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工股的扩产时间角度来看待周期性问题
发布时间:2021-9-30 16:26阅读:555
这几天被打上周期标签的化工股大跌,大跌不可怕,只要利润能兑现,这种短短几天时间的下跌总比大半年的阴跌要好很多。
先举几个例子给大家心理按摩下。中远海控在2021年1月14日17.6元跌停开始下跌,到2月5号跌到10.35元,然后一直涨到7.7日的34元。为什么短短四个月涨了3倍多,因为一箱难求,航运费一直在涨,跌有个屁用,只会给有眼光者进货的机会。
舍得酒业起飞前的最后一次调整。从2月8号的90元,短短11个交易跌到55元,无数看好的就在55元附近割肉,然后来了一波连续大涨到260元。为什么呀?老子有60万吨陈年基酒,还有不错的品牌,光酒也要值400个亿。
石大胜华从去年11月25号的62元,短短几个交易日 五个交易日跌到44元,然后开始一波涨到了350元。为什么呀?产品供不应求,需求不断激增,跌下来有什么好怕的。
这几天化工股大部分在七个交易日时间都跌去30%左右。正如一根大阳线改变信仰,几根大阴线就充满了无限的悲观,认为化工周期到顶了,产品价格到顶了。
看问题要放在现在的环境下看待。我这几天仔细研究,发现一个细节,就是很多化工股大量的扩产计划是在产品价格处于低位时进行的扩产计划。化工是个重资产投资,动不动几十亿,这些企业难道真是傻帽,不去做分析,不考虑赚钱,就来投资吗?翻了几个企业当时的投资扩产计划,实际上都是考虑到价格即使下跌30%,还有钱赚。
如天原股份的40万吨钛白粉扩产计划是18年底开始的,2020年一期就投产了,2021年7月2期就投产了,当时扩产时,我TM的也没有想到价格会从6000多元涨到现在2万元呀。 还有pvc,烧碱,三元正极材料这些,差不多扩产计划都是20年前开始,现在陆续投产。我TM真没有想到现在价格涨几倍呀。我明明都是价格处于历史低们进行扩产的,一投产就准备价格降个30%的。
再比如滨化股份的投资更激进。2020年5月投资140多亿扩产c3c4一体化项目,那时新冠刚开始,需求极低,环氧丙烷价格8000多元,我TM也真没有想到会涨到现在2万呀。
可以看出,这些化工企业的大规模并不是价格处于高位进行扩产的,他们在扩产时,价格都处于历史低位,现在价格即使跌回去,比扩产时的价格再跌30%,他们也是能赚钱的。很多企业的扩产计划,几乎都是相当于再造一个企业。
但价格有可能跌回到原来的位置吗?这就要结合近十年来的去产能,碳中和的背景趋势下探讨。
这近五年来的供给侧改革,关停近五万家小化工企业,我随便切几个18年左右的新闻给大家看看,几乎都是整个园区的给关。


可以看出,这几年的关停的化工企业太多太多了,这么多的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产能集中即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议价能力。
现在这次全国大规模停电,对现有的化工企业是个天大的利好。现在这么化工产品这么高的价格,肯定有很多企业想到扩产,但体会到这次停电后面的地方政府,环保部可能不会轻易审批通过,要想新建产能,是非常困难的。
还有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企业的产品搭上新能源的需求。锂电池,说白了就是化工产业,由近100种化工产品组成的。全球的新能源车销量今年8月份的数据就是去年的2倍多了,可想而知仅新能源汽车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就是海量增加。
再就是光伏,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面板,光伏玻璃这个产业链,也需要近30多种化工产品参与,风电材料等等都需要大量化工产品。
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在碳中和的背景,是全球共同的巨大需求,这种需求性在短时间的激增,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还能指望化工产品价格跌多少,现在的问题,拿着钱买不到货。买不到货,就造成你现在去新能源车,要等至少2个月。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瓶颈就卡在化工产品上。
最为关键一点的是,现在需求是全球的,但很多产品的产能90%又在中国。这些产品的公司会涨到哪里去?会涨到天上去的,历史经验就是用来打破的。锂电池相关产能90%在中国,难道低价让老外用上便宜货?把化工污染留在中国?
总之,大跌不可怕,看自己的手上的票,利润能不能兑现才是关键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