这是美国零售额数据连续第三个月呈现增长趋势,同时也为今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细分指标方面,所有项目的零售销售额均呈增长趋势,只有服装和配饰的销售额有所下降。
2. 美联储副主席布拉德:通货膨胀使得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向鹰派靠拢。核心PCE“相当高”,美联储应该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采取更强硬的政策。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增加至每月300亿美元将为2022年第一季度末加息打开大门。更鹰派的行动是有意义的,这能管理物价风险。我将支持2022年上调两次利率,这将取决于数据。可以允许缩债结束时缩表。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对数据作出反应,管理风险。倾向于鹰派的美联储还可能强化这样一种观点,即它不必等到缩减计划结束才加息,或允许缩减资产负债表提前结束。
3.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设立的专项再贷款,按照聚焦重点、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场化原则,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和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等。全国性银行自主发放优惠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
4.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指出,近两年,金融业风险正从内生风险向外生风险转变。当前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增长乏力叠加疫情冲击影响;一些企业盲目扩张、资金链紧张,甚至恶意“逃废债”,“逃废债”的企业不仅涉及民营企业,也包括地方国有企业;有的地区政府隐性债务负担重,财政紧张叠加债务约束,直接或间接利用银行贷款弥补财政缺口。上述产业风险、企业风险、财政风险等均可能演化为金融风险。为此,必须准确研判金融风险形成原因,避免开错药方。
5. 日本政府拟于19日敲定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财政支出方面将达到55.7万亿日元,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6. 美国至11月1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6.8万人,连续6周减少后首次录得增加,预期26万人,前值自26.7万人修正至26.9万人;四周均值27.275万人,前值自27.8万人修正至27.85万人;11月6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208万人,预期212万人,前值自216万人修正至220.9万人。
7. 最新一波疫情正在报复性地席卷欧洲,许多国家的日感染人数创历史新高,实施部分地区的封锁并对未接种疫苗的人起到保护作用。荷兰周三报告了超过2万例新增感染病例,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创下纪录;而在正在进行第五波疫情的法国,周三新病例数同样超过2万例,这是自8月2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11月18日周四,德国报告了65371例新增新冠感染病例,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首次日新增超过6万例。
8. 11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规模庞大的社会支出及税改法案周五上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不过法案在参议院的命运仍然未卜。在经过党内持续数月的争论后,众议院以220对213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法案。对于拜登来说,法案在众议院闯关成功是一场政治上的胜利,但距离最后终点还很遥远。预计民主党参议员在投票前可能会要求对法案作出重大调整,参议院表决可能在12月进行。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可获得关于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而部分外需型工业品(原油及成本支撑链条商品、新能源有色金属)短期面临一定的调控风险,上周美国向多个国家提出了联合释放原油战略储备的提案,短期对市场预期有所压制,并且欧洲疫情反复也对需求预期有一定打压。但中长期仍维持看好观点,在冷冬强化需求而供给短期难以放量的背景下,原油和以原油为成本支撑的上游商品仍将得到支撑,新能源有色金属仍将受益于美国基建刺激预期、欧洲气荒带来的炼厂减产预期以及各国长周期的新能源促进计划。此外,在寒冬和拉尼娜暴雨暴雪扰动以及CPI温和上行预期之下,农产品或将持续受益,如橡胶、大豆、软商品等。而在美联储Taper落地后,受加息预期回落以及财政部计划降低长期限国债供应下,长端美债利率有望见顶回落,在通胀预期回落前,贵金属板块将持续受益。整体来看,内需型工业品短期或受到国内宽信预期的支撑,新能源有色金属、原油链条等外需型工业品延续看好观点。
策略(强弱排序):贵金属、农产品(橡胶、大豆、软商品等)>原油链条商品(原油、燃料油等)、新能源金属(铜、镍等)>其他品种;关注短期内需型工业品(黑色建材、传统有色铝、化工、煤炭)低位企稳可能。
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风险;中国抑制商品过热;中美博弈风险上升;台海局势。
近期市场要闻
1. 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整体零售购买量上升了1.7%,高于前值0.7%。不包括汽车销售在内的10月份销售也增长了1.7%,远高于预期的1.0%。这是美国零售额数据连续第三个月呈现增长趋势,同时也为今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细分指标方面,所有项目的零售销售额均呈增长趋势,只有服装和配饰的销售额有所下降。
