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几个市场关于疫苗股的错误逻辑
发布时间:2021-10-11 13:16阅读:234
市场、部分大V在疫苗股大跌之后,有一些错误的逻辑颇具市场热度,我忍不住反驳几个。
一是疫苗股集采风险。
有人认为药、械、生长激素都被集采了,因此,疫苗作为利润率超40%的暴利品种,肯定也躲不过去。
这个逻辑看起来非常正确,但又会暴露持此观点人的无知。
首先,疫苗分自费和免费项目,以康泰生物的乙肝疫苗为例,是免费的品种,印象中好像3块钱一支,年出货量在2500万支左右。
这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利润率薄,收入少,并不是疫苗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
那自费的疫苗是不是有集采风险呢?
按照最坏的情况推断,即使有集采风险,对疫苗企业的影响也很小,为什么?
因为疫苗企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重磅品种,比如康泰生物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四联苗,这个是全国独家品种,请问怎么集采?
根据价格和出货量推断,四联苗贡献了约50%的营收。将成人疫苗23价肺炎疫苗考虑在内,收入比例恐怕达到70%。
如果再考虑刚刚获批的13价肺炎疫苗,国产只有2家企业,怎么集采?重磅品种贡献的收入和利润占据份额太大,集采影响远不如医药。
沃森生物同样如此,在2020年13价肺炎疫苗上市之前,沃森年利润也就1个亿,然后去年的利润在13价带动下直接干到了10亿。
你说疫苗集采破坏皮个逻辑啊!
第二个是新冠消退风险。
默克特效药出来,市场认为新冠疫苗完了,这个逻辑上也没问题,毕竟还有很多特效药年底前会上市。
但看看疫苗股的股价,康泰生物已经回到疫情前,沃森生物虽然涨了很多,但分清楚,是13价疫苗推动的,MRNA疫苗只是其中之一。
所以,新冠疫苗即使赚不到钱,风险也不大了。
第三个是竞争加剧风险。
有人认为疫情让很多初创企业拿到了融资,甚至新技术有颠覆传统疫苗的风险。
这个逻辑也是看起来成立,实际上狗屁不通。
一来,研发非常耗钱,融资的钱根本不够支撑重磅疫苗研发。而上市的疫苗企业,已经能够自我造血,强者恒强是大概率事件。
二来,新技术的研发重点是老技术解决不了的疫苗,比如摩德娜,这个mrna鼻祖,人家研发管线里,都是RSV、癌症疫苗,哪有用新技术解决老疾病的?
为啥他们不拿新技术去研发老疫苗?因为灭火的疫苗,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效果,都很好,根本没必要再用新技术去研发。
你以为新技术就不需要长达10年的研发和临床了吗?
综上所述,感觉很多人的逻辑十分荒唐,但又颇受市场欢迎,有点意思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