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最好的归属是工具人
发布时间:2021-11-3 10:44阅读:919
大家好,我是飞哥。
曾经的公募一哥-华夏基金今日发布公告,公司高级管理人、明星基金经理蔡向阳去世,享年41岁。
较为靠谱的传言是,业绩压力过大,心梗发作去世。死者为大,蔡总入行15年,一人之力管理了华夏基金规模达635亿的基金产品。要知道整个华夏基金非货币类基金规模也才5800亿元(三季末数据),主动管理规模估计就2500亿左右,谁有胆量、有能力接替蔡总管理这600多亿的产品是个大问号。
类似这种级别的基金经理,年薪千万是保守估计。但真的是累,身心俱疲的那种。
特别是像今年这种周期品叠加中小盘的行情。
管理规模是收益率的天敌,规模超过100亿的基金产品,单只股票最多可买10%也就是10亿,持仓占上市公司总股份应不超过5%(超5%算举牌),而考虑到个股流动性,两市4000+股票,可买的量也就更少。
就在不久之前,交银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杨浩同样被爆抑郁,其代表作交银新生活力先后买了芒果超媒、顺丰控股、美的集团、绝味食品,据说四支票总亏损达12.5亿元,这几只妖票今年的走势基本都是....




任杨总心理素质再好,十大重仓股有四只这样,彻底给整不会了,交银只能找个基金经理协助杨浩。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秃头、白发、抑郁都是小case。
各行各业都在内卷,金融圈名利场核心的公募基金圈更不例外,小型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期只有一年,成则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做强,败则业内除名,在边缘金融机构混吃等死。
为啥拉长看,老基金经理业绩不如新人?
好比老研究员去上市公司调研,都会跟管理层暗示问下,是否对公司股价有述求这种核心问题。
新人业绩亮眼,投研体系和行业认知到位是一方面,“赌性坚强”又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对业绩有述求,类似广发林英睿、郑澄然,一炮走红后,第二年规模很容易上百亿,进阶就是这么简单。
为啥说基金经理最好的归属是工具人?
前有中欧葛兰,后有诺安蔡嵩菘,皆为例证。
难的是聪明如基金经理,市场在变,如果一成不变,就会像泓德邬总一样轻则取消管理权限,严重点类似杨浩和兴全的那位;基金经理也希望不断扩展能力圈,适应市场变化,只要试就会错。
怎么样都可能会死。
一方面,价值投资、长期持有日渐成为公募圈的核心信仰,另一方面,基民和机构爸爸们每天都盯着你的净值,指望着年内实现收益。为啥别人涨你的没涨?为啥你别别人涨的少?
看不出矛盾在哪?
不提芒格,李录在其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中即暗示过,在其26年的投资人生中,市场是理性且有效的时间非常少。
基金经理这个行业,其实是个一定要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行业。
运气、能力,缺一不可。
正在码这篇文章的我,也希望能让你明白,买基金是一件高技术门槛的事。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必须具备投资的基本常识,才能在理财投资这条路上少走弯路。
意思大概是这个意思,我好像写跑题了,不过不重要。
最后,愿向阳总去到的天堂,没有二级市场。
来源:小股怡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怎样挑选基金经理?靠谱的基金经理有哪些?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51
-
芯片ETF怎么选?五大指数+20个产品排名给你答案
2025-11-10 09:51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51


当前我在线
13366789387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