2. 美联储副主席布拉德:通货膨胀使得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向鹰派靠拢。核心PCE“相当高”,美联储应该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采取更强硬的政策。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增加至每月300亿美元将为2022年第一季度末加息打开大门。更鹰派的行动是有意义的,这能管理物价风险。我将支持2022年上调两次利率,这将取决于数据。可以允许缩债结束时缩表。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对数据作出反应,管理风险。倾向于鹰派的美联储还可能强化这样一种观点,即它不必等到缩减计划结束才加息,或允许缩减资产负债表提前结束。
3.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设立的专项再贷款,按照聚焦重点、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场化原则,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和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等。全国性银行自主发放优惠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
4.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指出,近两年,金融业风险正从内生风险向外生风险转变。当前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增长乏力叠加疫情冲击影响;一些企业盲目扩张、资金链紧张,甚至恶意“逃废债”,“逃废债”的企业不仅涉及民营企业,也包括地方国有企业;有的地区政府隐性债务负担重,财政紧张叠加债务约束,直接或间接利用银行贷款弥补财政缺口。上述产业风险、企业风险、财政风险等均可能演化为金融风险。为此,必须准确研判金融风险形成原因,避免开错药方。
5. 日本政府拟于19日敲定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财政支出方面将达到55.7万亿日元,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6. 美国至11月1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6.8万人,连续6周减少后首次录得增加,预期26万人,前值自26.7万人修正至26.9万人;四周均值27.275万人,前值自27.8万人修正至27.85万人;11月6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208万人,预期212万人,前值自216万人修正至220.9万人。
7. 最新一波疫情正在报复性地席卷欧洲,许多国家的日感染人数创历史新高,实施部分地区的封锁并对未接种疫苗的人起到保护作用。荷兰周三报告了超过2万例新增感染病例,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创下纪录;而在正在进行第五波疫情的法国,周三新病例数同样超过2万例,这是自8月2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11月18日周四,德国报告了65371例新增新冠感染病例,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首次日新增超过6万例。
8. 11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规模庞大的社会支出及税改法案周五上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不过法案在参议院的命运仍然未卜。在经过党内持续数月的争论后,众议院以220对213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法案。对于拜登来说,法案在众议院闯关成功是一场政治上的胜利,但距离最后终点还很遥远。预计民主党参议员在投票前可能会要求对法案作出重大调整,参议院表决可能在12月进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您好,期货中工业品期货有很多的,现在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丰富多样,覆盖了金属、农产品、能源、货币、指数等多个领域。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交易品种。有色金属期...
什么是政策底?
当股市面临崩盘,或者市场信心严重涣散,股市处于下降通道,且没有止跌迹象的时候,股市丧失了融资功能,政府发利好消息救市(托市),而形成的底部我们称之为政策底.
为什么政策底之后还有市场底?
你好,政策底是指政策上监管机构认为股市没必要继续下跌了,一些机构应该出来挑大梁,但由于此时市场的人气还没有恢复,加上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还有一定负面情绪,所以市场可能还会下探,直到跌到底...
政策底是什么意思?
您好,当股市面临崩盘,或者市场信心严重涣散,股市处于下降通道,且没有止跌迹象的时候,股市丧失了融资功能,政府发利好消息救市(托市),而形成的底部我们称之为政策底。以上就是对此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
政策底是什么
当股市面临崩盘,或者市场信心严重涣散,股市处于下降通道,且没有止跌迹象的时候,政 府发利好消息救市(托市),而形成的底部我们称之为政策底。
LPG:短期内需求主导,盘面偏强
上周五,PG2401主力合约大幅收涨5.56%。此前盘面不断走弱,但现货市场仍然较为坚挺,基差不断走强,处于高位,盘面估值偏低叠加整体市场情绪良好,盘面开始估值修复,大幅收涨。后期来看,虽然整体供需并不紧张,但短期内需求端的抬升可能占据上风。一方面,国内可能再度面临一波寒潮,燃烧方面需求将有所支撑。另一方面,随着此前价格的走弱,中国进口商有新增采购需求,入市积极性增加,短期内对市场有提振。虽然当前实际PDH利润仍然倒挂,但盘面利润有所修复,做缩PDH利润头寸对PG盘面也将形成一定的提振。因此,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